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识尊境界  (第1/2页)
    云洛在逃跑开始的前两天,不断地做着标记,是为了引诱那些追杀自己的人,朝着这个方向追来,希望可以引开对方的注意力,不要去追寻墨家人。    他们这样跑了六天六夜,只要再过十来天就可以到达南方的海边了。    墨丹青的主意是渡海去别的星空大陆,或许能躲过王家的追杀。    待到自己和云洛成长起来,成为让人仰望的强者时,再面对王家,就不需要再逃跑和害怕了。    又过了两天,当他们在一处丛林中休息,两个人正在调息,准备把这些天的消耗补回来。    否则继续这样下去,两个人还没被对方找到,就要被活活累死。    墨丹青自从炼化墨幻雷,晋级到春雷境后,体内经脉的宽度不知是以前的多少倍,变得无比的宽阔,经脉需要的灵力也越来越多,身体外吸收的声势也越来越大,灵气直接在她的头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气流云朵,不断地到转化为灵力存储在她的经脉内,墨丹青感到体内的灵力越来越多,之前的消耗也很快补回来了,修为也在也渐渐提升。    她相信这样下去很快就可以晋级到春雷境中期,到那时可以轻松应付春阳境初期的王符,而不再是被逼得,用同归于尽的打法。    云洛的心神,正在神识河内游荡,他看着神识河内,几乎都快凝结的金色神识液,不知如何是好。    那颗金色的珠子在神识河里,不再像以前那么活泼,看来是吸收的金色神识液到达了某个临界点,它要进入某种状态了。    云洛估计在最近几天,就会有晋级识尊境界的征兆……他又修炼了一会九玄神念诀,把现在的神识技能,修炼得更加圆润一点。    突然,他感到有人在窥视自己,心中大惊,赶紧用神识把方圆都扫了一遍并发现任何人或者妖兽,不禁有些奇怪,难道之前的感应是幻觉?    修炼完后,云洛睁开眼,看到墨丹青头顶那惊人的吸收灵气漩涡,心中啧啧称奇。    自从得到墨幻雷之后,墨丹青的修炼速度,相比之前要快了很多。    等墨丹青修炼完,已经接近天亮了,天空中的朝霞明媚。    两人一夜修炼,顿觉疲劳消失,心情大好。    然后继续开始了,逃亡之路,他们希望可以赶在对方找到自己之前,出海到其他的天域。    虚宿城,王文涛立在墨家门口,一个中年人带着一个少年,站在他的身旁。    后面还跟着几个老家伙,墨家现在已是空无一人,院子里到处是一片荒芜。    “没想到,现在的小孩子还挺聪明的,居然学会了恐吓麻痹别人。看来我们得再花些功夫,才能抓住他们了。思龙兄,你怎么看。”    王文涛阴沉着脸道。    叫云思龙中年人对着云六感笑道:“云家人,果然都是古灵精怪得紧啊。不过我想,文涛兄应该有办法,能找到他们吧。”    王文涛从储物玉镯中,拿出一块像阵盘一样的玉盘,滴了一滴血在上面,然后玉盘中间的指针,开始飞速旋转起来,不一会,指针就指向了南方。    “看来跟我猜的差不多,他们果然想走最近的海路,去其他天域大陆,不过他们也太天真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无路可逃。”    云思龙笑道。    他的笑容看起来,让人觉得很温暖,只是仔细去看他的眼睛,就会发现里面涌动着凶狠和狂躁。    云六感看着玉盘,轻轻道:“爹,我们赶快走吧,估计他们过几天也快到海边了。”    云思龙看了看王文涛,“那孩子我们只要他的天赋,至于杀他,我是不会下这个手的,怎么说他也是我的子侄。然后他就是你的了,你怎么弄我都不管。”    王文涛道:“好,但是你们要帮我护法,不要让其他人来打扰我,折……磨……他。”    云思龙眼睛微微眯了下,“他们敢来,就别想活了。”    他身后四个老人,身上随即散发出一股股,让王文涛心悸的波动,王文涛心中震惊,没想到云思龙带着这么多,比自己修为还要强的高手来,果然是有备而来。    云洛和墨丹青正赶路到一处高山上,云洛突然感到一股强烈的杀意传来,立即停了下来,脸色惨白。墨丹青看到他的脸色,脸色也跟着大变。    “他们来了吗?”    “是的,我有种预感,我们怕是走不掉了。我感觉得到,对方完全是冲着我来的。我想当时王旭传出去的消息,应该只提到了我动手。丹青,你……这次一定要听我的,现在就走,走得远远的,越远越好。”    墨丹青那水墨般的脸上,有些寒意,就那么直勾勾地看着云洛,也不说话,好一会,云洛看到她眼神里千言万语,眼神有些慌、心有些乱了。    “你知道不知道很早就喜欢你了,很喜欢很喜欢你。”墨丹青轻轻地问道。    云洛沉默了好一会,点头道。    “我……知道啊。”    “知道我喜欢你,你还要赶我走?”    “我只是觉得这一次真的,很危险。”    “如果我说有危险的时候,要你走,你会不会走。”    “不会。”    “你确定?”    “我很确定。”    “那你现在还要不要我走?”    “要。”    “为什么?”    “因为真的很危险。”    就这样,两个人就在此情此景下,相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