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开张 (第2/2页)
七一斤。 真做出来的东西,洪衍武他们的“山里红”一串儿成本就差不多一毛四五。 老百姓却可以降低到八九分钱。 而这种成本的差距,不是凭空造成的,必然体现在了质量上。 老百姓缺乏好的原材料,又为了卖个便宜。 那做出来的还谈得上什么档次啊,什么讲究啊。 只要是糖葫芦的样儿,有人买就得啦。 洪衍武他们的玩意那可不一样。 那果儿大、饱满、鲜亮、糖薄、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味儿地道不地道都甭尝,就凭这卖相,光看着就那么诱人,已经够引人垂涎的了。 老话讲,货卖一张皮啊,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 人不但以貌取人,也爱以貌取物,东西越好看越容易获得顾客好感。 而最后,基于这个道理,洪衍武还深层次的挖掘了一下细节,做了全方位的包装呢。 他总共有三招。 一,是统一着装。 洪衍武带人出来,这着装都是从行政科仓库,刚领来的食品cao作车间工作服。 白上衣、白帽子全是新的。 这穿在身上,戴在头上,尽管外面的棉衣不是一个样。 可凭敞开的衣襟,露出里面的白色,和头上的帽子,就已经能表明身份了。 透着的架势,那就不是野路子。 二,这三轮车,改装的也够份儿。 镶嵌着玻璃的白色木框子被擦得是干干净净,亮亮堂堂。 而且成功保证了存放食品空间的密封性。 拿东西得从后面得开玻璃门,避免了风沙侵扰。 这还不算,上面还有字儿呢。 三轮车正面大玻璃上方,最上面是一个北极熊厂标,右边是“国营冰糖葫芦”六个字。 下方则是陈力泉为糖葫芦翻译的英文,“sugar-coatedhawsastick”。 然后左右两侧呢,还按洪衍武的意思贴上了中文译音,“bingtanglu”。 这全都是用的白色美术字。 不但让国人看着觉得洋气,也让外国人一眼就能明白这卖的是什么。
至于担心白色是不是不够醒目,那真没必要。 因为白色字在复杂的环境里,其实挺突出的。 而且与白色的木框,白色的衣服,清澈的玻璃配合起来。 不但能增添洁净感,也更能把车里的红色糖葫芦衬托的更抢眼。 反过来,要真是跟大多数人一样用红色的字,不但俗,而且暗。 与车里的糖葫芦更会颜色混淆,反而不易分辨。 三,是车里的细节,同样做到了位。 可供出售的糖葫芦,全都放在白色搪瓷的大方盘里。 一共五个盘子,三盘子普通品种,两种花色各一盘。 卖主的右手边呢,洪衍武还特意安置了一个三十串糖葫芦的插板。 三个品种分插了三列,且每种上面,都悬挂了个价钱的牌子。 “0.30yuan”、“0.40yuan”、“0.50yuan”。 不用问,这也是为了方便外国人做选择的。 最后就是插板儿的后面,还有取货用的托盘、夹子、水碗儿以及牛皮纸袋了。 这也是当年,国人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要知道,用手直接触碰食品是大忌讳。可我们的国人却往往容易遗忘这一点。 讲究点的,还知道要弄张草纸垫在手里去取商品,不讲究的就直取了。 而对糖葫芦这种东西,偏偏捏草纸容易又沾在上面。 所以洪衍武特别在这方面,做了硬性规定和流程。 要求取糖葫芦必须用夹子夹,然后放在街道工厂定做的这些简易的牛皮纸袋里。 然后夹子要过水,再放在托盘里。 这样,既让顾客看着放心,心里舒坦,也方便了顾客携带这种食品。 想想吧,这么着从里到外的规划了一番。 那让人看着什么感觉? 虽然还比不上什么国际连锁的标准,可在这时的共和国也已经够专业、够卫生、够鹤立鸡群的了。 所以别说外国人了,国人都爱往这边凑。 而后等买完了再一尝,更完! 在零下的室外气温中,冰糖葫芦裹着的糖浆几乎都冻成了冰棱的模样。 让人简直分辨不清咬下来的的究竟是冰抑或是糖。 恰恰在口舌感到一凉的时候,那冰糖包裹的新鲜山楂透人肺腑的酸味,又会给人一个强烈的刺激。 任何人便再无法拒绝,此物揭示的五味俱全的谜底…… 就这样,那是挨个赞啊。 无论男女老幼,只要咬过一口,脸上都会泛起和煦的笑容。 有一对南方夫妇,俩人本来买了一串都走了。 可没五分钟又回来了,说尝过之后太好吃了,又特意回来买了几串带走。 老外更夸张,一个懂点汉语的苏联老毛子,在这儿尝了一串,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竟然一气儿吃了七串儿,三个品种都尝遍了才算住口。 临走时还带了三串走呢,说要带给“日娜”尝尝。 这样的好评,这样反应,自然也让卖的人面上有光啊。 于是逐渐的,洪衍武带来的几个小伙子就逐渐放开了。 他们也不发怵了,竟变得主动了,爱张罗了。 所以说,货好也能带给人荣誉感。 总之,开张第一天,洪衍武他们的冰糖葫芦这种最原始也最传统的糖果。 就作为京城冬季里最鲜活的一份诗意,作为具有真正审美意义上的京城特色小吃。 一炮打响,征服了众多外地同胞和国际友人的心。 这跳动在寒风凛冽世界里的一串串火红,它不但满足了人们眼福。 让人宁可冻着手,也要充满陶醉感的,拿着来招摇过市。 甚至让人产生了看上一眼都是福气的念头,成了引发高回头率的利器。 但更让人回味无穷的,还是它带给人们的口福。 那一份绝妙到难以想象的嫩脆,冰糖包裹的新鲜果味,和透人肺腑的酸甜口感。 统统都叫尝过的人无法拒绝,无法忘记。 不用问,只要今天买了这些冰糖葫芦的人。 无论他们是哪个国家,哪个地方的人。 今后在对京城回忆时,他们一定会记住这种深刻的体验,记住这种小吃里透出的nongnong京味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