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神童甘罗  (第1/2页)
      相传吕不韦身为一国丞相,门客上百,以往每次有事,吕不韦都会把他们召集到一个名叫百言堂的地方,集百口之言,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看来这里便是吕不韦与他的门客开会的地方了。      那些门客也都不是吃素的,情报网遍布七国,不用吕不韦通知,只要他们的眼线一收到吕不韦回府,并来到了百言堂,他们自然会迅速赶来。      不多时,方桌边便挤满了吕不韦的那些门客。      然而这次与他们的以往开会不同,因为这次在百言堂内,还多了位“面色和善的贵客”。      万能的门客们自然知道这位“贵客”的身份,只是连吕不韦都没说什么,他们也就不用太在意了,他们讨论他们的,把这位“贵客”当做空气就行了。      这次召集开会,吕不韦要讨论的,却是让这些门客其中一个,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去劝说张唐。      用某位门客的话说,看在丞相的面子上,张唐自然不敢拒绝,他们这么多人去登门劝说,烦都能烦得他接受此次燕国之行。      不过,吕不韦认为这种下流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别用了,贵不在量,他们只需要派个含金量较足的说客过去就行了。      一个不行,再多派几个嘛……      可惜啊,开始一个个都还说的起劲,此时一听说要派他们去当说客,便有人要打退堂鼓了。      笑话!连丞相都搞不定的人,他们能搞定?      然而,还真有人觉得自己能搞定了。      恰好当时吕不韦门下还收了个十二岁少年。      此少年名叫甘罗,也是楚国人。他的祖父甘茂曾任秦国的左丞相,也算是出自名门吧。      据说那孩子从出生起便是楚国的一道风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将相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天资奇优,聪敏过人,十二年来,年纪越长,景致愈妙。      三岁能文,四岁成诗,甘府上下,对甘罗之才无不称赞,甘茂更是将他这个宝贝孙子视为掌上明珠。      甘罗幼有奇才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耳中,遂召来当面测试。      吕不韦提了《论语》、《孟子》、《诗经》等书中的不少问题,甘罗都对答如流,一字不遗。吕不韦惊喜之余,征得其祖父甘茂的同意,将其收为庶子;为炫耀甘罗的才能,还经常带他上朝。      在甘罗五岁之时,秦国为了征灭六国,又在举行大规模的阅兵。      将士们人山人海,一队队站立在阅兵台的右边;各种武器数不胜数,一排排竖立在阅兵台的左边木架上,单等秦王前来发放武器。      只听得三声炮响,旌旗舞动,嬴政率领文武百官来到阅兵台上。      嬴政这年也才十五岁。虽然已登王位,但仍童心未泯。      他想,兵将如海,武器如林,靠自己一人发放,何时才发得完?得想个好办法才成!      这时相父吕不韦便悄悄提醒嬴政说:“可多选些将领,代为发放。”      嬴政摇摇头说:“不可,那样会发乱套的。”      然后,稍一思忖,又对吕不韦说:“请相父代为发放如何?”      吕不韦一听,连忙摆手说:“不可,不可,如让我发,三天三夜也发不完!”      嬴政笑着说:“既然相父没招了,那就看我的吧!”      好一个小秦王,他想利用这个机会,开一个小小的玩笑,一方面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干,也想检验一下众大臣的智力。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高声对文武百官宣布:“谁能在十次击掌的工夫内,查出我今天究竟是士兵多,还是武器多,就给谁记头功!”      文武百官一听,都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碰上嬴政的目光,便赶紧低下头来,生怕嬴政点自己的名字。就在此时,年仅五岁的甘罗高声答道:“我有办法!”      然后,便来到嬴政跟前对嬴政说:“只要秦王给我一支令箭,士兵能听我的指挥,只须两击掌的工夫,便可查出士兵多还是武器多!”      嬴政见他是个幼童,开始有点不相信,但又见他生得机灵,目光有神,更是一副非常自信的样子,显得十分可爱,于是便把一支令箭一交一给甘罗说:“也罢,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寡人相信你能为我办好这件事!”      小甘罗双手接过令箭,一步跳到发令台上,大声宣布说:“众士兵听令,当我击第一掌时,你们立即以列按序去取各排的武器;击第二掌时,所有拿到武器的人都按列向前两步。要准确迅速,不准有误,违令者定斩不赦!”      众士兵高呼一声遵令,甘罗随之击了第一掌,众士兵听见掌声,便飞奔去拿武器。      武器被拿光后,甘罗又击了第二掌,所有拿到武器的人都向前走了两步。还有几个士兵没拿到武器,只好原地站着不动。      甘罗从容不迫地向嬴政报告说:“启禀大王,经过清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