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6章 铁城壁守展开 (第1/2页)
关宁军的中军。 总共四万人。 由关口总兵高第统率。 左军有重盾长矛一万,卫所刀盾弓弩各一万。 由宁远副将杨坤统率。 右军重盾长矛一万。 同样是刀盾弓弩各一万。 由游击郭云龙统率。 左中右三军的中间。 各布置三千火枪兵。 吴三桂亲率两万关宁铁骑。 坐镇在三军身后。 随时可以从两翼增援,侧击明军的两翼。 城关上。 一百门战器火炮排开。 可居高临下火力支援本阵。 “总兵大人!” 吴三桂的亲卫喜道,“明军没有骑兵来战场!” 吴三桂点点头。 脸色却没有半点好转。 明军骑兵有二十万。 单单骑兵的兵力。 就已经超过关宁军总和。 如今没有出现。 莫非是发现了建虏动向? 事到如今。 吴三桂在关上,仍然保留了一万多兵力。 就是为了防范建虏。 如果能以战求和。 吴三桂就不放建虏入关。 到时候。 他只要将王永吉三人供出。 就可以彻底站到崇祯一边。 当初。 关宁铁骑一分为三。 舅舅祖大寿。 周遇吉。 吴三桂。 各自带走一部分关宁铁骑。 现在吴三桂的关宁军。 就是在关宁铁骑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步骑精锐。 但根基还是关宁铁骑。 这些年。 三部分关宁铁骑各奔东西。 命运也各不同。 舅舅祖大寿被迫降了建虏。 周遇吉带一部分去剿匪。 他带着一部分守山海关。 可如今呢? 周遇吉一朝风云际会,立时青云直上。 已经贵为大明兵部尚书! 更统兵二十万。 深得崇祯皇帝的器重。 这放在以前的大明。 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际遇。 对周遇吉现在的地位。 吴三桂要说一点都不嫉妒。 那肯定是假的。 这也是…… 他会被王永吉说动的根源。 否则。 他堂堂的平西伯,又何必做出抗旨不尊的蠢事? 本以为会跟以前一样。 崇祯会再次下旨安抚。 谁知。 没有等来圣旨。 却等来了五十万兵马! 唉。 一步错步步错。 希望这些明军只是装备好。 本身的战力并不强。 至于明军大败闯军。 吴三桂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吴三桂看来,肯定是李自成的战力极差。 根本不足为惧。 击败闯军。 关宁军肯定也能做到。 吴三桂选择忘记了。 崇祯下旨让关宁军勤王。 是谁一路磨磨蹭蹭的? 等到闯军败逃才赶到京师? 或许。 这就是所有人的通病。 遇上棘手的事情。 总会给自身找无数个理由。 自行脑补各种细节。 吴三桂就这样。 没有任何理由的。 莫名地坚信一点。 他和关宁军还有机会逆转。 只要击败这五十万明军,就会再次受到大明的安抚。 想到这里。 吴三桂心中多了几分底气。 立时喝令道,“擂鼓!” 关宁军阵中。 咚咚…… 随即响起震天的鼓声。 “杀!” 关宁军一声呼喝。 左中右三军一起向前。 主动向明军发起进攻。 明军阵中。 耿炳文一见。 顿时微微一笑,“想直接搏杀取胜?奉陪到底,中军擂鼓!” 咚咚…… 阵中雄壮的鼓声响起。 “杀!” 明军立时齐声呼喝。 明军火枪兵斜握着火枪,缓缓向前齐步走。 小心越过四百门青铜战炮。 向关宁军逼近。 明军刀盾兵随后移动。 整个中军都缓缓向前压上。 左右两军见状。 也随即跟进。 紧紧护住中军的两翼。 双方的火炮都没有开火。 明军跟关宁军缓缓接近。 肃杀之气越来越重! 双方相距两百步时。 关宁军的弓弩手,已纷纷举起手中弓弩。 散发着淡淡金光的弓弩。 咯吱吱…… 弩弦不断响动。 弩弦纷纷自行拉开。 弓弩手将战矢填入弩槽。 明军阵中。 耿炳文微微一笑。 直接将手中令旗举起。 大声喝道,“铁城壁守!” 话音刚落。 轰的一声巨响。 中军军阵立时金光一闪。 正缓缓前进的火枪兵前方。 蓦地升起一堵金色巨墙。 一排排火枪兵步入其中,立即笼罩上一个个长方形的光影。 轰隆隆——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金色巨墙拔地而起。 长方形光影迅速翻滚向上。 带着一排排火枪兵。 不断向上层层叠叠而起。 顷刻之间。 足足三十排的火枪兵。 立于金色巨墙之中。 犹如一面立体的人墙。 九万条火枪瞬间尽数展开。 “还可以这样?” 陈原宏猛地睁大了双眼! 满眼的不可思议。 高处的明军火枪兵,分别由方形光影托着,并不算凌空而立。 关宁军的洞破苍穹。 并没有被激活! 完全跟站在城墙上一样。 吴三桂。 关宁军。 吕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