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济尔哈朗,你带军再回塔山 (第1/2页)
也难怪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会如此震撼。 现在辽东的明军,碰上大战,没临阵脱逃那已经是骁勇之士了。 之前战斗到死伤殆尽这并不稀奇。 这些年在辽东,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不是这些人不想逃,而是逃不了。 就比如之前的杨鹤所部。 杨鹤和几个主要将领有马,所以顺利逃脱。 至于普通士卒,那真的是只能等死了。 至于什么杀敌多少之类。 不过只是说说而已。 出战的明军本身就已经死伤殆尽了,谁还敢去战场上查验。 而且鞑子也会打扫战场。 所以这杀敌数历来都全凭参战的军队来报。 虚报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杀敌两千,虽然听着不少,但是并不是最离谱的。 按照这些年辽东明军上报的杀敌数,后金都不知道被灭族了多少次了。 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也不会有人去故意戳穿。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下次也会这么做。 所以对于之前使者的汇报,大家都没多惊讶。 可是听说曹文诏最后却选择单枪匹马去追杀鞑子大军。 这就有些让人不能理解了。 这分明是要去送死啊。 至于那剩余的三百士卒,最终选择追随曹文诏去送死。 这就更让人惊讶了。 像是王之臣这样的文臣可能不清楚。 可能会以为带兵将领和手下士卒必然是上下一心,同心协力,生死与共。 可是实际是。 作为将领,克扣士卒军饷已经成为常态。 至于打骂羞辱士卒,更是司空见惯。 在战场上,要不是因为有军法约束。再加上这些将领都有亲信兵将护卫。 可能都不需要敌人出手。 这些普通士卒就能下黑手将这些将领杀死。 至于跟着一起赴死,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就在众人万分惊讶的同时。 满桂的使者再次报了一个猛料。 “回禀督师,诸位将军。曹将军斩杀的两千鞑子皆有尸首可以查验。” 使者的话让所有人再次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有尸首可是和虚报战功完全不同的。 因为首级和斩杀数都可以虚报作假。 但是尸首就没办法作假了。 普通百姓和挣扎沙场的士卒之间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起码手上的茧子就无法凭空产生。 此时的刘德心里却忽然有些酸溜溜的。他已经有些后悔了。 早知道曹文诏如此虎,他就应该冒险去看看。 或许吓的鞑子大军落荒而逃的就不是满桂,而是而刘德了。 有了这份功绩,以后平步青云,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可惜了。 刘德瞥了眼同样在哪后悔的杨鹤,心里大骂废物。 杨鹤是去了,却丢下大军,落荒而逃。白白的将这样的战功给丢了。 杨鹤是刘德手下将领。 如果这功劳是杨鹤立下的,那肯定会归到刘德的名下。 谁让刘德是去救援的主帅呢。 众人此时各怀心思。 督师王之臣却是心情非常的畅快。 “曹文诏将军实乃国之柱石,古往今来,也只有单骑救主的赵子龙可以媲美。本督师也会上奏天子,为曹将军请功,让曹将军威名天下皆知。同时本督师也会亲自为曹将军题写碑文。让曹将军威名能万世流芳。” “督师仁义,曹将军是在督师的教诲下才会有如此忠义之举。曹将军如果知道督师如此厚爱,就算在九泉之下也毕竟会感激涕零” 众将纷纷大拍马屁,同时代替曹文诏感谢王之臣。 一时间搞的王之臣好像才是真正的大功臣一般。曹文诏只是沾了王之臣的光。 王之臣摸着自己的胡须,一脸笑意,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些奉承。 一时间气氛非常的融洽。 这些人此时似乎忘记了还身处险境。这时候如果鞑子大军再杀回来,估计就只能去跳海喂鱼了。 这里面,最清醒的就是赵率教了。 赵率教此时是心急如焚。 可是赵率教也不敢给正在兴头上的王之臣泼冷水。 万一恶了王之臣,那赵率教瞬间就会被打回原形。 还是满桂的使者打断了王之臣的美梦和臆想。 “督师,我家将军还在塔山恭候督师大驾。烦请督师尽快启程。” 王之臣冷冷的瞥了一眼使者。 不过王之臣也知道,自己和这样的小人物计较,到时候只会徒留话柄。 “赵将军,你留在此地调配大军。本督师亲自率军赶赴塔山,与满江军汇合。” 也不知道是不是听了曹文诏的战绩,再加上鞑子大军已经退却,让王之臣一时间也颇有了些胆气。 可是赵率教心里却无比的苦涩。 此时的赵率教宁愿王之臣留在辽东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