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日食  (第2/2页)
勾结外臣,图谋不轨似乎有点冤狱的问道。刘辨一直都找不到鲍鸿图谋不轨的证据,至于勾结外臣,让人自然联想到董卓。据说鲍鸿在和董卓一起合计北宫伯玉时关系处的不错,这让人们觉得似乎是朝廷招董卓不来,就把气撒在了鲍鸿的身上,亦有减除他在京城的羽翼的意思。    不过刘辨却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与别人不同,他把目光放在了鲍鸿的仇人身上——中军校尉袁绍。    鲍鸿与袁绍为什么交恶已无证可查,但是两人之间不对付则是尽人皆知。鲍鸿下狱后,他的军队也交给了袁绍管理。    不过令刘辩费解的是,弹劾鲍鸿的是何进手下的御史,这可以理解为是何进拉拢袁绍的举动。但是把鲍鸿的兵马交给袁绍的却是蹇硕的提议,这样使袁绍的军力猛增,成为仅次为蹇硕的二号实力人物。而且灵帝病重,弹劾的通过也是要经张让等十常侍的同意。    三方势力同时出手,这让本来就扑朔迷离的局势更加陷入云里雾里。三方不可能约定好了一起来拉拢袁绍,究竟谁是陷害鲍鸿的主谋?由于后来的三方的当事人都死得很早,这成了刘辩后来一直解不开的政治谜团。    不管怎么说鲍鸿算是完蛋了,估计是在监狱里遭了不少黑手,下狱没几天就死掉了。    鲍鸿在众多朝中政治大佬眼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刘辩所设计的大计划的剧本里,连龙套演员都算不上。    对于那些政治大鳄来讲,真正的重头戏即将开始!    **************    中平六年四月,估计也是明白了自己时日无多的汉灵帝刘宏开始了他的后事安排。    蹇硕在灵帝的召见下来到了嘉德殿。灵帝在他来之前,一直躺在矮塌上的他坚持让人将他扶了起来。    两个皇子之中,他自然是希望刘协能继承大统。只是支持刘辩的何进实力庞大,又有朝臣支持,刘协继承皇位困难重重。这也是他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    叫蹇硕过来,就是有托孤之意。蹇硕在听完灵帝对自己的托付后,不由得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自己原本是出身低微的小黄门,灵帝提拔他于微末,对于灵帝的知遇之恩他一直铭感于心。看着灵帝气若游丝的托孤自己,不由得心里悲痛欲绝。    汉灵帝刘宏不知道,也许全天下也只有蹇硕对他的伤心是出于真的感情。    该做的事他都已经安排,能不能成功只有看蹇硕他们的努力了。到现在,只剩下一件事还没有办。    汉灵帝传诏叫来了黄门侍郎。    他准备起遗诏,传位给刘协,让他的继承皇位有一个法理的依据。    “朕以眇身,君主海内,夙夜忧惧,靡知所济。今身患歹疾,殆不自济,遗诏于众臣,以定国储。皇子协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可继大统,续朕之遗志,恩泽于四方。但念其齿幼懵懂,恐为jianian人所乘。上军校尉蹇硕武略不俗,后将军袁隗德量宽重,着共同辅政于幼主,群臣皆听之令属,使海内宵小,未敢跳梁。此为朕意,咸使天下闻之。”    汉灵帝一边说,黄门侍郎一边写。等汉灵帝讲完,脸上泛起了一片潮红,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    黄门侍郎还在将最后的几句记录,写完后便交给了灵帝过目。    灵帝看后点了点头,盖上了玉玺。    完成了遗诏,灵帝驱散了嘉德殿的所有人,只留蹇硕在身边。    “在屋里呆的太久了,朕想出去看看天,”灵帝费力的喘着气说道。    “圣上龙体保重。”蹇硕急忙劝道。    “扶朕出去!”灵帝的话不容反对。    蹇硕只好扶着汉灵帝走出嘉德殿,站在殿柱中间。    灵帝抬头仰望,天空一片湛蓝,四月的太阳不热不冷,暖暖的洒在身上。灵帝忍不住看了一眼太阳。    愣住了。    圆盘般的太阳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点黑边,并且逐渐扩大,慢慢的将太阳完全吞噬。    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    黑暗中,不知谁惊恐的喊了一句:“是天狗食日,天狗食日!大灾啊!”    汉灵帝怔怔的看着暂时黑暗的天空,突然“啊”的一声一口血喷了出来,仰面倒地。    蹇硕急忙扶住了汉灵帝,急忙喊道:“快传御医!”    接着又吩咐左右道:“马上封锁宫门,任何人不得外出走漏消息!”    黑暗中,灵帝的眼神直直的望向天空,毫无生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