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遮遮掩掩追追逃逃  (第2/2页)
能调动大批人手,只要封锁住城门,确保她逃不出去,就能够慢慢地在城中搜寻她的下落。    可是她呢?    这具身体的原主人聂清玉没有亲人朋友,政敌倒是多得是,不知道聂清玉身份,不会为了一个陌生人藏匿她的行踪,而知道聂清玉身份的人,只怕会让她死得更快。    聂然慢慢地停下脚步,扭头张望四周的情形。    离开了城门的范围,看不到招英和官兵,心中的焦灼感便减轻不少。    雨后的金陵城很清爽,空气里充满了丰沛寒凉的水汽,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踏着被春雨打湿的道路,脚步起落间带起飞溅的水滴。    而行人的脸上,也完全没有城门口那种焦虑,紧张,被压抑气氛所笼罩的神情。    城门口与其附近的街道,好像是完全两个世界。    这样强烈的反差,让聂然心中一动。    既然招英已经封锁了城门,为什么不顺便搜索附近?    假如他刚才在附近布下人手,可能她已经被逮住了也说不定。    思索许久,聂然眉宇间的忧愁逐渐消散。    她的身份,是一柄双刃剑,不仅限制着她的行动,也限制着招英。    她先前只想着不能让聂清玉的政敌知道她现在的处境,可是相对地,招英也有相同的顾忌。    甚至,招英顾虑的事情比她更多,她只需要关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招英却不仅仅要保住她的生命,还要保住聂清玉身为丞相的地位。    那个英挺的青年,他最大的弱点,反而在她身上。    聂然回头看了一眼城门所在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建筑物,看清城门口那个高高坐在马上的青年,在他果断强势的外表下,内心藏着怎样如履薄冰的恐慌。    除了恐慌外,恐怕更有被抛弃的辛酸。    他其实什么都没做错,错只错在,她不是真正的聂清玉。    聂然忽然有些微微的心软,却也只心软了片刻,又再度迈开脚步,这一回,她已经不再焦燥。    *****************************************    按照聂然原来的计划,本该是离开丞相府远走高飞,但如今关节生变,也不得不相应作出调整。    既然招英封锁城门,那么她就暂缓出城,等过些日子,警戒松懈了,又或她找到门路,再设法混出去。    当下应该做的,就是找个地方住下,静观其变。    此地附近住的都是平民百姓,远离官宅区,不会有人轻易认出她来。    她眉目清隽,神情温和,一看便极得好感,就算素不相识的人,也容易生出亲近之意,没几下就问到了她想知道的。    向路人问得住宿地方,转过一条街,街头第一间大门匾额上以舒缓的隶书写着四个字,安泊,正是先前问到的安泊客店。    走入店中,陈设简单的柜台后急忙走出一微胖的中年男子,询问住店事宜:“客人请进,请问有几人?”    见店主的目光不住地朝身侧张望,聂然知道他在找自己的包裹,只有扮作苦笑,文绉绉道:“实不相瞒,在下乃是外地人士,前来参加今春的科考,却不料才进城不久,就遗失了行囊,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好在手头还有些余钱,暂时寻个安定住处,还请店主人行个方便。”    正巧春试快要开始,正是全国士子齐聚金陵的时候,这个身份捏造得倒也不突兀。    店家见聂然生得翩翩,言辞温文,对她的话信了大半,却依旧为难道:“这位公子,请您千万不要见怪,小店不是不想让公子住下,只是朝廷曾有法令,不得收留没有路引的远道客人,否则与窝藏盗贼同罪。”    不是不愿,而是不敢。    聂然这些天在丞相府的书房看书,倒也没有完全白看,路引就相当于当地官府给居民发的介绍信或通行证,具体如何,她当时没有留心,却没想到如今居然连住个旅店,也必须拿身份证明。    店主以为她初次出门,除了路引外,还好心教了她一些规矩。    又问了店家一些事,聂然慢慢走出客店,微叹了口气。    本以为不出城就不必烦恼,却不料就连留在城中,也不是那么顺利。    就算已经来到这个时代,占据这具身躯,但她始终没什么真切的感受,反而时不时会有些做梦似的恍惚……直到今天。    这并不是能够随心所欲的梦境,千千万万人背后,是无形的国家机器,有条不紊地,以既定的规则运行着。    她终于开始正视这个陌生的时代,也终于有了一点,身在其中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