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十根火腿 (第1/1页)
朱元璋出生贫苦,从小就没接受过正规的教育。 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习,后来也有了一定水平,至少能写出“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这样杀气腾腾诗句。 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对于心尖尖的儿子朱标,朱元璋自然也是很重视的。 还网罗一群人才给太子,亲王教书。 宋濂、陶凯、魏观、詹同是现在教授朱标的四位老师。 另一边。 韩林回到家里。 发现手下众人虽然惊鸿未定,但却全部没走,一看到韩林仿佛是看见了光。 直到确认韩林没事,这才放下心。 上前询问。 韩林看着这几个人忠诚的样子,也有些感动。 行吧。 看来自己又要负点责任了。 除了自己活下去,这五六个人也得保全下来。 不然这人情还不起,都这个样子了,还有人认他为主,十分不易。 为了能够带坏朱标。 第一件紧要的事情当然是准备束脩了,读书不给学费有点过分了。 赶忙命令一个叫赵树的太监快去买十根火腿。 赵树出去后。 刘福森询问之后。 才知道自己的主公要去陪太子读书了。 暗道是件大事。 更是件好事,韩林就是缺少读书的机会,从小就在当反贼。 几个字都写的像鬼画符。 连忙追了出去。 等到刘福森回来,韩林看到就惊呼一声,这老学究,不仅买来了各种儒家经典,笔墨纸砚,还贴心买了一个装文具的竹编小箱子。 韩林感动之余也感到无语。 还真以为自己是去学习的吗? 李团长那句话说得好。 学习? 学个屁! 穿越前我在学习,穿越后还是学习。 那自己不是白穿越了吗? 不过毕竟是刘福森的一番心意,李佑还是收下了。 过了两三日,朱元璋又遣太监来催促韩林。 且给了韩林一块鎏金的令牌。 到了上学的日子,李佑提着小箱子,让赵树和另一个叫赵木的太监推着四轮车,拖着几条火腿便去了皇宫。 进门之前,禁卫军搜查了一下身,又看到了几条金华火腿,一看就很有食欲。 疑惑的问进宫带火腿干什么? 韩林解释之后才明白。 这些火腿给宋濂等人带来的学费,瞬间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了韩林。 韩林也感受到了这种眼光,但是毫不在意。 只是问可以带进去吗? 禁卫军点点头。 于是韩林也不觉得丢脸直接推着四轮车跟着带路的太监往东宫而去。 众禁卫军看着韩林这种表现,都在心中骂了一句土包子。 这点还真是说对了。 韩林土包子的人设。 不仅是本色出演,穿越前就一普通大学生,真没见过什么世面。 而且是为了完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一个目的自然是韬光养晦,这种行为纯纯一个傻子的形象,降低朱元璋对自己的关注,证明自己只是蠢不是坏。 第二当然是为了讨好宋濂等人了,这些大儒钱当然是不需要了,名更不需要了,他们早就出了名。 需要的是尊重。 就比如宋濂。 本来他做道士做的好好的。 朱标要读书。 所以朱升就推荐了宋濂。 朱元璋派心腹去邀宋濂,宋濂委婉拒绝了。 不想加入朱元璋集团。 朱元璋对待人才,每次都很礼贤下士。 宋濂不来,那就亲自去请。 到了宋濂家,再次邀请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 宋濂这实在不想给朱元璋服务。 于是他提了一个让普通君主一听就拒绝的要求。 他对朱元璋说,“要是你带着你的儿子同时对我行师礼,行三跪九叩大礼。那我就答应。” 朱元璋虽然心里已经把宋濂给恨上了,这也是宋濂以后被抄家流放的原因之一。 但是为了自己孩子们的教育大事忍了。 就像现在许多家长虽然对孩子的老师十分不满,然而为了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不停的讨好老师一样。 他真的带朱标一起行了大礼。 宋濂还问如果朱标犯错了,他能不能打朱标? 朱元璋很快便回答说只要没有打死怎么样都行。 就这样,宋濂深受朱元璋的感动,毅然决然放弃做道士这么有前途的工作。 投入了大量精力对朱标进行教育。 也别说虽然这老匹夫一脸傲娇样,还真把朱标教育的不错。 没有以往大儒们教出的公子王孙那样迂腐。 所以对这样有名声,是大官,有能力的老师。 只有表现出一点“赤诚之心”,才能得到他们的喜欢。 这才能更好与朱标接触,从而影响对方。 不然如果老师对自己不满的情况下接触朱标,他的目的不是一下子就暴露了。 这样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