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_478 许秋喜当爹(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78 许秋喜当爹(求订阅) (第3/3页)

这篇文章她和许秋共一。

    这是许秋应得的,他也就没有推脱,直接笑纳。

    最终,邬胜男在寒假期间,初步完成了两篇文章的撰写。

    现在这两篇工作都缺少光源的数据,以及NIM第三方检测的数据,这两个数据差不多在三月初就可以补齐,到时候就可以接连投出。

    其中,第一篇是1体系,拟投AM。

    因为有“新体系,13%的效率”为亮点,再加上许秋的名字、魏兴思课题组的加成,所以这一篇AM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另外一篇,博后学姐把6、7两种材料合并在一起,这个工作中的最高器件效率达到了14.16%,她打算投一篇JACS。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她这种效率能破14%的体系,也可以考虑往上冲击一下大子刊的,毕竟打破了当下有机光伏世界纪录的工作。

    虽然中稿的概率不高,可能只有两三成,但至少也是有机会的。

    不过,博后学姐并没有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她知道许秋那边有效率接近15%的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她这边投大子刊的话,审稿周期整上三个月,万一被拒了,到时候再投AM、JACS可能都不能稳定中稿了。

    因为在那个时候,许秋更高效率的体系或许都已经发表了,她手上的14%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

    稳妥起见,能拿一篇JACS,也算不错了。

    莫文琳汇报了接下来的实验计划,主要是关于系列材料的叠层器件,这个研究方向是许秋交给她的。

    因为许秋预感,想要让有机光伏器件在效率上进一步突破,或许就要靠将系列材料和叠层器件两个大杀器结合在一起。

    之前他虽然尝试过这个想法,且失败了,但在那个时候,失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对这两个领域的不熟悉,再加上材料的选择有限等等。

    而现在,不论是系列材料的开发还是叠层器件制备,许秋都已经有丰富的经验。

    而且,有机光伏领域的材料库也被同行们加深了不少,重新尝试,或许就能有不同的结果。

    几位本科生都旁听了组会,不过并没有汇报。

    范文堂依旧是文献汇报,讲的刚好是许秋寒假里看到的部分文献。

    虽然范文堂的文献汇报,对于许秋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收获,但也能看的出来,对方还是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看样子,范文堂在寒假的时候也没有完全闲着,可能是他主动从魏老师那边要的文献。

    许秋本来以为只有自己在寒假期间干活干的比较猛,没想到课题组其他小伙伴们一个个的也都非常拼。

    好像只有田晴和四个本科生在划水……

    不过,毕竟是田晴和本科生嘛,也不能对她们要求太多。

    组会结束后,许秋、邬胜男、吴菲菲等人被魏兴思召唤到办公室,主要是交流一下重点项目和杰青基金项目申报的事情。

    申报时间在3月上旬,项目评审时间一般是半年左右,因此差不多是八月下旬出结果。

    这事情和许秋关系不大,他负责的主要是本子撰写大方向上的把控,现在到了申报前夕,主要是语言润色、查漏补缺的工作。

    离开魏老师的办公室,许秋找到手下的两个本科生,徐心洁和殷后浪,然后把他们约到了三楼的小会议室。

    许秋打算和他们聊一聊,看能不能给他们加一些担子。

    毕竟,要拿到模拟实验室中摸索出来的那个18%效率的L6-Cl:20体系,还有非常多步的优化工作要走,光靠学妹和博后学姐两人,可能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

    徐心洁和殷后浪一脸懵,不知道许秋找他们有什么事情,不过他们也没有多问,听话的跟着许秋来到三楼会议室。

    许秋先是暗中查看了一下两人实验cao作的熟练度。

    结果发现,殷后浪的有机合成的熟练度上涨比较快,而徐心洁器件制备的熟练度上涨比较快,这应该主要和他们的分工有关。

    不过,两个人熟练度最高的实验技能,都是在四阶左右,并没有达到五阶。

    当然,这也很正常。

    许秋当初也是花了一年的时间,依靠模拟实验室系统,才把大多数的实验技能刷到五阶。

    对于正常的硕士生来说,能在毕业的时候能把主要的实验技能提升到五阶,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说来有趣,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研究生,好不容易在毕业的时候把熟练度刷到五阶,把整个领域熟悉了,结果毕业却找不到对应领域的工作,就只能被迫转行,学到的专业知识几乎再也用不到了。

    就像高考一样,大多数人在高三的时候,知识储备会达到顶峰,之后就会慢慢衰减。

    说衰减也不完全准确,可以说是实时记忆的衰减。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很多知识看看起来遗忘了,却并没有完全遗忘,而是转化到潜意识中储存起来了,如果到了需要用的时候,大概率是可以想起来的。

    就算想不起来,稍微花点时间查查资料,也可以很快的掌握,毕竟是已经学习过一次的知识。

    这或许也是学习的意义,即使暂时忘掉了,之后要用到的时候,也可以花费较小的代价将其重新找回来。

    许秋看向徐心洁和殷后浪,问道:“知道我为什么找你们过来吗?”

    两人稍微有些拘谨,皆是摇摇头:“不知道。”

    “是这样的,今天组会你们也都参加了,我在组会上提出的两个方向,一个是新给体材料的开发,另外一个是新系列受体材料的合成,我想让你们去帮一帮邬胜男和韩嘉莹。最好……”许秋顿了顿,继续说道:“每周可以多投入一些时间在科研上。”

    殷后浪眼前一亮,当即表示:“我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我还是跟着邬胜男学姐吗?”

    “嗯,可以。”许秋回应了一句,然后转头看向徐心洁。

    徐心洁考虑片刻,也表示没有问题。

    许秋满意的点点头,人力方面的事情算是解决了,希望他们也能成快快成长,早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