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革命性的创新  (第1/2页)
    将蒸笼架在添了半锅水的大铁锅上,阿喜将块干净的细白布严实地垫在蒸笼上,然后开始在蒸笼上均匀地摆上蜡花。    盖上锅盖,阿喜便有些心焦地等在一旁,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会不会成功。    如果蜡不能从细布里面渗透下去怎么办?唉,这块布织得太密了,刚才应该找块稀些的布的,比如说夏布什么的,那些蜡虫的尸体、枯枝败叶什么的也不能透过去,刚好挡住了。    可是现在已经开始融化了。阿喜小心地将锅盖揭开一条缝,仔细看了一眼,蜡液已经开始往下渗透了。    “阿喜,你又在做什么?”王世安从旁边过,好奇地问。这个女儿真聪明啊,可惜了,为什么是个女儿?唉,女儿迟早要嫁人的啊。    如果阿喜是个男孩多好!大儿子会读书,二儿子敢想敢做……家里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可是女儿再厉害,却只能便宜外人了。    王世安下定决定,一定要好好替女儿挑人家。女儿这样聪明能干,普通男孩可是配不上阿喜的。    阿喜却完全不知道王世安已经开始替她考虑终身大事了,要知道,也不过哭笑不得,这具身体不过才七岁……也太心急了吧!    “我今天一直在想,怎么才能让渣滓跟蜡完全分开,想到可以用布来挡住渣滓,所以试一下,也不知道能不能成。”阿喜有些害羞地说。这个当爹的用那种喜欢到极点的和蔼目光看着她,让她真有些不好意思了。    “一定能行的!”王世安下结论道。上次女儿说煮蜡比熬蜡好,结果就真是比熬的好,比较方便而且渣滓比熬的要少很多。    所以现在女儿说蒸着更好,好就一定更好喽。    王世安无条件的相信她,让阿喜的压力很大。如果这次实验失败的话……话说,谁又能保证实验一定能够成功呢?就算天才如爱迪生,他的成功也是在失败中累积出来的。    王张氏晾好衣服,也过来围着大铁锅,笑眯眯地看着阿喜,越看这个女儿越喜欢。    “你们既然这样闲,那我今天就早些歇着了。”王周氏也看了一会儿,见王世安与王张氏两人围在旁边没有想走的意思,觉得有些无聊,“我今天有些累了,你们帮阿喜熬蜡吧。”    奶奶怕她累着呢!阿喜美美地想。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家中,奶奶最疼的人是她,而不是爹爹王世安,她的亲生儿子。    有人疼的感觉是很好的。阿喜幸福的想。她估计时间差不多了,揭开锅盖一看,果真,蜡花已经全部融化了,只剩下一些蜡渣滓留在布上。只是可惜因为细布的纤维太密,还有些蜡液没有来得及渗透下去。    下次一定要换块稀些的白布。阿喜想着,又往上面加了些蜡花,均匀地铺好,再次盖上盖。现在锅里面的水已经滚得很厉害,白色的水蒸汽一直不停地往上涌,显然,现在是没有办法换布了。只能凑合着将今天的蜡熬完后,明天再熬时换布了。    因为蜡液往下渗透的速度太慢,严重地影响了熬的速度。最后阿喜不得不决定,取下蒸笼,仍然使用煮蜡法熬制蜡花。    今天取了这块细白布真是大大的失策啊!阿喜摇摇头,还是考虑不周啊。    “阿喜,没事没事,下次就好了。”王世安笨拙地安慰着女儿。    “阿喜啊,今天很晚了,今天你先去歇着吧,这剩下的事情交给爹娘就行了。”王张氏说。    阿喜打了个呵欠,真的好累啊,连个能睡懒觉的周末也没有,她确实需要休息了,也不再矫情,放下手工的活计,就进屋了。    床上,阿翠已经睡得很香了。    阿翠与阿辉这些天一直都在蜡园里取蜡,从来不叫苦叫累,跟着她一起干。他们还这样小,却这样懂事,这也是阿喜这些天来,咬着牙坚持下来的原因。    她堂堂一个26岁的成年人,总不能还比不过两个四五岁的孩子吧?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自尊,也不允许她向两个这么小的孩子认输啊。所以只好拼命地坚持着,只想着两个孩子,哪天累得哭了,不肯干活了,那时她再躲懒休息个一天两天的,就没事了。    第二天晚上再熬蜡时,阿喜就换上了一块比昨天要稀得多的一块布了。这也是王周氏翻了很久才翻出来的。阿喜摸摸那块布,非常的稀疏,也非常的脆。这块布能用多久?阿喜很怀疑。    但现在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不管怎么说,用一回总还是行的。阿喜将它平整地铺在蒸笼上,再铺上一层蜡花,再次开始熬蜡了。    这次换了布的效果是非常的明显,蜡液渗透得非常的快,几乎很少在布上停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