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日新月异_第八章 至暗时刻 第6节 武备与南直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至暗时刻 第6节 武备与南直隶 (第2/3页)

、火帽发火这三个条件才算合格,最好是直接上德雷泽步枪才好。由此吴王朱由梼早就自毕懋康团队中选出四人连并东方铁厂六名铁匠组成了专门攻关组,秘密的研究起朱由梼以德雷泽步枪为原型而改进的步枪了,那才是他的目标,而不眠不休也正是因为这个。

    四十七年五月十三,第一杆纯手工制作的德雷泽改版步枪正是成行,配套的子弹也造了一百发,设计图纸和具体的参数指标都也明确下来了,可是生产却是不行,这杆枪那可是用的精钢,完全靠手工一锤子接着一锤子敲出来的,目前量产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真要是大规模的造,怎么也得等石景山那头形成规模,能够大批量炼钢,再由这些个大工匠将制作车床设计定型,实现重要部件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才行。人为拔高制作工艺和水平这事,朱由梼之前那可是没少撞得头破血流,现如今也只得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来,先等着吧。

    而后,‘遭殃’的就是机械厂了,但相较那倒霉的步枪而言,蒸汽机这头那可是好了不知道多少了。

    直沽船厂唯一的封闭船坞内,船台上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而这并不是机械厂遭殃的原因,朱由梼之所以又惦记上了机械厂,是因为蒸汽机需要引动朱由梼所期望的工业革命了。

    原本已经设计出了多年,但却被朱由梼秘密藏起来的水力纺织机也被开始按图索骥建造起来。这部机器他准备卖给徽商总会,在南直隶、浙江率先搞出一批工厂主出来,将这些大金主的目光从土地上给拽出来。

    之所以选择徽商总会可并不是因为他们与东方公司合作无间,也不是因为他们到目前为止始终以东方公司马首是瞻。现在无论是如何的亲密无间或是马首是瞻,还不是因为东方公司给他们让出来了足够的利益。要不然,你以为他们对东方公司的态度能比闽浙海商好到哪去吗?

    现如今东方公司开始经略黄埔江,不论再怎么平衡利益,也迟早是要和徽商总会捉对的,单就是东方银行钱票在南直隶流通一件事,就如同刨徽商总会的祖坟一般。为了能够让徽商总会尽可能的晚一些再翻脸,朱由梼只能拿出水力纺织机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了。

    这事属实来说很冒险,毕竟将资本彻底的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能怎么发展谁也说不准。

    王文林这头带着部分徽商大佬是在五月下旬应吴王之邀来到天津的,好酒好菜好招待,热闹了几天后,当这些人被带到机械厂,看到了以水力为动力、仅需五个人便就能够cao作的十五组织机的时候,这些人就疯狂了。

    我勒个去,织机竟然还能这么搞?这个属实是有点先进了啊!再仔细看起原理,也不怎么复杂嘛,咱们怎么就没想到呢?这要是弄回去,产量直接提高三倍,成本还能降下来不少。

    嗯,这玩意怎么cao作啊?这玩意怎么安装啊?这玩意怎么维修啊?这玩意怎么生产啊?

    呃?你这就没意思了吧!要不要本王把全套图纸都送给你,再给你派几个技术员过去指导生产线的建设啊?这是哪家的,给本王叉出去!

    而后,就是愉快的商业洽谈了。这事吴王朱由梼就不怎么关心了,招呼人与各位大佬逐一对接后,朱由梼就将始终兴趣缺缺的王文林请到自己的书房,聊起了正事。

    水力纺织机也只是个开头,先上市收割一拨韭菜后,待江南有人开始仿制的时候,他就会推出更强的动力组合——蒸汽机,坑人也是要按部就班、讲套路的。

    但随之问题也就来了,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会造成产品成本下降、产量的提升,而后便就是原料的短缺了,他可不希望到时候江南地区没有人再种粮食,全都跑去养蚕、种棉花,而他单独叫王文林来,也正是因为这个。

    王文林是正儿八经的粮商,虽说家里也有织机,但那玩意都是凑数的,根本就不怎么在意。在他看来,布织的再多、再好,即便是市场都由你占去了,又能如何,还是个商贾而已,如果家里的人不往官场里使劲,官府想什么时候收拾你都行。

    可倒卖粮食就不同了,只要手里有粮食,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得给面子,官府也不能免俗,任哪一方想要招惹他,都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才行,淮南盐帮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这些年跟东方公司合作,虽说末端零售的生意几乎都让给东方公司,可这周转采办东方公司可绝对离不了他。虽说赵启国那厮近一年也在频繁接触其他粮商,也没少从其他人那里进货,可那有如何,自己手里可是掌握着湖广、安南的货源的,虽说份额算是被压缩了,可说到底他王文林还是占据着东方公司粮食供应的半壁江山。

    王文林能有这样的眼光,自然是对朱由梼所说的原料问题,那是一点就透,这可就是巨大的商机了,控制了原料,任你有再多的织机也得看我的脸色。

    再接着聊下去,王文林就更加震撼了,吴王殿下这把似乎真是玩的有点大了。

    按着朱由梼的计划,陕西将会是今后棉花的主要产地,这个属实是没办法的办法,陕西这些年就没好过,粮食是连年的减产,好些土地都因为干旱撂荒了。

    朱由梼就是为了给陕西找出路,才将这水利纺织机给推出来的。朱由梼已经安排了,六月就会组织东方农垦总会和东建公司的人去陕西,研究张罗棉花种植的事。黄土高坡种棉花,光照、温度都行,就是这缺水是大问题,所以东建公司才会派人过去张罗引水的事。

    陕西这边由农垦总会张罗大面积种植棉花供应东南的纺织厂,形成了产业链,陕西的农民便就有了活命的根本,东建公司这头在逐步的修缮水利,慢慢的陕西没准就能恢复活力。

    这里头,朱由梼希望王文林能够参与其中,继续倒买倒卖做中间商也好,或是干脆也学着农垦总会搞棉花庄园都行,都能让他赚到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