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敲骨吸髓,伦常悖逆 (第2/2页)
赌档里玩上两手就没了。 属实不经花销。 最近有一位京城的大官来余杭县休养。 大官家中的奴仆个个穿金戴银,出手阔绰。 还拿出一种名叫“福宝膏”的玩意儿暗地里售卖。 据说是宫里的贵人才能享用的好宝贝。 许大碌东挪西借,凑了二两银子,好不容易买到指尖大的一小块儿。 至于感觉嘛…… 他回去后只抽了一口。 便觉通体舒畅,连三魂七魄都爽快得好似要飞了起来。 不愧是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东西。 从那之后,许大碌连赌档都去的少了。 但凡有钱,必定第一时间拿去买福宝膏。 眼下女儿一口气拿来六两银子,算上铜钱,将近七两。 总算是能好好过足瘾头了。 心中十分爽利。 连一向看不上的女儿,都变得顺眼不少。 难得的诚心夸赞她几句。 许幼娘得了爹爹的称赞,顿时眉开眼笑。 许大碌钱到手,也不急着走。 毕竟女儿是他最大的收入来源,这点父女情分还是需要维持住的。 翘着腿坐了下来。 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挑些城中最近发生的趣事,说予幼娘听。 “乖女儿,你是不知道啊,那宫里头的人过得可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单说这福宝膏,你爹我只抽了一口,就觉得浑身是劲,绕着西湖跑一圈都不嫌累,当真是仙丹妙药啊。” 许幼娘终日困在这妓寨的木楼里,哪里接触得到外头的事情。 把许大碌的话当了真。 连忙关心的说道:“爹爹身体不好,既然福宝膏的药效这么好,不如去求贵人多匀给你一些。” 许大碌见女儿上了钩。 暗自高兴。 面上却装出为难的模样。 叹了口气,道:“可那灵药实在太贵了,况且你哥哥正是求学的关键时候,处处都得用钱,哪能为了我分心?” 许幼娘轻轻握住他的手。 抿了抿嘴唇。 坚定道:“爹爹放心,女儿会继续努力赚钱的。” 许大碌满意地拍了拍她的手。 “幼娘长大了,现在越发懂事,爹为你感到高兴啊。” 许幼娘再一次得到称赞,心中越发喜悦。 露出了属于她这个年纪的纯真笑容。 好奇的问道:“还有哪些趣事,求爹爹多给女儿讲讲。” 许大碌嚼着茶叶子。 思索一阵。 道:“前几日听说小南湖那边闹诡,害了十几条人命。” “啊~” 幼娘不禁惊呼出声。 忙道:“那可如何是好?” 许大碌得意的笑了笑。 “不必担心,广元寺的法海大师亲自出手诛诡祛邪,你是不知道啊,那法海大师今年不过六岁,却能引得佛光天降,城里都传遍了,说他乃是佛陀转世,当真了不得。” 许幼娘对广元寺和法海大师一无所知。 不过听得诡物被除,悬着的心才缓缓放松下来。 许大碌恰恰相反。 他浑然不觉诡物有甚危害。 余杭县人杰地灵,高人无数,哪里轮得到区区诡物为患。 就算闹出事来,眨眼间就会被平息。 便又说起另一件让他笑得睡不着觉的趣事。 “你还记得卖馄饨的老陈家吧?” 幼娘点点头。 “记得,他家的馄饨很好吃呢。” “哼哼。” 许大碌冷笑两声。 话锋一转,道:“那老陈和我一直不对付,好在老天爷开眼,让他中了邪,居然拎着菜刀把全家老小全给宰了,你说,可乐不可乐?” 说完,越想越觉得有趣。 便自顾自笑了起来。 许幼娘虽觉死者为大,不应发笑。 可是父亲当面,又不敢出言反驳。 只得无奈的附和着干笑两声。 两人又聊了一阵,多是许大碌说,许幼娘静静的听。 许大碌临走时。 幼娘从屋里取来一块绣着荷花的手绢,一针一线皆是她亲手缝制,是送给哥哥的小礼物,请父亲帮她转交。 许大碌敷衍的点点头,收下手绢。 幼娘犹豫片刻。 咬着嘴唇。 小心翼翼问道:“爹爹,女儿能不能回家看看,一天……半天就好,给娘上柱香后,女儿就回来。” 许大碌摆了摆手。 拒绝道:“考学将近,你哥哥正在用功读书,这个时候不能打扰。” 幼娘失望的低下头。 不再多问。 许大碌见状,眉头一皱。 女儿这颗摇钱树可不能不高兴,否则客人来了见她哭丧个脸,还怎么办事?她又怎么赚钱? 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 语气温和道:“文佑他与一位大官的儿子是同窗好友,两人交情甚笃,时常在一起讨教学问,这样的关系可得小心处理,你的营生……终究不方便被外人知道,还是耐心等等吧。” 本是安慰的话。 听起来却好似尖刺一般,直欲扎透心肝。 幼娘眼中的光彩逐渐黯淡下去。 许大碌这才反应过来,方才的话起了反效果。 忙往回找补。 “幼娘别难过,等你哥金榜题名,当上大官,咱们有了大宅子,有了满院的家奴仆从,到时候爹就把你接回家享福。” 许幼娘依旧低着头,默不作声。 平日百试百灵的借口忽然间没了效果,许大碌也有些担忧。 不过急着买福宝膏回去享用,只好随意安慰几句,拍拍屁股走人了。 等许大碌走后。 幼娘忍了许久的眼泪,才大颗大颗滴落了下来。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幼娘透过窗户,见是有客人上门。 顾不得哭泣。 忙擦干眼泪,补上浓妆。 继续强作欢颜,开门迎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