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真香 (第1/2页)
狗rou确实是上不了台面,可……可它香啊。 洪衍武也一样,虽然话说得糙了点,可句句真诚,行动更落实到了实处。 因为这天的奖金,他不但给大家如数发放,而且还发的是外汇券。 谁也不傻,都知道这玩意比人民币值钱。 光话说得好听有什么用? 这才是真心为职工考虑啊。 于是钱拿到手里,六个青工无人不兴奋得看了又看。 新奇和满足中既多了一份意外惊喜,也对水清和洪衍武更多了一份信任。 说真的,在这个大家生活都很拮据的年代里,什么激励举措,也没有钱实在。 有生以来第一次拿到如此高工资的青工们,都把今天当成了幸运日。 不用问,下班之后,他们肯定都迫不及待拿着刚刚到手的奖金和一饭盒分得的废果往家赶。 巴不得早点让家人分享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有意思的是,这还不是全部的内容。 在大食堂里,张绅特意找熟人借了个饭盒来打个荤菜,想给家里人带回去打打牙祭。 不成想,出门时竟无意中和张淑萍撞了个正脸。 姑娘挺大方,主动冲他一笑。 他这才呵呵笑着回应。 跟着俩人都心有默契的点了点头。 什么都不用明说,快乐溢于言表。 几乎同一时刻,与厂子隔了一条街的副食店里,类似的情况也正在发生。 李晓东买了一瓶六十五度的“红二”,他也没想到出门开车锁时,正好碰上了黄永。 黄永一眼看见了他买的东西,就开玩笑似的主动招呼。 “霍,哥们儿,挣一块,花一块五啊?” 李晓东则满不在乎,大言不惭。 “切,这算什么!明儿要不了半天,我就能挣回来!” 跟着又问,“哎,你来买什么啊?” 黄永则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脑勺。 “嗨,本来像买段儿粉肠。不过……你说的倒是有道理。得,反正明儿还能挣。那哥们我也奢一会,豁出去了。给我们老爷子,切上半斤猪头rou。” 跟着,俩人自然是一阵心照不宣的爽朗大笑。 不过要说对今天这奇妙滋味体会最深的还得说朱震凡。 因为几个人里属他们家最穷。 就像许多老式人一样,朱震凡的父亲也信奉多子多福。 特别作为从旧社会一路穷过来的人,在建国之后,拥有了稳定的工作之后。 发现自己不但能填饱肚子了,而且还讨得起媳妇了。 于是自然而然的成了家,开始安心生孩子。 这一气儿就生了三男一女。 只可惜啊,古训的真实性是有问题的。 固然是早生儿子早得济,可另一方面,多个孩子也是多张嘴。 尤其是碰上几乎每年不带拉空的添丁进口。 而且生完四个孩子之后,老婆又成了个什么都干不了的药罐子。 这些,便已经足以让人美好的幻想被现实的残酷所破灭。 就这样,老朱家一家子为此掉进了难以摆脱的贫苦之中。 朱震凡的父母没尝到“得济”的滋润。 却渐渐发现,产业工人的原本不菲的工资变成了杯水车薪。 他们自己给自己套上的这副活夹板,似乎永无解套之日。 于是只好去求街道纸盒厂,拉回一车车的纸壳板。 没白天没黑夜,靠糊纸盒来贴补清贫的生活。 穷啊,真穷! 朱震凡一家子穷到什么份儿上呢? 他们家有两张木板床,朱震凡得带着俩也快成了大小伙子的弟弟睡在一张大床上。 而另一张床,是他的父亲睡最外面,mama中间,高中的meimei睡最里面。 他们一家人的住房面积仅十四点五平米,平均每人不够三平米的。 幸好朱震凡的父亲是“北极熊”的,全家老小才靠厂里发的工作服和劳保手套,有了衣服来源。 但即使如此,也是有大到小的轮流穿,到了最小的meimei这儿,衣服已经没样了。 不是缝满补丁,就是长袖衣裳硬给改成坎肩了。 另外,别看厂子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