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八骏御风  (第2/2页)
少主扬起了右手,那老奴作势一躲,换到另一边接着道:“少主,这事是怨我。那我们当去何方?您给拿个主意啊。”    青年人还未说话,一个微弱的声音道:“临淄……”    两个人同时转头,声音来自被绑成大麻花的赵欢。    赵欢道:“你们可是要去临淄?”    青年还未答话,老奴抢先道:“对对对,我们是要去临淄做买卖,壮士可有办法?”    当即头上挨了青年一瓢。    青年道:“对,我们是要去临淄。”    “可是缺少通关文书?”    “没错没错,我们的文书被那无良邑守扣了。”老奴答道。    顿时又挨一瓢。    青年大马金刀一脚踏在车辕上:“没错,我们的文书被邑守扣了。”    “没了文书,就没办法进城,没办法做生意了。”老奴双手一摊,补充道。    赵欢道:“这个好办,我乃是赵国使节,今次奉命出使,你们可以混入我的队伍。”    老奴道:“红口白牙嘴皮子一碰,我们凭什么相信你啊?”说完下意识就是一躲。    青年人这次却没有打他,而是蹲下身拉近了和赵欢的距离,直视着他的眼睛,刮了刮唇上的小胡子,下巴一挑:“对呀,我们凭什么信你?”    赵欢缓缓道:“出使的文书印信就在我的身上,若不信,可拿出来你看。”    老奴忙去搜身,青年人踹他一脚,吩咐左右:“松绑!”    待仆从过来七手八脚除去麻绳,青年人却并不急于勘验文书,而是站到赵欢面前,郑重躬身行礼:“在下吕仲,在此谢过赵使。”
    赵欢也勉力起身,活动了下肩膀手脚,回他一揖:“赵国中大夫公孙伏英,也要谢过吕兄。”    吕仲看了看地上刚刚解开的麻绳,奇道:“噢?公孙兄何事谢我?”    赵欢道:“一是谢吕兄解救落水之恩;这二么,是在下还有个小事需要吕兄的帮助。”    吕仲一听原来这公孙伏英愿意帮忙是有要求的,目中精芒一闪,转念想道:“也对,人家平白帮我这么大忙,必然要有所求。否则我还要欠上一个人情,未必有这样来的心安。”便问道:“不知何事能为公孙兄效劳,只要吕仲力所能及,必不推辞。”    两人对视,同时露出了笑容。    ……    ……    赵欢向吕仲借了一套干燥的短衣,看着车辕架上了四匹骏马,却仍不是十分满意。    这个时候的马没有马镫,马鞍也极简陋,况且赵欢从未学过骑马,他可不想刚刚穿越就被摔成瘸子。若乘马车,速度自然要慢上不少,所以赵欢便想着能尽量多驾几匹,来个“马多力量大”,古语有云:“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嘛。    于是问吕仲道:“吕兄,难道就不能再多架几匹?”    吕仲回答道:“若在前头再引一条车辕,倒是不是不可,只是……”    赵欢着急,抢道:“那便在前头再加四匹好了。”    “少主,这……”老奴迟疑道,众人皆陷入尴尬的沉默。    赵欢左右看看,不知哪里不妥,心想:“才八匹而已,我还没‘驽马十驾’呢。”    吕仲一拍大腿:“就按公孙兄说的办!”    牵马的牵马,架辕的架辕,众人又重新忙碌起来。赵欢亲自也加入了劳动。    吕仲看着他的背影,心想:“驾八匹马。这个公孙伏英到底是什么人?赵使?呵呵呵……”    姜尚钓鱼,开周朝八百年社稷;周公定礼,衣食坐卧皆有了一定之规。所谓“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虽然现在周室衰微,天下大争,各诸侯屡有僭越之举,驷马高车更加是屡见不鲜,可还未见有人公然敢驾八匹马的。传言昔年周穆王倒是曾驾八匹神骏与西王母会于瑶池。后世李商隐作有诗云:“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那也不过是传说而已。    这位公孙大人竟然敢驾八匹马,吕仲若有所思。    马车架好,车夫颤颤巍巍道:“少主,这八匹马这这这……我没驾过啊。”    你自然没有驾过了,谁人驾过?    吕仲顿时豪情突起,一把夺过马鞭:“我来!”    赵欢与吕仲并肩坐在车上,忽然发现一直坠在颈中的那块残玉不见了,脸色一变。    吕仲问道:“公孙兄可有什么问题?”    赵欢道:“没……没有。劳烦吕兄亲自赶车,事急,还请快些,额,也稳一些。”    吕仲心中倒想:“如何能坐安稳?八匹马啊。”    “嘚——驾!”吕仲一振长策,八骏一齐奋蹄。    地平线上,八马,两人,一车印进天地交际。    这时候一轮红日刚刚从那里升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