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讽刺 (第2/2页)
不入流的歌手干什么。” 洪哥讽刺道。 路奥森听了,知道迷城与海诺唱片公司有合作的关系,他觉得如果留下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便不再遥远了。于是他的心一下子从南辕拉向了北辙,他轻轻地闭上眼领教破蚕乐队的唱**。路奥森觉得他们除了台风较好,能带动气氛升温之外,唱歌的技巧仍然欠缺。 路奥森信心十足地说:“我能取代这支乐队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我绝对有这种能力。” 说完,他不顾洪哥的讽刺,不理广富拼命使的眼色,不管如狗一般麻木的嘲笑 路奥森毅然走到那个广阔的舞台,广富想阻止他,但洪哥摆摆手,示意让他去。广富像看见三条腿的人那么疑惑看着洪哥。 舞台。 灯火霓虹耀眼,给人有一种大地在我脚下,我才是今天的主角的优越感。路奥森微笑地示意破蚕乐队暂时站住一边,接着取下麦克风对舞池的人们说:“大家好!我叫路奥森。看到大家热情饱满,快乐至极。那么我给大家带来一首自创的歌曲,希望大家在快乐之余,能学会珍惜。请给点掌声鼓励一下,好吗?” 台下犹如股民遇到金融危机那么躁动,有人说他是否想开鞋店,如果是大家就把鞋底扔向他。有人呼唤破蚕乐队继续上场哈路奥森像没有听见似的,并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对,平静如水,淡淡地唱着轻盈动听的歌:“灯光下的你背影拉得很长 我赌气地转过身很想把你喊停 可惜眼泪在眼里挣扎 我没有后退的勇气 只由得你拉着行李越走越远 最后我什么也没有了 歌声平缓时犹如安静的溪水,激动昂然时犹如银瓶乍破水浆迸,又如两军交战,金戈铁马。 舞池安静得可怕,这种静谧祥和的气氛犹如沐浴清风,气爽闲适。犹如千弦之丝缠扣心,使人痛彻心扉地幻想,独守空房,倚窗盼,无奈红帘难掩憔颜。此情此景,谁也不想拥破这种喜哀交替的气氛。 路奥森优雅地说了一声“谢谢”,震耳欲聋的掌声排山倒海而来,他们不约而同地齐呼:“路奥森,再来一首”
洪哥笑着对广富说:“想不到这个小子还真有一套,他唱歌扣人心弦,使人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他看。广富,我想他会乐坛的一匹黑马,你想办法让他留下。” “好的,我会尽力的。” 路奥森平静地来到他们的面前,广富半恳求半激动地对他说:“路奥森,洪哥决定聘请你了,还不谢谢他。” “我不会留下,除非” 路奥森一口拒绝广富说,但话语之间还留了一条后路。 “你别得意,别以为洪哥会求你留下。” 广富毫不留情地打断路奥森的话。 “除非什么?” 洪哥微笑地看着他。“月薪三千元,每天唱一首歌!” “什么?你的歌镶金啊!” 广富内心十分后悔带他来丢自己的脸,他气愤地说。 “好的!” 洪哥毫不犹豫地说。“谢谢洪哥!” 路奥森笑着说。路奥森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等待一个机遇,他期待这里会有懂得欣赏自己的伯乐。 “你在这里唱歌是用真名么?人,都会有一段过去,有一段无法言说的暗伤,他们总是想隐藏,希望用新的艺名掩饰过去。你呢?” 洪哥态度截然不同,像温顺的小绵羊,与之前的他若判两人。而路奥森却不习惯他对自己的温柔,他害怕住后的日子等待他的却如同刚才那个女的一样。 “就叫路奥森吧,行不改姓,坐不改名。我这个人很特别,受了伤不想去隐藏,而是去放大。因为我觉得铭记着伤痛或许能走得更远。” 路奥森觉得用一个艺名就像带着一个陌生的面具一样,令人觉得虚伪与厌倦。或许是恐惧,好比安分守己的男人莫名其妙得了花柳那样。“那好,欢迎你成为这里的一分子。” “谢谢!” 就这样,路奥森在这里种下了以后蔓延的是是非非。 广富带着路奥森到宿舍,他看见路奥森今天这样落自己的面子,心里生了一肚子的闷气。以他平时的性格早就把路奥森骂着狗血淋头了,但现在他理性地知道路奥森得宠,不好欺负。或许有一天自己还会去求他帮忙,毕竟也是朋友一场。于是广富便把自己如牛屎一般臭的脾气压回去,就像哑巴吃黄莲一样有苦自知。 路奥森也觉得今天做得过分了一点,想挽留地解释一些什么,但话到口中,一字难言。路奥森觉得自己在迷城工作需要一把能保护自己的伞,虽然广富在他眼中是一把没有多大用处的伞,但对于小是非这些毛毛雨,路奥森觉得他还是有皮毛的用处的。或者说他在这里需要一种心灵的依靠,而在这里广富是唯一可以给他这种力量的。 一路上彼此各怀心事,谁也不理谁。广富把吸着的一支香烟狠狠地揿灭了,期待地看了看路奥森,见他没有什么表示又失望地行走着。 路奥森实在熬不住这种娇憨的羞态了,幽幽地说道:“广富,离宿舍还要走多久?” 广富听了失望极了,因为他以为路奥森会向他道歉。他慢吞吞地说道:“就在前面。” 说完,大家的心里还是有一点芥蒂,气氛又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路奥森默然了一会,便带着笑说:“广富,刚才在迷城我不是存心逆你的意的,我就是看不怪洪哥那副人模狗样。” 广富听了,眉宇间多了一缕乐意。他偷眼向路奥森看了看,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憎恶。但他还是理智地把这种心态隐藏起来,假装大度地说:“没事,我不怪你。” 路奥森笑着说:“那就好。” 广富迟疑地想了一下说:“你饿了吗?不如到附近的饭馆吃了饭再回宿舍。” 路奥森顿了顿说:“好啊!” 但他又担心上馆子会花费太多,自己口袋的钱会撑不完这个月。很快便到了一个店铺极小的馆子,但正因为小的原因,里面的桌椅闪闪发亮,干净得很。老板婆是一个四十多岁,身材挺胖的女人。她热情地来到他们的面前,极力推销店里卖不出去的鲫鱼干。广富反感地摆摆手说:“少费唇舌了,我要一小戈米饭,一个腊rou炒芥兰,一个腩rou炸芋,还有一个你最拿手的紫菜蛋花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