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济尔哈朗,你带军再回塔山 (第2/2页)
因为一旦鞑子大军杀来,明军败了。只要王之臣还在辽东湾,那赵率教就可以指挥残余的部队退到海中。 可是王之臣要是先一步赶赴锦州。 那赵率教就没有了退路。 就算面对鞑子的大举围攻,没有军令,赵率教只能率军前往锦州。 不然的话,就算能顺利逃脱,赵率教面临的肯定也会是临阵逃脱的军法处罚。 可是现在这种局面,让赵率教能说什么。 难道赵率教敢说他随时打算跑路。 王之臣此时一扫之前的颓唐,恢复了之前意气风发的样子。 王之臣只带了两千人,一路快马加鞭,赶到了塔山。 面对塔山的惨烈,王之臣却是影帝附体。当场哭祭了一番,并且顺便写了一片祭文。 当然在这片祭文中,不管是曹文诏,还是曹文诏麾下战死的士卒,都仅仅是寥寥几句。 这与其说是一片祭文。倒不如说是王之臣为自己写的战后感想。 反正看到这片祭文,大家首先想到的不会是曹文诏和那些士卒如何奋勇杀敌。而是王之臣的满腔的悲愤和难以言表的报国之志。 还有对朝堂诸臣无能的悲愤,对天子不能重用贤臣的忧虑。当然王之臣顺便表达了自己心忧天下的情怀,还有匡扶天下的雄心壮志。在祭文中,王之臣还表达了恨不能手提利刃,去砍下皇太极的头颅的豪情壮志。 写完祭文,王之臣早已激动的是全身颤抖,泪珠涟涟。情绪已经的激动。 在满桂等人的劝说之下,王之臣才起身前往锦州。 至于曹文诏最终的去向和死活,此时似乎早就被所有人给抛到了脑后。 “什么?你竟然败了?连副旗主都战死了?” 就在王之臣撰写祭文的同时,济尔哈朗带领大军回到了皇太极驻军之地。 此地距离塔山只有五十多里地。 只要皇太极一声令下,皇太极率领六万大军,只需要一个多时辰就可以赶到塔山。 本来之前,皇太极还觉得济尔哈朗有些小题大做了。唯恐不小心将王之臣给吓跑了。 可是皇太极做梦也没想到,济尔哈朗竟然败了,而且败的如此之惨。 皇太极这次也是有些弄险。 在知道王之臣带领山海关的明军要从辽东湾进驻锦州之时。 皇太极毫不犹豫的分出了一半大军,在宁远故布疑阵,皇太极自己则率军悄悄赶到了此地。 这时候围困宁远的鞑子大军也就只有五万左右。根本无法将宁远全面围困。 如果此时祖大寿能得到消息,再加上锦州这边缠住皇太极,说不定祖大寿就能顺利突出重围。 那样的话,整个辽东的局面都会发生巨变。 可惜这一切只是如果。 现在困在宁远城的祖大寿对此一无所知。 这一战,皇太极本来就在赌。可是没想到,这刚上赌桌,竟然发生了如此的变故。 这让皇太极如何能不怒。 面对皇太极的怒火,济尔哈朗吓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大汗赎罪。臣无能。” 现在济尔哈朗想给自己辩解都不知道怎么说。 实在是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了。出战之前,济尔哈朗做梦也没想到会碰到曹变蛟和曹文诏这两个狠人。 “把过程详细说一遍。” 皇太极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听济尔哈朗讲述了一遍。 济尔哈朗没有丝毫的隐瞒,甚至将射杀勒可德诨的原委也讲述了一遍。 勒可德诨虽然是副旗主,但是毕竟只是正红旗的奴才,是济尔哈朗的财产。济尔哈朗完全有资格杀了勒可德诨。 可是如果欺骗皇太极,那就是罪不可赦了。 “明军竟然有如此人物。” 听完济尔哈朗的讲述,皇太极也是啧啧称奇。 没想到这天下竟然有如此勇武之人。这让一向喜欢三国演义的皇太极感觉像是书中人物忽然出现在了现实之中。 “可惜了。” 不过皇太极并不是迂腐之人。只是感叹了一句,就将此事直接抛到了脑后。 人都死了,现在再多想也于事无补。 “加派哨骑,给我盯住明军的动向。” 虽然济尔哈朗败了,但是这并没有脱离皇太极的计划。 皇太极之前了解详细的战斗过程,也是想知道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皇太极自幼就跟随努尔哈赤征战沙场,尤其是和明军多次对战。皇太极知道,曹文诏和曹变蛟这样的绝世人物,必然是绝无仅有。 不然的话,后金早就不复存在了。 “济尔哈朗,你带军再回塔山。” “大汗” 听到皇太极的吩咐,济尔哈朗浑身就是一颤。 此时的塔山已经成了济尔哈朗心中的刺,济尔哈朗只是听到就感觉有些胆战。 岳托在边上忽然嗤笑道:“济尔哈朗,如果你怕了,要不然我去吧。” 岳托的话让济尔哈朗反而不再惊慌。 “大汗,在下愿往塔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