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1章 相送一笑泯恩仇 (第2/2页)
“大王大可放心,卫国纵然有白磷,我军依然可胜,且是大胜。” “那方才爱卿所言,实属恫吓之词。” “倒也不全都是。白磷之力害千真万确,关键仍在于如何使用。当下各国诸侯所拥百工匠术远不及我咸国,故而其无法充分利用白磷之害,相反我咸国匠术日益精进,非是其所能相提并论,即便我军不使用白磷,仅火炮所能给予之打击,足可抵二十万精锐。” “有爱卿此言,寡人就放心了,看来真是虚惊一场。” 咸王大松口气,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脸上的怒意顿然消去大半,随后接着又道: “爱卿对卫使有何打算?” “不瞒大王,卢贾所为着实大出臣之所料,本以为卫国前来说和怎么也该好话好说,却不想其竟以此恐吓之手段胁迫我朝君臣,说是强盗土匪也不为过。” 现在的卫国自恃武力强大,所作所为让百里燕想到了“强盗逻辑”,本是来说和,反以武力为要挟,何等之猖狂嚣张。然归根到底,是不知天高地厚。 卫使卢贾藐视朝堂恫吓咸王一事引得文武百官沸沸扬扬,主战的主和的意见不一,但时隔一天,却不见长孙使者柴湘有任何反应,依然漫不经心的在陔陵潜水,似乎卫国掀起的这场风潮与他毫不相干,如此反常之举令人不可思议。 之后几日卫使卢贾两次进宫,均被咸王拒之宫外,卢贾独辟蹊径又去sao扰诺一言府上。 时间转眼到了十二月初,穆尼耽搁了半年终于启程南返,咸王举行了隆重仪式欢送穆尼使团出城,百里燕携禁军仪仗送其远行,一直送到王眷城外。 “万里迢迢山水阻隔,阁下一路保重,若有不便,可随时差人来见,但凡力所能及之处,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你的好意我会带给陛下,但愿今后还能再见。” “我想一定会的。” 百里燕抬手深施一礼,穆尼还礼道: “那就此别过吧,用你们的话说,后会有期!” “呵呵……后会有期。” 穆尼生性豁达,若不是战争,或许可以结为好友。看着使团渐行渐远,百里燕让古达帕、菲戈斯再送穆尼一程,这一走,下次不知何时能见。 待使团远去,一同随行的公良修催马上前说道: “金雪狄人灭我之心不死,恐不会再有下次了吧。” “一定会有的,而且很快。” 百里燕肯定道,心里把握十足,公良修稍作思考忙问: “你与穆尼做了什么交易不成?” “南北开通贸易,对他们有利,对我们也有好处,互惠互利之举总比打仗流血的强。当年南征让他们元气大伤,至今尚未恢复,短时内其无法继续北上中原,与其困守南方,还不如开通贸易继续交易互通有无,对他们大有好处。 至于日后,本侯也管不着了,先将就着渡过眼前之事吧。” 穆尼启程前百里燕与之做了一番深谈,既是震慑,亦是规劝他们莫再动北伐的邪念,南北开通贸易对谁都有好处。总体上中原对南方的需求,远少于金雪狄人对中原的需求,咸国工业化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金雪狄人最大的优势仍是香料、皮毛、宝石、干货、羊毛毯、木料和名贵草药,大量种植和蓄养经济作物,增加产量对他们长期交易更有好处,同时大量经济产物将占用更多的更低和人力,又能进一步削弱他们的武备力量。 中原日后则用土特产和工业品与他们交易,如果咸国新币能成为金雪狄认可的交易货币,将一举奠定咸国在南半球不可动摇的经济地位。 日后的君主只要不是太败家,在工业和现代教育的夹持下,总该能荡平奴隶制社会,一统版图。 使团背影日渐远去,百里燕调转飞羽缓缓走在回城路上,边走边与公良修说: “卢贾之事兄可有想法。” “你们招惹之事,本大夫一个外臣,谈论贵国之事不妥吧。” 公良修推脱道,百里燕觉得可气,他冷着脸说: “莫要搪塞本侯,我知道卫国定是向你公良氏密派了使者游说于你父亲,而且远早于卢贾抵达陔陵。这几日总该有消息传来,你难道一点不知?” “你既已经猜到,又何故多此一问呢。” “非是本侯多此一问,公良兄不觉卫国与长孙两国之举均不着边际吗?” “永兴侯是说长孙坐定如山丝毫不惧卫国,而卫国一反常态以武力相逼有悖常理。” “难道不是吗?” “你那两个幕僚怎么说的。”...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