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全球侨胞会 (第2/3页)
br> 没想到,对方还有幽默的一面。 司徒美堂接着道:“那件事情后,美国佬对华人的态度又变了。” 说着,他张开双臂,仿佛要将整个唐人街揽在怀里。 陆时秒懂。 美国人发现搞不定抱团的华人之后,便只能眼不见为净, 于是,他们从插手、干预,直接变成了无视。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自治组织。 这也是20世纪初唐人街堂会崛起的源头。 司徒美堂继续道:“其实,我当时的本意是建立一个抵抗美国佬欺负和华侨互助的组织,但事与愿违啊……就像《大佬》里的主角,很多选择出于无奈。” 陆时有些好奇, “司徒先生,你跟我说这个是为什么?” 司徒美堂真诚地看陆时, “我想请先生出山。” “啊这……” 陆时懵逼, “我不懂法律,做不了法律顾问啊。相关问题,我还要咨询索尔呢~” 司徒美堂摆摆手, “不,不是法律顾问。刚才我说到身不由己,是因为安良堂本身就受到桎梏,明面上的要管、暗地里的也要管。我想请你出山,牵头成立全球侨胞会。” 陆时惊讶, “用得着我?” 他认为,洪门的安良堂、致公堂才是成立侨胞会的金字招牌。 司徒美堂大笑, “陆爵士,伱太小看自己的能量了。” 他对肠粉铺子点点头,打趣道:“你看那些美国佬,吃得多香。不会用筷子,都直接上手抓了。” 陆时明白了, 自己确实有对方没有的优势: 在团结美国华人上,或许比不了管理唐人街的安良堂; 但是,自己可以团结的势力更多, 英、美、法…… 陆时别的不擅长,忽悠外国人还是很有一手的。 司徒美堂笑道:“现在有两根金条,其中一根是华人捐的,一根是你从鬼佬那儿骗……咳咳……拉的赞助。你能告诉我,这两根金条,哪根是肮脏的,哪根是高尚的?” 陆时总感觉这话有些熟悉,听着像哪部电视剧里的台词。 他沉吟, “这件事或许可行。但具体如何cao作,毕竟牵扯到全球同胞,不能cao之过急。” 司徒美堂点点头,也这么认为, 最好还是先看一看《大佬》在全美各高校、各唐人街的演出效果如何, 有句话说得好,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就怕《大佬》能感染波士顿的华人, 在别的城市却不太行。 陆时说道:“先不想这些,看完《大佬》,我有些饿了,不如去吃一碟肠粉垫垫饥。” 司徒美堂应和: “我正想说这事儿来着。” 他是广东开平人, 广东人不能失去肠粉,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陆时说:“我和你……唔……” 后面的话没说完。 因为,他蓦地发现,那帮刚心满意足地吃完肠粉的美国人中,竟然有欧·亨利。 另外还有一位大胡子, 他中等身材,头发略显凌乱,眼睛闪烁着机智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 陆时对他当然是有印象的, 教科书里没少见—— 马克·吐温。 与此同时,两人也注意到了陆时。 欧·亨利顿时兴奋, “陆教授!” 快步跑过来,与陆时紧紧握手。 比起他,马克·吐温则要矜持得多, 盖因两人之前没见过面。 且此时的欧·亨利尚未写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等代表作,声誉远在陆时之下, 而马克·吐温早就已经成名了,与陆时比不遑多让。 等欧·亨利松开陆时的手,他才上前, “能见到陆教授,真是荣幸。” 双方开始寒暄。 司徒美堂见陆时要社交,便用口型无声地说道:“我先去买肠粉,随后和古德曼先生叫马车过来。” 他离开了。 陆时转向马克·吐温, “两位一起来的?” 欧·亨利说:“只是碰巧了。我买的票和萨缪尔紧挨着。” 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马克·吐温的原名。 陆时点头, “两位都来看我的戏剧,是我的荣幸。” 马克·吐温摆手, “不不不,在戏剧这方面,你才是真正的大家。我是来学习的。” 据传,他晚年想把《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两部代表作改编成戏剧, 后者成功了, 但前者是讽刺与幽默的典范,因为过于夸张的艺术手法,很难改编。 马克·吐温此来,就是来取经的。 他好奇道:“陆教授,你觉得什么才是优秀的戏剧?” 陆时说:“你本身就是剧作家,你觉得呢?” 马克·吐温陷入沉思, 故事精彩、 节奏紧凑、 逻辑自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