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余辉落寞 第5节 赴天津 (第1/3页)
余辉落寞·赴天津 万历四十六年三月 自打过完年,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一下子就好似重获新生一般,经过四十五年各省在朝廷中枢的大力支持下,各自组织强有力的赈济后,恢复生产成了全国上下唯一的大事,而且今年老天爷也一改连续数年的不给面子,虽说用风调雨顺来形容似乎有些牵强,但就现如今的情形而言,还真就是这么个意思。 好消息还不止这一个,另外一个就是朱由梼计划离京赴天津主持东方公司发展的传言了。 三月二十二,淮安王朱由梼上书请旨,申请前往天津办理东方公司派驻天津机构的筹建事宜。奏疏递到通政司,到内阁、再到司礼监,万历皇帝审阅后,便就发还部议,事情就开始发酵了。 按理说,这本就是皇室的家务事嘛,皇帝陛下一言而决就是了,发还部议是个啥情况,这事都得要看朝臣的脸色吗? 其实这也不叫看朝臣的脸色,根由就在于靖难之后,为了维护大明朝的稳定,皇室与朝廷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具体就是未就藩的藩王是不得离京的,即便是就藩的藩王也是不得擅离封地的。 藩王的行止虽然不需要朝廷首肯,都是直接发中旨就成行,但在实际cao作上,这样的事皇帝都是需要与朝廷中枢打招呼的,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避免误会。 如果不打招呼,朝廷中枢不给背书,谁敢保证下面的各省府州县的官佐不会沽名钓誉,故意找茬拾掇皇室宗亲呢?毕竟除了‘抬棺死谏’这样一旦玩砸了就可能身死道消的豪赌之举外,做不惧皇亲国戚的强项令那可是刷士林声望的首选副本。同时,谁又敢保证本就心怀鬼胎、而且智商还有待商榷的各地藩王不会给你来个矫旨清君侧呢? 由此,万历皇帝这般的做法本就是惯例。如果是正经的藩王,这样的事也就是在朝廷中枢走个过场罢了,与地方上打好招呼,别闹出误会就行。即便是福王就藩河南之后,总是贼心不死,时不时的就请旨进京,朝廷中枢和满朝文武也就是不痛不痒的参劾一下,烘托一下紧张气氛解闷以外,也是没有阻拦过的,毕竟谁没事会跟一个二傻子较劲呢! 可朱由梼不同,他虽然封王,但并未就藩,原则上来讲是不得出京的。同时以东方公司现有的结构而言,淮安王提出的出京理由也是让大伙很为难,毕竟要仔细的较真来说,他这算是出京公干了。 即便是现如今朱由校已经被万历皇帝册封为皇太孙,储位已定,但一个未就藩的郡王要出京、还是公干,这事无论怎么聊都是严重违反祖制成例的。 更何况,朱由梼的能力属实是有点太强了。换做旁人,谁能如他这般搞出东方公司这么个怪胎呢!如果他真要是有不臣之心,让他出京,谁敢保证他就弄不出一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呢? 由此,朱由梼出京的事,万历皇帝还真就是不好乾坤独断的,朝廷中枢的意见也是必须要统一的,至少一旦真有兄弟阋墙的不忍言之事,这个锅必须得由朝廷出人来背。 原本在朱由梼有意安排之下,得到授意的崔保辉便早就放出风去,京师内都是知道朱由梼要去天津的事的,但在淮安王未正式申请前,大家伙的态度都很是暧昧。 根由就是在于皇太孙朱由校对此事从未表态。要说朱由梼离京,利害关系最大的便就是朱由校。朱由梼再不是人,也不可能造自己爷爷和老爹的反,由此真正有利益冲突的就是朱由校一个人了。 万历皇帝能将奏疏发还部议,实际上就可以知晓万历皇帝、皇太子、皇太孙三人的态度了。如果朱由校不同意,那么这封奏疏就不可能发还部议。 现在局势即便万历皇帝不明说,那也是明晰了。 这事,朕和他爹以及他老哥都是同意的,你们朝廷中枢谁同意、谁反对? 于是皮球就到了朝廷中枢的脚下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首先朝廷中枢同意不同意朱由梼出京,如果同意,那么以什么名义呢?说实话吗?那朝廷还要不要脸啊! 话说,“某某郡王在京师祸害了一溜够……”。 具体事例包括: 一、组织成立保安局,篡取京师治安事权。 二、组织成立保安局厘税局,篡取京师课税事权、取缔陋规常例。 三、通过东方公司股份制改革,有组织、有计划的向朝廷中枢行贿,构建利益输送网络,勾连六部九卿及朝廷重臣。 四、勾连东厂、锦衣卫、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充当地下黑恶势力虎威堂的后台靠山,以不正当的手段,篡取垄断漕运。 五、不尊礼法,以郡王之身从事贱业,挑战皇室威仪。 话外音:如果这么算下来,好像淮安王已经够斩立决了吧! 朝廷各方大佬共同推举的代表对话外音的回答:请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又话说,“某某郡王在京师祸害了一溜够,现在搞得京师官场天怒人怨……”。 具体表现为:以朱由梼为首的新的利益集团都是兴高采烈、积极支持。可被朱由梼一系列动作侵犯利益、且还没有被收编进新的利益集团的极少的一小部分,具体包括城狐社鼠、被打击的地痞流氓、拉虎皮扯大旗的衙门jianian猾胥吏,以及其他以太仆寺为典型代表的非实权衙门官佐等,哪个不是怨声载道、眼红异常。 城狐社鼠、地痞流氓就不提了,其他非实权衙门的官佐胥吏就很是不甘,咱们在你淮安王眼里就不是人吗?凭什么就不管我们呀!我为朝廷出过力、我为陛下流过汗,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啊!淮安王啊,你睁眼看看咱们好不好啊! 话外音:满朝文武视乎对‘天怒人怨’有些误会吧! 朝廷推举的代表对话外音回答:你关注的点视乎有些偏激。 再话说,“某某郡王在京师祸害了一溜够,现在搞得京师官场天怒人怨,实在是混不下去……”。 具体表现为:朱由梼现如今在京师还真就没什么事可做了,宛平县内治安事在其揣摩皇太孙的意思后交了出去,东方公司各项事务都已经理清了头绪,根本用不着他这个‘甩手掌柜’,弄得朱由梼每天值得在京师大学百家馆消磨时光。 可问题是,徐光启、毕懋康以及宋应星等人根本就不怎么愿意搭理他,人家都是一门心思搞科研,教学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给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