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逆贼_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乃倭寇首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乃倭寇首级 (第1/2页)

    夏日蝉鸣。

    满天满地的金黄。

    沟通大明南北的千里大运河,两岸杨柳依依,绿水碧波。

    从两岸水稻田里,有沟渠连通到运河边上。

    潺潺细水,从水稻田里,流入到运河之中。

    这是夏收在即,水稻田需要清空积水,承接烈日的暴晒,为最后的成熟收割做准备。

    而这条功在千秋的运河,年复一年的,发挥着它那卓越的功效,被万世之人称赞。

    然而,它的建造者,却背负着万世骂名。

    得了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谥号。

    亦如始皇帝,焚的是鬼力乱神、邪典祭祀的书籍,坑的是那些妄图颠覆大一统的人。

    却被一句四字,给按上了一个暴君的名声。

    永远没有完美的制度。

    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坚守被证实了的优点,也要及时革除腐朽的弊端。

    如此,才能得以永驻青春,富有活力。

    也唯有如此,才能民有信仰,族有希望,国有力量。

    运河边上的官道上。

    平坦得直通地平线。

    一行队伍,驾马而行,不过十余人。

    领头之人,身穿一袭青袍常服,面目黑黝,手掌生茧的七品小官儿,如同农夫一般。

    小官儿骑在马上,撸起裤腿,挽着袖子,姿势很不错,看不出生涩,倒像是久经御术。

    在其后,两名师爷,同样一副农夫打扮。

    再往后,则是两班一十三人的差役,身穿青皂吏服,足蹬马靴,腰佩快刀。

    被护在队伍中间的几人背上,背着个大包袱,鼓鼓囊囊的,却让人看不出是什么。

    周围的差役,目光带着些紧张,不时的看向四周,以及身后尘土飞扬的官道。

    队伍走的很快。

    万高的心中有些急躁,也有些不安。

    江都城就在眼前,不过三五十里地,按着现在的速度,天黑落下城门前,他就能入城。

    但是此时的他,却有些纠结,有些胆怯。

    不知自己入了城,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前方的官道上。

    同样升起一道烟尘。

    整个队伍不由一紧,两名差役,驾着马从后面冲到了前面。

    手已经压在了快刀刀柄上,目光警惕的看着纵马而来的那人。

    “大人!”

    “御史大人!”

    “江都城的消息。”

    来人同样是骑着马,腰佩着快刀,挂着一块两淮巡盐御史的衙门官牌。

    看清了来人,挡在万高前面的两名差役,赶忙向着两侧,让出中间的路来。

    队伍的速度,也逐渐缓了下来。

    “万大人,江都城消息,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前几日召集两淮盐商,已替朝廷募捐三十万两白银,供给南疆大军征伐。”

    从江都城而来的两淮巡盐御史衙门的差役,到了队伍前,翻身下马,一个健步到了万高马前,单膝着地,手捧着一卷文书。

    万高坐于马上,弯腰俯身,取过文书,翻阅细看。

    众人静候在侧。

    良久。

    万高长叹一声。

    脸上阴晴不定,布满阴霾。

    “三十万两?”

    在其身后一名年长些的师爷,稍稍上前,小声道:“大人,三十万两应当能支撑南疆大军,到夏收了……”

    如今,国朝上下,对南疆征伐,皆有关注。

    知道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于是这位师爷,才有此一说。

    他所想的,与当日叶英发在转运司衙门里想的,一般无二。

    三十万两,能撑到夏收。

    只要夏收开始,南方诸省就能源源不断的,输送钱粮军饷,供给南疆后面的征伐。

    皇太孙在朝堂上,掷地有声的两百万两,上上下下并没有多少人看好。

    万高冷哼一声,手中的文书,被握成一团。

    另一位师爷,赶忙上前,拉了一下同僚:“三十万两虽能支撑南疆征伐,但事情却不是这么简单的。”

    说完,他看向御史大人。

    万高偏头,看向正值日头最毒,却还在田地里务农的百姓,冷声道:“南疆征伐,国事当前,讨价还价,蝇营狗苟,这才是如今两淮的矛盾所在。盐商重利,不思报国,你们且看着,太孙决然不会拿了三十万两,就此满意!”

    差役们不懂御史大人的话。

    但两位师爷,却大概是懂了一些。

    按着御史大人的话,说到底,皇太孙来两淮募捐。

    就不会为了募捐。

    说不得就是一场试探。

    在朝廷有需要的时候,两淮的这些盐商,会做出何种选择。

    如今,两淮盐商给出了选择的答案。

    朝廷要两百万两,两淮盐商给三十万两。

    是盐商真的没有钱了吗?

    身后差役们背上的,可是有不少,能开展话题的东西。

    万高看着自己的两位师爷,流露出明悟的表情,微微点头。

    但他的眉头,却是皱的更紧了一些。

    形式很严峻。

    他不希望此时正值皇帝北巡,南疆征伐之际,两淮再出乱子。

    但是,希望就能如此吗?

    ……

    一阵铺天盖地的马蹄声。

    将万高的忧虑和思绪,给拽了回来。

    身后的官道上,旗帜林立,战马云集。

    尘土,夹带着血腥味,从官道上席卷冲面。

    这是一支,刚刚凯旋的大明军队。

    如箭一般,扑面而来。

    “两淮巡盐御史万高,万大人在此!”

    万高队伍里的差役,眼看着大军速度不减,赶忙纵马上前,高呼呼喊着减速。

    军中,有官兵通传。

    不时,队伍前,以及边上,有数支小旗挥舞了起来。

    大军的速度,在一节一节的降低下来。

    “呸!”

    万高面带不悦,吐出了一口混杂着尘土的唾沫星子。

    “大明扬州卫,指挥使戴围,斩杀三百倭寇,携敌首而归!”

    对面,军队报出了来历和名号。

    竟然是月前,前往扬州东北部,迎战侵犯大明海岸百姓倭寇的扬州卫。

    万高目露疑惑,看着凯旋却行色匆匆的扬州卫,少顷后松了一口气。

    他趋马上前。

    对面,一员魁梧大将,甲胄之上还带着斑驳深红。

    “万高,请见扬州卫戴指挥使。”

    国朝如今,虽然是文官当国,但文武之间还未彻底不等,品级任要遵守。

    两淮巡盐御史官阶正七品。

    扬州卫指挥使乃是正三品。

    说请见,没有问题。

    那魁梧大将,眯着眼看了一会儿万高,放在提马上前两步:“本将便是扬州卫戴围。”

    扬州卫指挥使戴围,出身昔日燕王府亲卫。

    随皇帝靖难,历经两次北征,因功获封,镇守扬州。

    戴围是个彻彻底底的武人。

    看着浑身染满血腥味的戴围,万高心中如是想到。

    他抱拳抬手:“万某,提前为戴指挥使贺,扬我大明国威,护我大明百姓!”

    戴围似乎有些倦怠,尽管是昂首挺胸,但却不太精神。

    他看了一眼万高的巡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