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七十二章 法兰经会 (第1/2页)
通天仙路,张三行感受到布达拉圣宫反哺心血信仰,展现极善佛理后,他放缓脚步紧紧跟在那些百姓身后,仔细聆听他们膜拜颂唱经文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雪加身,狂风四起,他不知不觉,忘却万物。 “说通既心通,如日处虚空,为传见法‘性’,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误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 **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张三行的心神完全被经文声吸引,不由自主跟着‘吟’唱了起来。 此次前来朝拜布达拉圣宫的苗疆百姓‘吟’诵的乃是“六祖坛经”,是天竺佛教大雷音寺第六代慧能佛祖所创。拥有大智慧,大愿力,大慈悲,大善念。可渡世人脱离苦海,可渡世人免遭磨难,可除一切妖邪,可镇天地八方。经文一出,四海升平.... 张三行早些时候跟着他爷爷当八仙扛棺材,对这些经文倒也有所了解,只是不常用,不常念,不常想,只尊道教渡人经而已。 此番他受到苗疆百姓‘吟’唱经文声引动,勾起了深埋心底深处的记忆。 一句又一句经文从他口中传出,从那十余位苗疆百姓口中传出。字字珠玑,字字大放光明。 ‘吟’唱声有条不絮,‘吟’唱声似缓似急。 随着张三行越来越投入,声音也逐渐深远,传遍八方。 那些在地上跪拜的苗疆百姓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的张三行,可随着张三行的声音越来越宏伟,他们所有人‘吟’唱的声音都被遮盖。受到影响,不由自主转过头颅,看到了张三行和小清两人。 一看之下,他们皆是震惊不已。 此刻的张三行周身上下金光四‘射’,缕缕信仰冲向四面八方,道道功德密布虚空。 一眼望去,就如同行走在世间的佛,给人带来光明,给人带来希望! 一尊邪恶的尸王,一尊伟大的尸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何等惊天大事,这是何等不可思议。 “佛,佛,佛,他是真佛,他是真佛!” 那个小‘女’孩率先惊叫了起来,不停朝着张三行膜拜,直把张三行当做了布达拉圣宫的佛。 她那童真的话语一出,其他十余位百姓也都纷纷惊呼,顶礼膜拜,口中不停朝着张三行祷告,神‘色’恭敬有加。 反观张三行,随着他的信仰冲向布达拉圣宫,布达拉圣宫方向很快又将炼化好的纯正心血信仰反哺回来。 一来一回,反哺回来的信仰含有极其浑厚佛‘性’,能够通神。 张三行在反哺的信仰笼罩下,心‘门’大开,六识通神。体内自主运转的生死二气化作‘阴’阳漩涡,沟通全身‘精’气,冲击他那堵塞的心‘门’和识海。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 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不知过了多久,好似一百年,好似两百年,又好似刹那之间。当张三行背脊骨里面蕴含的无量‘阴’德和浩然正气和反哺回来的信仰达到平衡状态后,他浑身一颤,从那种不由自主状态中觉醒过来。 “佛!魔!” 张三行高呼一声佛与魔,明心见往,前身往事通透。他的识海额骨像是被打磨过了一般,前后透亮,照明前世今生未来。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回不断,生机永存。原来这就是生死戒的基础,是生死戒的核心啊。” 就这一下,张三行的记忆已经恢复不少,伤势也有所稳固。原本在丹田死死不能动弹的尸丹此刻也缓缓跳动升起,发出微弱光芒,和张三行的三魂相互沟通,吸取四方灵力修复损耗的本源。 待到‘精’神复归,张三行扶起那些跪倒在地,把自己当做布达拉圣宫高僧,不断朝着自己膜拜的百姓,缓缓说道:“我并非布达拉圣宫高僧,我和我朋友也是前来朝拜圣宫之人。 可叹我先前还以为圣宫乃徒有虚名,现在耳闻你们诵经声方知天地之大,佛法之玄,你们是我的引路人啊。” 众人当中的老者一听这话,这才知道是自己等人搞错了,尴尬一笑,回道:“小伙子,刚刚你周身显现佛光,照耀万千,看来你与圣宫有缘啊,说不定你此番前往圣宫可以拜入圣宫佛‘门’,成为至高神僧呢。” 张三行闻言,连忙摆手,摇头道:“小子不敢妄自菲薄!圣宫高僧皆是大慈大悲之人,小子岂敢越圣‘门’而自尊?” 说话之间,布达拉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