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赋_第一百七十六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1/2页)

    整体的框架搭建起来了,剩下便是往里面安置合适的人员。

    这不是田瑭有资格决定的。

    因为刘虞或者将军们决定人员,那叫挑选拔擢;若是军队系统外的田瑭来推荐人员,说不定会被有心人解释为私自安插。

    所以田瑭完全没有必要,也不愿意去插手这种事。

    但鲜于辅和鲜于银显然不会就这么轻易地放过他。

    “文佐,我们现在有大概六万军士,按你的布置,起码需要六位旅长。”鲜于银也知道这种事需要刘虞亲自决定,但他还是忍不住要问田瑭的意见,“文佐认为,有哪些人合适?”

    “此事我不便多嘴,两位将军可自行商量,再报主公定夺。”田瑭很干脆地拒绝了鲜于银的询问。

    “选贤任能自然是要报主公定夺的,但这并不妨碍你给我们出出主意,主公和我们都知道你的为人,你无需有什么顾虑,尽可知无不言。”鲜于辅又恢复了平常的语气,狡黠地说,“上报主公时,我们不会提到你的名字。”

    “那也不妥,这不是我该过问的事。”田瑭当然有自己的原则底线,这种问题是一定不能触碰的,因为无论他是否真的出于公心,旁人都一定不会这么认为。

    所有人都认为,在人事安排方面即使圣贤也不可能完全公允,何况是身在官场的人。

    完全公允,是不合常理的。

    “文佐,大家都知道你是一心为公的,你便说说吧。”鲜于银也跟着劝说,“何况,你还信不过我们两个吗?”

    闻言田瑭连忙起身朝两人作揖:“二位言重,在下确实不想插手此类事情,还望见谅。”

    见田瑭如此坚决,两位将军也不能强人所难,尤其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文佐的军制建议,我们一到蓟县便会整理出来上报主公。”鲜于银换了个话题,“文佐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有的有的。”田瑭重新坐下,“还有两点,要配合军制改革一并实施。”

    两位将军已被田瑭的方案所折服,此时听说还有补充,便又一同坐下,欣喜地等待田瑭交代。

    “一是军纪,二是思政。”田瑭这两点也是照搬自后世那支地表最强的陆军。

    “军纪我们都懂,思政是什么?”鲜于辅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一会再说思政,先说军纪吧。”田瑭还是按自己的思路解释,“军中原本有军纪的,但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军士们是不是都能牢记,执行是不是严格,制定是不是合理。”

    “文佐总是能看到关键的问题。”鲜于银由衷地说。

    “我要说的军纪,和你们理解的也差不多。”田瑭点点头说,“我的意见是把军纪编成歌谣,让所有军士都学会唱。”

    “歌谣!”鲜于辅的眉头皱在了一起,“岂非过于儿戏?”

    “歌谣未必都是靡靡之音,也有一些能鼓舞人心。”田瑭只能一点一点解释,“比如我唱一个给你们听。”

    两位将军感觉有些滑稽,如此严肃的话题中竟然会插入歌谣,真是匪夷所思。

    但这毕竟是田瑭的提议,他总有惊人之举,两位将军也就耐着性子听田瑭唱歌。

    “大汉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百姓一针线,百姓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百姓的负担;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百姓不要耍骄傲;第二……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汉军纪律条条要记清,保家卫国永远向前进。”

    歌有些长,田瑭一边唱,一边作应时应景的修改。

    两位将军越听,越感觉醍醐灌顶,态度也从原先的戏谑,渐渐转为庄重。

    待田瑭唱完,他们已经沉浸在震惊之中,浑然忘我。

    “这首歌的名字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田瑭待两位稍微回过神之后说,“其中只规定了最基本的军纪,并没有长篇大论的内容。”

    “此歌堪称至宝!”鲜于辅毕竟有多年带兵经验,不难发现这首歌谣的价值。

    “词作通俗易懂,曲作朗朗上口,文佐真乃奇人也。”鲜于银点评道,“看似平平无奇,实则非同凡响,若能全军传唱,作用不可小觑。”

    “我建议二位将歌抄录回去,组织所有军士学唱。往后每日训练前和训练后,都要集体高声唱一遍,让军纪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军士灵魂,刻入军士骨髓。”田瑭认真地说,“当歌中内容成为军士们的日常遵守时,这支军队的军纪一定是最严明的。”

    “文佐说得不错。”鲜于辅深以为然,“军纪严明,方成铁军。”

    “这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高祖的‘约法三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述更加丰富细致,又辅以歌谣传唱,想来效果在‘约法三章’之上。”鲜于银先赞叹了一番,接着问道,“文佐有此等歌谣,为何不早早传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