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 天堂 (第1/2页)
从洪衍武冒出要在二楼办“音乐茶座”这个主意来。 到开始装修、招工、培训、物色负责人,足足间隔了有二十天才开张。 这没办法,要干的事儿太多,需要应付的干扰也太多,这已经算快的了。 像负责人的两个人选就不多说了。 洪衍武是几经考虑、多方考察才决定的。 偏偏就连招工也是个顶麻烦的事儿,因为这涉及到更多人情上的牵扯。 说实话,打五月中旬,服务公司一露出点这意思,就引得公司带厂子全sao动起来。 不为别的,服务公司挣得多啊,已经声名在外了。 厂里的人要么自己想调进来,要么是让亲戚来。 而服务公司自己人同样不想肥水流进外人田。 家里有亲戚是待业青年的,或是应届毕业生,觉得考大学无望的。 也都在私底下找过水清和洪衍武,希望能照顾照顾。 最麻烦的是厂里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们都动这个心思了。 连副书记都舔着脸跟水清打了招呼,希望能照顾下自己外甥。 想想吧,这事儿要处理不好,多容易招人恨啊。 别说会影响公司内部团结,让职工心情低落了。 弄不好还把四面八方的关系都给损害了。 那以后跟厂里办事可就没这么顺利喽。 所以这事儿闹腾出的动静是让水清有点发憷,头疼不已。 还好,洪衍武还不至于连这点事儿捋不顺。 等到“外卖窗口一弄利索”,他基本也就想好该怎么办了。 第一是考虑到职工的性价比,先来个大刀阔斧的一刀切。 有条录用底线必须守住,那就是只要二十四岁以下的小伙子。 既不要女的,也不要岁数大的,这就能刨除百分之六十的人情。 第二,厂里普通人的情面完全不用考虑,他们是最好打发的。 既然没什么后遗症,直接拒绝好了,这又能甩掉百分之十五的人情包袱。 这么干,确实是势力点儿,可又能怎么办呢? 社会大势如此,总不能故意逆着来,让店里承担没必要的负担吧。 第三,与之相反的是,厂里各部门头头的人情是一定要卖的,但还得尽量努力搪塞一下。 洪衍武的具体办法是满口应下的同时,“自曝其短”,让对方自己打退堂鼓。 比如说,哪个头头有这方面的人事需要。 那好,先把公司的奖惩制度印一份给他们,让他们带回去给想来的人好好看看。 如果头头的亲戚看过之后还想来。 那再带他们到商店里转转,体会一下真实忙碌、严格管理的工作情况。 最后还得当面说清楚了,来了先上三月晚班,赶上雨天才能休息。 钱是绝不会少,可活儿也累。 到了这一步,要是对方还能保持住勇气,那就二话不说收下呗。 因为不好好干的可能已经不大了。 最糟糕的情况,不还能再按老办法养起来嘛。 第四,对自己职工的人情也要周全,不能伤了自己人的情感。 但有一样啊,服务公司绝对不会直接录用现有职工的亲属。 这是为了以后内部便于管理,减少血缘关系方面的人情因素。 所以每个人解释清楚后,洪衍武采取变相措施,把这些职工的亲戚安排到厂子里去。 当然,肯定比这帮青工当初自己进厂的处境强,这也就安了大家伙的心了。 像朱震凡和张淑萍的亲弟弟,李晓东的表弟,还有“屁股脸”堂兄。 大概十来个人吧,全这么给安排的。 没人不理解,反而很感动。 因为谁都清楚公司的难处,也知道公司替大伙儿搭进了人情。要凭他们自己,这样的结果还没戏呢。 别的不说,能成为本厂工人也不错啊。 他们自己当初进厂时候多难啊。 所以归了包堆儿,最后靠各方面人情进了公司的,也就六七个人。 至于其余的二十几人,都是完全符合公司需要,条件不错的好小伙子。 说到这个,还幸亏厂里成立了方便面车间呢。 因为杨厂长在前头已经外招了一批人了,虽然说是严格考核不走后门。 可实际上还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 这样,就有一些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又进不了方便面厂的。 反而被洪衍武沾了光,给弄进服务公司来了。 真要是全盘算算这笔账,他还赚了呢。 当然,和人事方面的事儿比起来,在改造工程上,要想抢个进度更难。 先说明白喽,这可不是基建科不配合,不尽心啊。 基建科科长为了配合洪衍武,不但把餐厅内部的活儿都给停了,还加了人手。 底下干活的人呢,因为平日没少沾商店的光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