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8~312章:心里有数儿 (第5/5页)
到榆树胡同,他还没进入院门,就被许大茂拦了下来:“晓宝,快到院里看看去吧!”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郑晓宝赶紧跟着他走进了院里。 好家伙,从前院开始直到中院,以前院的三大爷阎埠贵带头,中院是二大爷刘海中,都在吵吵闹闹地忙着整理各自的物品。 “大家听我说一句,”郑晓宝大声说,“现在拆迁的事还没定,大家没必要这么着急。” “你甭管了,住的地儿都找好了。”阎埠贵呵呵地笑着说,“你那里的养老院怎么样了啊?可别让我们等得太久!” 大家热情很高,郑晓宝只得说:“养老院下个月就能入住。只要是咱们院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是免住免吃的所有费用。住的有保障,吃得有营养,遇到年节还有一点零花钱。” 轰的一声,大院里像是炸了窝,忙着搬家的劲头儿更足了。 阎解成挠挠头,难为情地说:“晓宝,我都想住进去了。” “你还是算了吧,你又年轻,又有地方住。”郑晓宝摆摆手,向后院走去。 阎解成想了想,小跑着追了上来:“晓宝,我听说你那个餐馆干得挺好啊。” “嗯,是还凑合。”郑晓宝站住脚,“怎么,有想法儿?” “是啊。你看我这上班也挣不来几个钱,也想着开个饭馆呢。”阎解成说完,脸上神情很尴尬,“可是,我既没钱又不会厨艺。” “我回头儿帮你看着点儿,要是有合适的生意,你带着兄弟们,还有二大爷的两个儿子一起干。”郑晓宝随口说着,走去了后院。 阎解成喊了一声“那我等你信儿啊”,随后就赶紧帮着父母搬家了。 刚到了自家门口,郑晓宝就被妻子冉秋水拉到了一边:“晓宝,院里不少人家都闹着搬家呢。咱们也抓紧吧!” 冉泽平夫妇帮着看孩子也在场,都把疑惑的目光看了过来。 说着“没事”,郑晓宝拉着妻子进了屋里。 两人坐下来,他低声说:“别人闹是别人的事,我们不要瞎掺乎。” “我是担心啊。就属咱们房子多,回头儿晚了再想找人卖,都不好卖了。”冉秋水的语气很焦急。 看着她的大眼睛里都是焦急神色,郑晓宝忍不住轻吻了她一下。 “哎呀,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冉秋水坐卧不安。 “不仅不会卖,他们卖出的,我还要都买下来呢。”郑晓宝语气轻松地说。 “啊?为什么啊?”冉秋水张大了嘴巴,更加惊讶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郑晓宝淡淡地说,“这些房子,总比落在外人手里要好。” “别的还不说,只说你买这么多房子也没用啊。”冉秋水显得很急恼,“咱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一下子要买那么多,也很紧张啊。” 钱,当然不会大风刮来,但有可能从空间里来。这样的话,郑晓宝肯定不敢对她说,以免外人知晓后,将他送去某部门进行细到毫厘的检查检测。 即便不是如此,被送去六院也是有极大可能的。 “秋水,你信我,就安心好了。”郑晓宝说完,脱掉了外衣。 脸上红晕飞起,冉秋水低声喝止:“干嘛啊,这大白天的。我爸我妈还在看孩子呢!” “哈哈哈。”郑晓宝大笑着回应,“我去给你们做饭啊!” 说完,他冲妻子挤挤眼睛,拉开屋门走了出去。 “嘿,心真大。”冉秋水耸耸肩,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 如约而至。一个星期后,郑晓宝凑足了钱款,与刘海中、阎埠贵等人,办理了房屋交接的手续。 许大茂不甘人后,死说活说着,劝秦淮茹一起搬了家。 此时的房屋交接手续很繁琐:既需要到各部门备案、报批,又要等候每个部门的批示回复。 但事情总是定下来了,无论是郑晓宝还是刘海中、许大茂等人,心里都是轻松了。 这天傍晚,郑晓宝一家刚吃了饭,就听到屋门被敲响了。 来开屋门,他把三大爷阎埠贵请进了屋里。 冉家人与大院的人不算很熟,就都去到另外的房间,让这两人好好聊几句。 先说了一些往事,阎埠贵感慨不已:“晓宝,我就是想破脑袋,也没想到这大院里,你能出头。” “为什么您有这样的看法?”郑晓宝饶有兴趣地问。 摇摇头,阎埠贵的眼圈发红了。 郑晓宝把一杯热茶放在他的手边:“三大爷,您喝口茶。您信我的,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沉默了一会儿,阎埠贵擦了擦眼角:“我能不信你吗?事实都摆在眼巴前儿了。这大院里,就你最牛了。” “嗐,您说我买几套房子?”郑晓宝不在意地说,“我那个公司,在外面的租金也挺高呢。” 算了算,他再接着说:“前院搬走几户,中院搬走几户,后院的许大茂搬走了。我回头再跟中院、前院留下来的住户商量一下,我亏点儿面积,让他们挑——或者住到前院,或者住到后院。然后我就把公司搬过来!” 他在畅想着,三大爷先是默默地听着,再又叹口气:“晓宝,你别怪我多嘴。这大院要是真拆迁了,你不就,” “那我也不会受什么损失。”郑晓宝自信地说,“大不了,我就被分配得远一点儿罢了。面积上,我觉得不会吃亏的。” “倒也是。反正你是做这类的公司,面积大就行,地理位置倒也要求不高。”阎埠贵点头称是。 随后,他还是没忍住心里的话:“我的意思是说,这大院里的人,未必都是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了。” 话不用说明,郑晓宝已经很感谢他这样说了。 “三大爷,您不用再说了。我感谢您的提醒,我自己心里有数儿。”他安慰着对方。 现在是八二年的开春,说起来郑晓宝也不过是三十出头的年纪。 以阎埠贵的视角来看,他总还是一个孩子的。 再想劝说什么,阎埠贵被郑晓宝阻止了:“好了,三大爷,等天气暖和一点,咱们就去养老院那边看看。我前几天去了那里,内外的装修,包括旁边的养猪场,都办好了。” 听起来开心,阎埠贵起身告辞:“好嘞,我这就找刘海中说说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