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你们中间有明jianian (第1/2页)
酒席依旧是在和风阁办的。 依旧是扬州府衙这个东道主主持的。 和风阁里,早就准备好了热水。 众人也不心急。 待到戴围等扬州卫将领,梳洗了之后,宴席这才摆上。 今日的主桌,人多了些。 作为今天宴席的对方,扬州卫指挥使戴围,坐在皇太孙左侧。 两淮巡盐御史万高,在左下。 右侧,叶英发和邓永新,按着官阶品级,坐在右侧。 为戴围庆功的酒,早就已经下肚。 朱瞻基站起了身,端着酒杯,面向戴围。 扬州卫指挥使戴围,以为太孙要单独敬自己酒,见状赶忙也端着酒杯站起身。 朱瞻基环顾现场,轻笑道:“本宫来两淮,亦有月余,唯戴指挥使之大胜,令本宫欣喜不已。本宫,敬戴指挥使一杯!” 皇太孙的话,说的很重,对戴围的抬举和赏识,有目共睹。 然而,现场的气氛,却是一紧。 就连戴围,也杵在了当场,一时之间不知是该喝还是不喝。 坐在一旁的叶英发,心中一沉。 邓永新内心窃喜,皇太孙这是要发难了。 在场的人都心如明镜,知道皇太孙话里的潜台词。 按照正常来说,如今江都城里,可不止扬州卫斩杀倭寇一件能让人欣喜的事情。 前头,可还有两淮盐商,捐献共计三十万两白影,供给南疆大军征伐的事情啊。 现在独独说扬州卫大胜,不说两淮盐商募捐,这便是否定了那三十万两白银呢。 这是在当着现场,扬州府、两淮都转盐运使司、扬州卫的无数人,结结实实的朝着叶英发的脸上,狠狠的抽了一巴掌。 三十万两,并不能让本宫欣喜! 邓永新看着现场的局面,看着立在原地举着杯子的戴围,轻轻的咳了一声:“指挥使,身为武人,当真好臂力!” 一句玩笑话。 现场,纷纷不管心情如何,皆是开怀大笑起来。 戴围脸上干笑着,连连点头:“戴围失礼,这杯酒该是末将敬太孙才是!” 说着,他就举着杯子,朝太孙一礼,而后一饮而尽。 这还不算完。 他直接放下了酒杯,提起面前的酒壶。 拔了壶塞,抬头仰天,酒壶高高举起,清澈的酒水,如九天直下,漫入戴围的嘴中。 啪! 朱瞻基的手,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响彻满堂。 他开怀大笑:“指挥使好酒量!如此豪迈,当为第二件让本宫欣喜之事!” 皇太孙的第二巴掌,再次抽在了叶英发的脸上。 此时的叶英发,整张脸都阴沉了下来。 他自觉,已经给足了这位年轻的皇太孙,足够的面子。 他豢养了十数年的花锦官,如今就在扬州府那永远卖不出去的宅院之中。 他苦心劝说,以势压人,从那些盐商手中掏出了三十万两白银,捐给了正在南疆征伐的十数万大军。 他觉得自己有功! 他无错! 坐在他身边的扬州知府邓永新,也已经站起身,举着杯子:“戴指挥使海量,邓某不如,但为指挥使的豪情,邓某同饮一杯!” 戴围已经喝下了那壶酒。 听着邓永新的话,赶忙摇头摆手。 朱瞻基抬手下压:“如今,本宫方知扬州风情,此时朝中有汉王殿下监国,本宫意欲在江都多留些时日。” 暗示! 皇太孙在暗示! 暗示什么? 三十万两让他不满意,不欣喜,所以他要留下来。 直到两淮盐商,拿出来的钱粮,让他满意欣喜之后,才会反应京师。 叶英发被逼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 他阴沉着脸,一言不发,蹭的站起身来。 “启禀太孙,下官不胜酒力,自觉不适,未免出错,恳请辞去。” 说完,他也不管朱瞻基的意思,已经提脚离开座位。 对面。 两淮巡盐御史万高,同样是猛的站起身。 “叶大人还请留步,今天你怕是要晚些才能回去了!” 万高淡淡的说了一句,然后眼帘下沉:“本官身为两淮巡盐御史,近日在两淮地界……” “万大人!”朱瞻基适时开口,抬手打断了万高接下来还没有说出口的话,他摇摇头,责怪的看向万高:“万大人,叶大人不胜酒力,切莫相逼。叶大人身系两淮盐务,责任重大,若是因为万大人的挽留,喝坏了身子,万大人你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万高气短,看向朱瞻基。 最后,他呵呵一笑,摇摇头,摆摆手缓缓走下。 叶英发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笑笑,抬手做请:“叶大人既然不舒服,便快些回去歇息。正好本宫已经决意多留些日子,稍后还有些事情,想要请教请教叶大人。” 叶英发心中再怎样横生怨念,也不得不开口道:“下官多谢太孙体恤。太孙延期返京,下官倍感高兴。太孙有召见,下官必当亲自上门。” 说完,叶英发抱拳抬手施礼,然后便扬长而去。 万高长满茧的手,捏着酒杯,一下一下的转着,目光幽幽的看着叶英发下楼的背影。 朱瞻基笑笑,摆摆手:“夜深了,大家若是喝不下去了,便各自都回吧。邓知府、戴指挥使、万御史不能走,留下来陪着本宫!” 说完,他眼神似有似无的扫向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官员的那一桌。 邓永新悄无声息的回头,对着扬州府同知李浦泽使了个眼神。 李浦泽赶忙起身:“臣等多谢太孙体恤下属,臣等今日已然多了,明日衙门还有公务,便先行告退。” 朱瞻基颔首点头,表示同意。 随即,扬州府的诸位官员,纷纷起身,表示告罪请退。 朱瞻基一一点头同意。 在叶英发离场之后,早就坐不下去的转运司衙门的官员们,看到有扬州府带头,立马是同样起身请罪告辞。 少顷。 和风阁中,便只剩下了邓永新、戴围、万高三人。 除此之外,便是张天、罗向阳、于谦等人凑在边上一桌了。 戴围心知自己乃是武将,对于官场上的这些事情,最好的做法是不发表任何的意见。 如今皇太孙虽然是专办两淮盐务的事情。 但皇太孙在江都,那就是坐镇两淮。 五军都督府最近对扬州卫下发了不少的军令。 有训诫,有要求加强cao练的,有维护扬州地方的指令。 但总结起来,就是要扬州卫站好自己的位置。 戴围也打听了,这些军令并不是常规发行天下各地的,独独只发给了扬州卫。 这就很有意思了。 戴围此时乐得清闲,按照五军都督府最近的意思,他只要在关键时刻,听太孙的话办事就行了。 捏着杯子,一口一口的喝着酒,身上的疲倦也少了许多。 万高脸色有些难看。 他对刚刚皇太孙打断自己的话,有些意见。 他身为两淮巡盐御史,有说话的权利。 邓永新则是不时的在皇太孙耳边,小声的说着些扬州的风土人情。 一边小心的为皇太孙添酒。 朱瞻基则是在默默的观察着戴围和万高两人。 脑子里,则是在整理着,接下来该怎么开场。 戴围蒙头喝酒。 邓永新的风土人情也说完了。 万高依旧是侧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