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4章 敲山震虎 (第2/2页)
儿。 大量明军就赶到码头。 那些水手还在犯傻。 以为来了救星。 谁知。 水手直接被明军迅速收押,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 …… 山海关前。 轰隆隆一声巨响。 天道领域瞬间降临。 五十万明军开到。 建文帝。 朱祁镇。 基本上是倾巢而出。 旌旗招展,遮天蔽日! 全部二十万的明军铁骑。 三十万的明军步军。 两千门各种的青铜战炮。 十五万的火枪兵。 吕布等十名王级神将。 轰隆隆的马蹄声。 在关下震颤着大地。 铁骑奔驰犹如泰山压顶。 吴三桂在关上望去。 明军的队伍直接连到天际。 一眼都望不到尽头! “这……” “这……” 吴三桂连续张口结舌,早就被明军的数量吓蒙了! 这时候的吴三桂。 刚刚三十岁出头而已。 远远谈不上什么野心。 更谈不上什么志向。 还停留在军阀的阶段。 只想跟崇祯皇帝讨价还价。 这才被东林党人忽悠。 以为还有时间观望。 万万没想到。 崇祯第一个拿关宁军开刀。 五十万大军! 不是号称的那种。 而是没有任何虚假的精锐。 关宁军总共才十几万人,包括卫所的老弱残兵。 这还怎么打? 反明的旗号一打。 麾下又有多少人愿意? 吴三桂很想反悔。 可惜他是最没有机会的人。 崇祯可能放过任何一个。 但绝对不会放过他。 打又打不过。 投降又不可能。 弃关而走? 山海关夹在明和建虏中间。 地势险要是不假。 可一旦弃守山海关,吴三桂也不知道,还能往哪里走? “吴三桂可愿出降?” “吴三桂可愿出降?” “吴三桂可愿出降?” 明军骑兵疾驰到关下喝问。 二十万明军铁骑不断喝问。 这根本不是劝降! 而是一种战术上的挑衅。 看着骑术惊人的明骑。 吴三桂有一种深深的恐惧。 不是马背上的民族? 汉军骑兵威慑草原骑兵,整整有四百多年。 永乐帝逐北蒙于草原。 一旦大明重视骑兵。 明骑就肯定是最强的骑兵。 吴三桂突然有点悟了。 崇祯皇帝经历了亡国之危。 现在无比重视军备。 周遇吉身为一名武将。 已经加兵部尚书。 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 他吴三桂是一名武将。 为何要跟文人参合到一起? 猪油蒙了心! 吴三桂真的后悔了。 可惜。 吴三桂还是判断错了! 崇祯皇帝召见吴三桂,还真就是一种试探而已。 自从跟陈原宏交换了授权。 崇祯就能遨游时间长河。 所谓的算无遗策。 完全就是遨游时间长河。 在时间长河中。 崇祯当然会看到吴三桂。 引建虏入关因果太重! 那时崇祯已死。 吴三桂没有投降李自成。 打出了为崇祯复仇的旗号。 事实上也颠覆了李自成。 但吴三桂降了建虏。 这令崇祯充满了怀疑。 崇祯急于重整大明,急需忠诚的武将来撑起大明。 一个周遇吉怎么够? 于是。 崇祯故技重施。 用时光打捞捞起吴三桂。 观看吴三桂的因果线。 不仅发现了建虏的因果线。 还发现了东林党的因果线。 崇祯疑虑更重了,但又舍不得一员良将,才会直接下旨召见。 可惜。 吴三桂没有去见崇祯。 这样一来。 崇祯确定吴三桂是假忠诚。 只不过是假借崇祯名义。 此人大jianian似忠! 这样的人绝不能留。 更不可能留在山海关。 山海关的位置太重要。 距离京师又太近。 崇祯自然要先解决吴三桂。 免得变生肘腋。 说到底。 还是吴三桂不忠于崇祯。 也误判了形势。 崇祯皇帝变了。 大明的规则也变了。 吴三桂还没意识到,仍在按之前的规则玩。 直接将关宁军玩死了! “吴三桂可愿出降?” 关下明军铁骑还在呼喝。 关上关宁军脸色铁青。 但数量太过悬殊! 终究是无人敢下关应战。 “敌众我寡!” 吴三桂大声下令道,“任何将领都不得擅自出战。所有人给我紧守关隘。” “遵命!” 关宁军齐声应道。 山海关下。 一处小山之上。 一驾黄金战车停留。 “吴三桂不会出来了。” 建文帝对朱祁镇道,“此人看来终究是个jianian臣,为崇祯复仇只是一个幌子。” “这人可惜了!” 朱祁镇摇摇头道,“文武失衡造就了这种奇葩军阀。以近乎无赖的手段对抗文官。 看来文武平衡才是王道。” 建文帝点点头。 知道朱祁镇在劝他。 建文帝的确喜欢儒学。 他也饱读诗书。 对文官天然比较亲近。 在建文帝之前看来。 文官才能缔造一个盛世。 却忘了武将才能守护盛世。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