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欧罗巴 (第1/3页)
都说江南的雨一下四五天,否则决不罢休。这话说少了,一场绵绵细雨,愣是下了小半个月,只是看着情况,依旧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到处都透着发霉的味道,让贾瑛感到十分不适。这场仗,打到这里就显得有些滑稽了。最开始的时候,叛匪们还会偶尔偷袭一下乾军的营地,因为没有火器,乾军只要防守严密,叛匪想要冲破营寨,几乎是不可能的。双方短刃相接,占优势的也往往是乾军,大乾军队的铠甲可不是吃素的。但事实上,朝廷官兵,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大部分大乾士兵,穿的都是布甲,布甲不是用布做的甲胃,而是由原先的甲叶外露,变成现在的用棉布包裹起来。这样也是有好处的,一来敌人看不到甲叶之间的缝隙,敌方兵刃冒然刺来,是很难透过缝隙刺穿乾军士兵的身体的。而来,铁甲被棉布包裹,能很大程度上的延长甲胃的使用寿命,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甲叶生锈的速度。只是随着连日的阴雨,空气潮湿,不见一丝阳光,布甲的重量在不断增加,包裹在内的甲叶,开始起锈,而且潮湿的铠甲穿在身上,很容易让士兵生病染疫。正因如此,双方都在保持着克制。对于官兵唯一的好消息是,这场绵延几近半月的细雨,给了南京兵部调兵遣将的时间,不断有各地卫所的大军被调到苏杭之地,参与对叛匪的围困。贾瑛大军与林如海节制的大军已经连城了一条线。衢州之地也传来了好消息。在江西都司和虎贲右卫的围堵之下,南下衢州的叛匪被撵入一处洼地内,即便是绵绵细雨,可贵在又恒,下了这么多天,洼地早已变成了泽国,缺粮缺水没有后勤线的情况下,叛军的日子很不好受。有人会问,明明下着雨,为何会缺水?因为那里的雨水是浸泡过尸体的,不能直接喝,会死人的。在坚持了七八天之后,叛匪陆陆续续走出了营地,向官兵投降。局势发展到了如今的局面,眼前这支叛匪大军已经不再是威胁了,更让贾瑛担心的是,雨水过后的疫病。嘉兴府死了不少人,好些尸体都没来得及掩埋或是烧掉,到现在都堆在泥浆里任由雨水浸泡,发胀腐烂。东风吹不进来,空气中的霉味儿散不掉,人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无比的脆弱。并非贾瑛杞人忧天,而是在军中已经开始有士兵发烧咳嗽。疾病的肆虐,给古代大军带来的杀伤力,某种程度上,要远打过两军交战的伤亡。“大人,咱们军营里的粮草不够了,要是继续这么下上半个月,恐怕大军要挨饿了。”魏东平此刻已经卸掉了甲胃,穿着一身布衫,轻轻揉捏着受了箭伤的胳膊,脸上浮起一缕忧色。同样是一身居家布衣打扮的贾瑛,站在大帐门口,看着士兵们冒雨重新在营帐底下筑建高台,又瞥了一眼魏东平的伤臂,开口说道:“你还是回去多烤烤火吧,这样伤口或许会好的快些,不至于发脓。”这种条件下,他的这条胳膊,今后即便不是半废,也会留下后遗症的。“唉!”魏东平长叹一声道:“末将此刻哪里有心情坐得下,仗打到这个份儿上,真他娘的憋屈,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战败之辱也洗不掉......”“沉心静气。”贾瑛开解道:“打仗,靠的不仅仅是厮杀,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因素有许多,眼下这种情况,就看敌我双方谁先撑不住了。”魏东平唉声叹气的点了点头:“末将也明白这个道理,可就是觉得憋屈。”贾瑛闻言,深深看了魏东平一眼,笑说道:“本官看你是听说杨大勇取得的战绩后,觉得没面子了吧。”魏东平讪讪一笑道:“我们三个一同随大人出征,可如今就我吃了败仗,那两个家伙,这会儿指不定怎么笑话末将呢。”“知耻而后勇,这是好事。”贾瑛给了对方一个肯定的。这些日子,他都没怎么搭理魏东平,对他得到处置,到现在都没定下呢。治军,不能一味只用强硬的手段,问罪的目的,也是为了激发将领的荣辱心。魏东平败了是不假,但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若是魏东平战败都要问罪,那浙江的卫所官兵,岂不各个都该死了。“不过,你最好把你的唉声叹气收起来,别影响了军中士兵。”天气阴沉,人的心情未免也会收到影响,再加上之前的惨败,军中的士气已经很低靡了。“末将明白。”“至于粮草的问题......再等等看吧。”贾瑛远眺嘉兴松江府的方向,他相信,那里的敌人,比他们更不好过。这么一等,便是六天的时间,至此,这场细雨,已经下了将近二十天了。二十天从不间断,即便雨再小,江南的水系再是发达,河道也容纳不下。天晴的很慢,第七天的天空上,依旧有阴云遮日,人们抬头,只能隐隐看到一圈红晕挂在空中,温暖,还是没有普照大地。但即便如此,士兵们依旧露出了欢喜的笑容,只有他们的主将,此刻正一脸严肃的盯着地图,手里还拿着各路斥候探回来的军情。天晴了,意味着,战争将会继续,伤亡不可避免。“撤了?”贾瑛看着林如海派人送来的信笺,进入苏州的叛军,撤回了松江府。看来,对方先熬不住了。说起这场旷日持久的小雨,来的还真是及时。据林如海说,崇明岛几次都被倭寇攻了上来,他们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新式造船技术,还有新式的火枪,射击速度是火门枪的好几倍。大乾军队装备最多的还是火门枪,也就是通常说的火铳或是三眼火铳,这种火枪造价成本比较低,且命中率低,cao作复杂,发射速率较低。新式火枪的使用,让镇海卫和崇明卫吃了一个大亏。只是谁也没料到,一场雨,打乱了叛匪的计划,也救了崇明岛,让江南的局势不至于糜烂。“大人,哨骑回来了。”魏东平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如何了?”贾瑛急忙问道。“不出所料,石塘湾的倭寇已经撤回了桐乡,还有从杭州逃跑的叛匪,也已经到了海宁,看样子是要往海宁卫跑,他们准备逃了。”魏东平双眼放光,敌逃我追,这可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啊。海宁县离着杭州并不算远,当日贾瑛带着天策卫赶去,联合城内的守军,对围攻杭州城的叛匪来了一个前后夹击,不过叛匪跑的太快,贾瑛兵力有限,为稳妥起见,也就没有追击,后来便收到了英武卫兵败的消息。海宁卫并不驻扎在海宁县,而是驻扎在海宁县东面沿海的海盐县,海盐再往东,就是大海了。“大人,下令吧,再不追,人就跑了。”魏东平在一旁怂恿道。贾瑛沉默片刻后,问道:“天策卫到哪里了?”“已经过了余杭了。”“派人通知他们,不用前来新市,直接东进长安镇方向,咱们两路追击,争取在这伙儿倭寇到达海宁县之前,堵住它,然后......”贾瑛伸出五指,在舆图上一个虚握,狠狠的说道:“吃掉它!”对面的倭寇人数并不算多,英武卫和天策卫联手,人数超过五千,虽说雨停了,可空气依旧潮湿,火枪受限,正是乾军步兵作战的好机会。说干就干,贾瑛一面给四周的友军去信,一边派人通知天策卫,带着大军向桐乡方向追去。三日之后,大军已经出现在海宁县,于此同时,浙江都司的指使室廉忠也带着麾下人马与贾瑛的大军汇合。双方兵马加起来,超过八千。贾瑛此刻正在魏东平的陪同下,查看前番剿灭倭寇之后的战利品。贾瑛抬眼扫过堆在地上的,从倭寇身上扒下来的藤甲、皮甲,视线连一秒都没有停留。出海为盗的倭寇,大多是在本土权利争斗战败的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