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章 月球种植学 (第2/2页)
“最好能让郑理亲自出马,话说我来姑苏也有半年时间了,还没见过郑理真人呢,他也太宅了吧。” 李渺渺点头道:“你才知道?” “郑理没事一般不动弹。” “公司有专门的证券咨询部门负责接待和答疑,这种事不需要我亲自出马。” 上市公司大多都会有证券事务部负责接待。当然一些小的上市企业或者需要券商抬高股价的企业,会专门派高管接待。 但是对科创生物这个体量的企业,是不太可能由实权高管亲自接待券商调研的。 “而且我建议你可以多去调研制造业企业,这些年制造业的发展很迅速。”李渺渺提醒道。 李姝瑶:“我知道这些年制造业发展迅速。” “其实主要还是以脑机连接vr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迅速。 其中脑机连接vr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已经被来回炒作了好几轮,现在再进场市值已经很高了。” “现在我们基金经理基本上都在关注宝钢的智慧基地的投产效果。 如果效果好,那么可以认为后续钢铁行业将逐渐推进智能化,来取代原本的行业格局。” “那么这轮智慧基地的供应商们将获得长期红利,市值还能往上涨,就类似于两三年前获得lng订单的企业一样。 lng订单当时认为是短期大单,结果被证明是一个大概长达五年的长效收益。” 虽然华国股市由于没有保护中小股东的机制,上市企业的盈利和中小股东关系不大。 价值投资在大a显得略微有些苍白。 但是终究一家企业的市值从长期来看,终究要回归到业绩上来。 所谓的“企业护城河”一样能被五年的综合财报反应出来。 李渺渺提醒道:“不仅仅是宝钢,阿狸和攀钢搞的智慧工厂也在路上,预计今年上半年会投产。” 鹅厂方面也想搞,但是鹅厂在制造业没有什么积累,像这种关乎企业生命线的生产不会轻易交给他们。 他们需要从基本的入手,和钢铁企业达成信任,才会谈下一步的完整解决方案。 这对鹅厂来说,已经落后阿狸和花为太多,现在想再进入这个赛道,至少得花两年时间追赶。 鹅厂的高管们思考了很久,最终选择放弃这条赛道。 “不仅仅是钢铁在逐步买入智能化,还有其他制造业的企业,之前积累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在这些制造业中落地。” 李渺渺站的位置更高,能够接触到很多李姝瑶看不到的信息。 李姝瑶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会去好好研究的,你再多说就要涉嫌违规了。” 李渺渺:“我又没告诉你科创生物的消息,只是站在行业领域随便聊聊。” 李姝瑶:“阿狸和你们合资成立了工业vr相关企业,这个消息涉及到科创生物了吧。” 李渺渺笑道:“你还挺谨慎。” ...... 在2026年年初,华国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华国通过绕月空间站,实现了航天员在空间站和月球间的往返。 “这次登月最重要的是在月球上建立小型基地,大概满足5-10人使用。 后续可能会有俄国和欧罗巴联盟的航天员通过我们的绕月空间站登月。 他们会在我们的月球基地附近着陆,并且在我们的月球基地开展科研活动。” 延寿药剂研发成功后,华国和欧罗巴联盟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俄国在华国登月的过程中贡献它的前身积累的数据。 因此华国很早就答应过会让俄国的航天员进入到华国的月球基地。 至于欧罗巴联盟的航天员访问华国的月球基地,这件事是最近才开始谈的。 另外之所以是三个人登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月球上设立一个支部,三个人是支部成立的最小人数要求。 “我最想做的还是种菜,你说月球上适合种什么菜? 以及种出来能吃不?” 种植属于华国人的种族天赋,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想种点什么。 越是荒凉人烟稀少,就越是想种点东西。 甚至在修仙小说里,很多主角的职业都是灵植夫。 “水芹吧,我们要带的东西里包括水芹种子。 之前阿美利肯方面用阿波罗号带回来的月壤种植水芹成功了。 包括我们的月球探测车带回来的月壤也种植成功了水芹。 不过在蓝星能够种植成功,在月球未必能种成功。” 月球不太适合生命生存。 早晚温差超过三百摄氏度,没有空气,充斥着高能粒子和太阳风。 这些都严重不利于生命的生存,再顽强的植物也很难在这种环境中存活。 “棉花呢?” “棉花这次估计不会带,当年的嫦娥四号在月球种植棉花,但是使用的还是蓝星的土壤。 我们这次需要直接在月球土壤上进行种植,唯一能使用的是温度控制装置。” 月球上的植物生长和蓝星会有所不同。 这一点华国的科学家五年前就知道了。 当时他们种植的棉花,成功发芽并且长出了叶子。 但是在月球上植物的生长机理出现了一些区别。 “我们需要考虑到月壤会和蓝星土壤存在不同。 因此我们准备的种子不仅仅是水芹,还包括其他一些生长要求低的种子。” “月球的周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由于月球的引力会导致潮汐涨落,而潮汐涨落会影响土壤中的水分。 因此我们需要在满月和新月期间种下种子。 这两个时候会有更多的水分被拉到土壤表面,种子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 这能让种子膨胀,产生更大的发芽和更好的生长。” 月球种植是一门科学,而且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元化的科学。 华国的科学家对于这个课题经验很少,或者说整个蓝星就没有哪个科学家主要做这一领域研究的。 因为没有参考样本。 如果不是梅林的到来,蓝星人已经超过五十年没有登月了。 没有样本给你作为现实参考,怎么去研究?月球种植靠理论研究根本不现实。 “根据月相种植的原理李教授那边已经发给我了,在上去之前大家要把它看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