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_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四次登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四次登月 (第1/2页)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月球种植这个课题都不能算新了,属于是蓝星独一份。

    即便是阿美利肯,也只是拿了点月球上带回来的土壤,进行了种植尝试。

    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还没上去过呢。

    暂时属于是华国独有的需求。

    华国的航天员们要带上去的不仅仅是蓝星本来就有的种子,还包括姜炎精心培育出来生命力最强的一枚转基因种子。

    姜炎只能感知到这枚种子的生命力最为旺盛,由水稻变异而来的种子。

    要知道姜炎在成为法师之前,一直在从事海水稻的研究。

    成为法师之后,他把海水稻的种植和实用价值再次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这次更是专门针对华国要在月球搭建基地,放弃对产量、口感、抗虫性等一切方面的要求,专注于提高种子在恶劣环境中的存活性。

    “这次要是能在月球上成功种植出水稻,那么我们再下次到月球上来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吃上月球种出来的水稻。”陈东露出憧憬的神色。

    “其实这次上去种植只是我们次要的目的。

    这次登月最重要的目的是把小型基地搭建起来。

    虽然准备的建筑材料就像搭积木一样便捷,但是在月球上要穿着厚重的宇航服以及适应与蓝星截然不同的引力。

    还需要考虑太阳风和温差的影响,我有预感我们的基地建设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叶能是此次登月计划的航天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他们三个在一起配合的时间要比和自己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长得多。

    叶能平时在团队里是稳重大哥的形象,考虑问题全面,任何时候都抱着悲观的预期,但是乐观积极的处理问题。

    他也是他们三人团队中的负责人。

    “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材料前面几次登月的时候已经被我们搬上去了。

    我们不管是在月球还是说在蓝星的模拟环境中都做过充分测试了。

    叶哥你别太悲观。我们这次肯定会圆满完成的。”

    华国前面三次的登月计划,除了第一次外,后面两次都按照既定计划带了一些特殊建筑材料上去。

    并且固定在他们选定的基地位置附近。

    阿美利肯本来打算直接登陆火星,在火星上建造基地的。

    但是由于华国的进度远超预期,而登陆火星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容易。

    因此阿美利肯选择微调自己的方案,他们也打算先在月球上搭建一个小型基地。

    由于没有绕月空间站这样的中转站,阿美利肯的成本要多出上百亿米元。

    当然也有nasa的各项成本,包括但不限于人力成本,本来就要比cnsa更高的原因。

    之所以阿美利肯宁愿转变方案也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倒不是因为登月本身带来的经济价值。

    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这几年火爆的锂矿、磷矿、稀土等。

    但是蓝星现在的技术离去月球低成本挖矿还有一段距离。

    光是来回的运输成本,至少是直接在蓝星买矿的十倍以上,哪怕锂矿的价格一再飙升。

    这就跟当年前俄国率先发射载人火箭,后续阿美利肯即便在测试不完备,安全风险极高的情况下也要强行登月是一个道理。

    阿美利肯需要打造科技领先的全球形象,这种形象是不能被质疑的。

    他们的三条支柱中,能源已经快要保不住了,科技这根支柱不能再被动摇。

    之前华国的生物存储技术,影响已经很大了。

    包括脑机连接vr,这些产品都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对阿美利肯来说很不利的影响。

    这么说吧,本来阿美利肯为首的国家们,希望在全球舆论场上重构华国人的形象。

    但是当华国独有的技术,独有的产品在全球流通的时候,国外民众很容易产生对这种舆论构建的质疑。

    如果华国人像bbc、cnn等等这些媒体里说的那么不堪的话,为什么他们能够创造出全球领先的科技?

    航天领域更加直观,特别是关于太空间接体现了国家科技实力这一点,是阿美利肯自己打造的舆论内在关联性。

    阿美利肯无法接受的是华国在国家形象上一再冲破他们构建的舆论陷阱。

    华国和阿美利肯纷纷在月球上的跑马圈地,让部分国家很警惕。

    尤其是阿三,阿三反复表示月球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不是某几个国家的疆域。

    为了避免某些国家对月球的破坏性开采,围绕月球的开发必须要有蓝星的所有国家共同商量。

    对于华国和阿美利肯来说,阿三的提议连正式讨论都算不上,顶多是他们自己在一边发的牢sao。

    华国的网民们更是对这条新闻大肆嘲讽:

    “想干涉我们建造月球基地,三哥们还是自己先拥有登月能力再说吧。”

    “阿三属于典型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己都还没把载人航空整明白呢,就想着以后自己有可能要登月?”

    外界的议论,一直在航天专门基地接受训练的登月三人组毫不知情。

    就算他们知道阿三们的提议,也只是会一笑而过。

    叶能对陈东的乐观感到欣慰。

    他作为多次承担华国航天任务的老兵,知道团队里有乐观分子的重要性:

    “我相信我们会圆满完成这次的月球基地建造任务,或者说必须完成。

    只是我觉得不一定会像我们预想的那么顺利。

    经历一定波折后的成功也是成功。

    但是为了减少中间经历的波折,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预案。

    需要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反复思考。

    我们第一次上绕月空间站的时候不也发生了意外吗。”

    华国的绕月空间站位置在绕月平动点,也就是之前有提到的l2点的“光环轨道”中。

    光环轨道最早被定义是出现在nasa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计划中。

    当时nasa想在光环轨道上设置一个月球远端数据中继卫星,后来这个计划改成了绕月空间站。

    再后来这个位置被华国人占据了。

    沿光环轨道运行的卫星始终与地球和月球背面保持视线接触。

    从月球表面看,整个光环轨道的对向角仅为6.2度。

    “你是说当时我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