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敲骨吸髓,伦常悖逆 (第1/2页)
出了崇新门,复行百余步,白大夫来到一片木制排楼前。 灵识一探,只觉四处乌烟瘴气,浊意弥漫。 虽然来人间道的时间不算长,但生民百态他也着实见过不少。 自然能看出此地正是供下层百姓寻欢消解的妓寨。 因为来的顾客多以卖力气维持生计的苦力为主,对里头“服务人员”的水平也就没有太多要求。 那些浪费时间的诗词歌赋当不得饭吃,当不得衣穿,一概免了。 双方见了面,谈好价,流一身汗就算完事。 白大夫按照小药童提供的地址,行至西南角一处较新的木楼前。 木楼的主人似是很爱干净,将门前清扫得一尘不染,门两边种了一些花草,倒是难得的掩去一些浊意。 白大夫伸手轻轻敲门。 里边儿有人回应:“客人稍候,我这就来。” 随后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房门打开。 一个衣裳单薄,浓妆艳抹的女子走了出来。 女子年纪不大,约莫十二三岁。 却刻意扮出一副放浪诱人的媚态。 好似小女孩学着大人涂脂抹粉一样,看起来略显不合。 那女子见了白大夫,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心叹:好美的人啊! 又颇为不解。 这般俊美的人儿怎会来此地消遣? 莫不是走错了? 一时间心中慌乱,自惭形秽起来。 小心翼翼说道:“客人长得真好看,若是寻花问柳,何不去西子湖畔的楼船画舫转转?这里……有些不太合适。” 白大夫笑容温和。 轻声道:“姑娘误会了,我是来寻人的,请问许幼娘可是居于此处?” 那女子双眼大张。 心中越发惊讶。 忙不迭点头应道:“奴家就是许幼娘,不知客人寻我所为何事?” 白大夫行了一礼。 “我想求一根姑娘的头发。” 见许幼娘愣在原地,默不作声。 自知请求有些突兀。 按照人间的规矩,托人办事需得付钱。 便从药箱中取出三两银子,递了过去。 温言解释道:“我欲寻一位故人,只是不知此人身在何方,就学了一门以发辨人的方法四处寻访,若有冒昧之处,还请姑娘见谅。” “哦,原来如此。” 许幼娘这才缓过神来。 没有接对方的银子。 伸手拽下几根头发。 笑着道:“客人真是有心之人呐,几根头发而已,当不得客人的银子,你且拿去吧。” 略一犹豫。 又补充道:“不过或许要让客人失望了,奴家应当不是你那位故人。” 白大夫接过头发。 将银子放在许幼娘手心。 “无论如何,多谢姑娘相助。” 许幼娘未再推辞。 语带羞赧道:“多谢客人,那奴家就愧受了,实不相瞒,客人的银子让奴家免去爹爹的一顿打骂呢。” 白英闻言,眉间微微一蹙。 原来人道之中,当爹的会为了钱让女儿出来做这等污浊营生,还动辄打骂。 头回听闻这等事情。 心中暗叹:凡俗之人当真奇怪得紧。 为免将来与人打交道的时候露出破绽,出言询问道:“你爹为了银子经常打你么?” 许幼娘也想和这位俊美的男子多待一会儿。 便未做隐瞒,打开了话匣子。 一五一十回道:“其实不是爹爹的错,都怪我是个赔钱货。” “眼下爹爹他身体不好,为了让哥哥安心读书,又不得不成天四处忙碌,家里正是需要钱的时候,让客人见笑了。” 白大夫对赔钱货这三字略有耳闻。 若是妇人产下男孩,全家都会很高兴。 若产下的是女孩,就会把她称做“赔钱货”。 虽不知为何会有重男轻女的习惯。 但毕竟入乡随俗,纵使心中不解,亦不宜多言。 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许幼娘见对方未嫌自己啰嗦。 暗暗欣喜。 便继续道:“哥哥许文佑可有学问呢,爹爹答应过我,等哥哥金榜题名的时候,就会接我回家,一家人开开心心过好日子……” 许幼娘似雀鸟一般叽叽喳喳说了很多话。 白大夫一直面带微笑的认真倾听。 时不时点点头。 得知她的父亲兄长都姓许。 便又取出三两银子,请她帮忙取来两人的头发。 约好时日,告辞离去。 白大夫走后,许幼娘将这六两银子小心翼翼收入一个木盒。 盒子里还有数百文钱,是她这两日的收入。 掐着手指头算算日子,估摸着爹爹该来了,心中又是期盼又是喜悦。 不一会儿。 一个身形枯瘦,满脸褐斑的老头溜溜达达寻了过来。 腰间挂着一个弯折扭曲、形似漏斗的烟枪。 此人正是幼娘的生父,许大碌。 许大碌来到门前,趴在门上听了一阵。 知道里头没有客人“忙活”。 嘿嘿一笑,自顾自推门而入。 幼娘见到他,自是欣喜不已。 连忙端茶奉水,将几样新鲜的小点心呈了上来。 许大碌状做关心的询问了几句女儿近况。 幼娘如实回答。 许大碌不甚在意,兜了个圈子说回正题。 “幼娘,你哥他要去岳漓书院读书,机会难得,我得提前帮着打点一二,所以……” 许幼娘忙点头应是。 道:“爹爹请放心打点,银钱之事……女儿往后会努力揽客的。” 随后取来赚钱的木盒。 “今日来了一位贵客,赏了女儿六两银子,还有这几日赚的七百四十文钱,全在这里了。” 许大碌见了银子,顿时双目放光。 每回来找女儿要钱,他都得费尽心思编造借口。 最后到手的不过几百文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