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皇后 (第4/4页)
幸好有大江贯穿南北,可仅有一条大江,似乎不够。 至少等人口涨上去后,肯定是不够的。 说不得过些年,得在西边重新挖掘一条运河才行。 亦或者修建一条由南到北的路。 “这里。”晚膳后,秦鹿把儿子带到书房,“这下边不意外的话,应该有一大片的金矿。” 她在地图上画出一块区域,“东北部,北部,西北部和南部的群山中,有成片品质极高的金矿,这个位置还有一个银矿,储藏量应该不低,矿床钱,采掘难度相对要低一些。” 韩镜听得认真,心里想的却很多,只是他不会问。 这辈子都不会问出来。 “现在的开采难度很高,暂且先别动,等我带人打造一些开采设备再说。” “还有就是银票,我目前正在打造可替代的货币交易方式。”从书桌上翻找出一张图,上面绘制着纸笔的图。纸笔在宋朝出现过,名为交子,发行过很长一段时间。 最初的交子是有16家富户弄出来的,后来富商衰败,交子无法兑现,改为朝廷接管。 “铜钱不便于携带,而民间的交易货币均为铜钱,银子很少见,购买的物件稍微贵重些,恐怕须得扛着袋子去买卖,而交子是用纸经过特殊的方式制作而成的,轻薄便捷。” 韩镜看着母亲绘制的交子,种类很多。 有总计十六副,每一幅上边还勾勒着很好看的图案。 “当然这种货币也有弊端,若是某一代朝廷昏庸,恐怕会无限制的制造,那便会造成通货膨胀。”秦鹿看着儿子,“通货膨胀知道吗?” “知道,娘以前给我讲过。”韩镜道。 “嗯。”秦鹿手持炭笔,在大秦地图上不断的做标记,“想要尽量的遏制通货膨胀,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限制交子的大量出现。” 韩镜微微拧眉,“娘的意思是……” “按照每年黄金的开采量,比如今年黄金总计开采了一万两,那朝廷只能发行一万两的交子,如此百姓手里的每一张交子都能兑换到金银。” “说到这里……”秦鹿取出几张纸交给他,“既然要发行交子,接下来就是银号的问题。现在很多的银号都是私人的,而之前的官府兑银所可以重新启用,这些银号都将归朝廷户部管辖。” “可是娘,民间也有不少口碑不错的银号。”只是他的老母亲没用上而已。 “他们的银号是收取保管费的,但是大秦银号是支付利息的。”秦鹿点了点纸张,“你先看完,别就知道问问问。” 韩镜嬉笑着点头,“时间不早了,我回去慢慢看,娘早些休息吧。” “行。”秦鹿将桌案上的一沓材料抱起来,放到儿子手里,“这些都是相关的政策,你回去慢慢看,不懂得整理好,我一块给你解答。” “……”韩镜看着手里一叠厚厚的材料,不知该说什么。 亲娘哎,他刚刚带兵统一天下,连点放松的时间都没有吗?这么多,他得看到什么时候。 可内心吐槽归吐槽,该看还是得看。 上辈子就整日忙的脚不沾地,也是这辈子母亲在身边,很多事都不需要他诸般筹谋,倒是懒惰懈怠了。 回到自己的寝宫,秦驰准备近前伺候。 韩镜将一叠资料拍在桌上,道:“给我送一壶茶,再上几样点心,你回去休息吧,忙了一年别陪我熬着了。” “我还是陪着公子吧,遇到事您还有个可以商议的。”秦驰道。 “我来吧。”后边,沈颂跨步进来。 韩镜面露喜色,“先生忙完了?” 沈颂上前,看了韩镜好一会儿,“好在没瘦,也没受伤。手里的事在宫里就能做,夫人又给你派差事了?” 韩镜拍了拍厚厚的资料,“我在外打仗,母亲也未曾闲着。” 秦驰送来茶水点心,帮着关上寝宫的门,打着呵欠离开了。 寝宫内,韩镜借着烛火看着银号的资料。 相比较起如今的银号,由朝廷所管辖的银号,概念完全不同。 私人引号多是些富商开设的,百姓存一两银子,取银子的时候须得给银号一笔保管费,保管费的数额有高有低,最低的是百分之三,高的可以达到百分之五。 也就是说你存一百两银子,再去取出来,只能拿到997两。 秦鹿所说的国有银号,则是给客人利息。 当然,不是谁都能拿到利息的,最短的是一个月,利息千分之二,少于一年的都算作活期,活期的利息都是千分之二。 而从一年起步,利息从百分之二起,也就是你存一百两银子一年时间,可以额外得到二两银子的利息。 随着存钱的期限以及数量,利息也在不断上浮。 韩镜不知道的是,现代银行的利息多种多样,同时汇算也绝不是如此的简单明了。 只是为了让大秦的百姓更清晰明白,秦鹿做了更多的简化汇算。 “先生您看。”韩镜把手中的资料递给沈颂,“娘这里写着,百姓还可以向朝廷借银子,不过得需要抵押物,同时借款的利息分档次。” 沈颂接过来,细细的看了起来。 许久之后,他忍不住赞叹,“如此倒是不错。” 资料里有关于各部的运作,国民教育,州县治理,农业商业的相关措施等等,可谓事无巨细。 “你我看的都一知半解,夫人当真是奇女子。” “娘说不懂得记下来,之后她一起解答。”韩镜不免怀疑起来。 上辈子他没觉得治理天下有多难,可重来一遭,真的就成了雏儿。 这些理念,绝大部分都让他震撼的同时,更想知道母亲的真正身份。 难道,她在附身之前,是女帝?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新奇的治国思想。 或许不是女帝,而是男的……皇帝? 想到这里,韩镜不免打了个寒战,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不会的,绝对不会的。 他想多了。 “可是冷了?”沈颂见状,起身去重新添加了霜碳,“北地寒凉,夜里更甚,多穿些衣裳。” “……先生说的是。”他默默的封闭了大脑,禁止自己胡思乱想。 窗外,风雪咆哮,殿内的师生二人是不是的低头讨论几句,殿内的灯烛一直亮到后半夜。 次日秦鹿看着精神不济的儿子,也没催着他继续学习。 母子俩围在碳炉前,rua着毛茸茸,谈论着家常。 年三十,霸州随处可见的欢声笑语。 素娘这边准备上了锅子,一群人围在大殿中涮rou吃火锅。 清丫头已经是个乖巧懂事的小姑娘了,知道娘亲很忙,主动担负了照顾弟弟的责任。 “清丫头也该去读书了。”秦鹿道。 素娘看了眼女儿,“明年就送她去私塾,清儿倒是想跟着我学医,只是连字都认不全呢。” 清丫头听母亲和太后娘娘说话,没有插嘴。 她是愿意读书的,每次娘教导师兄师姐,她都会在旁边听着,除非弟弟调皮,才会带着弟弟在宫里各处走动游玩。 桑九现在是镇抚司总指挥使,大秦天下各处的镇抚司均归他管辖,每日忙的脚不沾地,也就是过年这几日能轻松下来。 给沈颂倒了一杯酒笑道:“沈先生,今年咱俩喝,胡总管不在,没那么热闹了。” “胡总管现在可是一府长官,几年后想来会回来的。”沈颂好酒却很少喝,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放纵一二。 既然桑九说了,他自然也不客气。 ------题外话------ 今天小皇后来了,万更么么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