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货币政策  (第1/2页)
    蒲甘国是个不稳定因素,国王猜察一直有对外扩张的野心。高欣必须要乘蒙古人内部混乱的时期搞定,否则后患无穷。一旦蒙古内部稳定,忽必烈腾出手来,率蒙古大军进攻SC是铁定的事。护国军消灭了蒙古无数大军,这个仇不可能化解,也解不开。华夏与蒙古是死对头,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别无他法。    高欣道:“猜察派来人信使,可以谈,但态度要强硬,先让猜察赔偿前段时间无故入侵咱们辖区内的事,还有要责问猜桑在密枝枘搞什么克钦帮国是啥意思,希望猜察给答复。”    陈灿道:“将军,到底安排谁具体负责和信使洽谈呢?”    高欣看了看大家,知道眼前的人手上事务都多,稍轻松一点的估计就黑羽,只是这小子谈判是外行,不有单独胜任,得为他找个帮手。    “黑羽具体负责,文山协助,由你们二人处理。如果要签订什么协议的话,必须要经过大家对协议进行商量后再定,不能轻率签订任何协议。”    “遵命!”    “是。”    “好了,外交的事就谈到这里。接下来咱们研究一下货币问题,这是敏感、重大的问题。建国后一直想进行货币改革,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没有推进。现在咱们技术上的问题彻底解决,经济发展向好的方向前进,是到了货币改革的关键时候。”    说完后的高欣,从包里掏出几枚金币、银币、铜币,递到在坐的几人手中。这是高欣秘密让工匠开发出来的货币,三种币的模具已经开好,全部采取锻压式生产而成,不象中原等地的铜币,是铸造而成。    文天祥将金、银、铜币拿到手中详细察看,边看边感叹道:“好精湛的做工,不仅有山水花纹,而且雕刻精细,象是一个母子里出来似的。”    高欣心中暗笑,本来就是一个母子里出来的。只是锻压而成,与铸造出来的货币相比,制造更困难,靠边手工是弄不出多少的。也就是说仿造基本没可能,不用担心假币问题。    为了弄这几枚货币,高欣手下工匠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直到小型锻压机研究出来,才算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关键是模具是由工匠手工雕刻,世上仅有一套,不可能再出现相同的模具。    原本高欣想直接使用纸币,后经过认真的考虑,觉得时机不成熟,使用纸币目前国家信用度不够。推出来后容易引起争议、混乱,搞不好会给不法之人有机可乘。关键是纸讪需要很高的印刷技术,现在的印刷技术落后,容易被人伪造。    陈灿道:“将军,三种货币的含量都是纯金、纯银、纯铜么?”    汗!    傻啊!    用纯金、纯银、纯铜,那不亏死。货币是价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信用度,只要百姓认同、商人认同,国家再强行推行不就成了。没必要用十足的金、银、铜。    “都只占七成,金币中有七成金,三成铜;银币中有七成银,三成铅;铜币也只有七成铜,伤病上的三成是铅。”    周挺呵一笑道:“表面上看不出来,都以为是纯金、纯银、纯铜制造出来的呢?关键时模样好,做工精湛。比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铜钱品质好,做工好,能吸引眼球,一眼看上去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    高欣道:“中原朝庭铸造的铜钱,同样不是纯铜,也掺杂有其他物质。”    其实,历朝历代的朝庭都不会用纯铜制造铜钱,都是掺杂铅、锌之类的物质。只是掺杂的多和而已。最严重的满清时候,铜的比例有的时候不到一半,是坑百姓的主。    陈灿嘿嘿一笑道:“将军,这么说的话,咱们铸造钱还能赚钱了?”    高欣听后一阵郁闷,都说什么话,听起象是弄虚作假似的。不过话虽难听,事实真如陈灿所言,铸造钱币真的赚钱。一旦钱币得到商人的认同,流通到中原一带的话,就意味着有近三成的暴利。    孙家诚道:“将军,三种币之间间怎样兑换?”    “一枚金币等值10枚银币,一枚银币等值200枚铜币。”    原本高欣想全采用十进制,考虑到中原一两银子等值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枚铜钱。为了与中原铜币衔接,只能让一枚银币换200枚铜币。    大家七嘴八舌商量一翻,基本都同意推行新货币。几人不知道,货币对于一个国家有多么的重要。而原大理国,一直沿用占原的货币,没有自己的货币。当然,估计此时,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