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_第二〇二六章 站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〇二六章 站边 (第2/4页)

不为私臣。君用其所言,民得其所利,而不伐其功。此臣之道也。”

    “故介夫与之厚之争,无关道义或礼法,切记切记!”

    ……

    ……

    梁储本来有为沈溪出头的打算,但在跟何鉴见过面后,改变了想法,决定先静观其变再说。跟他一样不理解,甚至对杨廷和产生一定顾虑的人,除了梁储外,还有作为当事者的杨一清。

    杨一清这边跟杨廷和见面后,才知道自己被太后临时委以重任,领兵去山西平乱,同时身背保护皇帝之责。

    “……应宁兄,你应能理解太后苦心,到地方后应以平叛为辅,劝说陛下回朝为主,只有陛下回到朝堂才是正理。之厚那边无论对你发出如何指令,你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你此番乃是为陛下安危而去,朝廷上下所有人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你身上……”

    杨廷和说话言辞恳切,态度真诚,完全就是站在皇室角度看待问题。

    杨一清却觉得自己被张太后和杨廷和当枪使,本来他跟沈溪间没什么矛盾,转眼就要闹翻。

    杨廷和跟杨一清到底谁的能力更强,这是个难以探讨明白的问题。

    杨廷和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处理朝政,还有对一些军略政略的把控上,属于学术派的代表人物。

    而杨一清则属于实干派的俊杰,杨一清跟沈溪一样,都长期在地方任职,然后因为功劳和获得皇帝、重臣的欣赏而提拔,尤其在三边之地的功劳,虽然没办法跟沈溪媲美,但治理一方也算有很大的建树。

    所以杨廷和想收买利用杨一清帮他做事非常困难,因为杨一清比他更加老成持重。

    一个年轻人仗着自己内阁大学士的身份,以及张太后的信任,公然利用当朝户部尚书,实施他的一系列阴谋诡计,这件事本身就不那么合适。

    杨一清虽然心里却不爽,却不会跟杨廷和翻脸,因为有太后懿旨,他必须领受,但在受命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谢迁写信。

    这封信不是送到宣府,而是直接送往居庸关,甚至没有避讳沈溪,他知道谢迁在接下来两三天时间内便会抵达长城内关。

    ……

    ……

    京城内,有一部分人对沈溪的遭遇幸灾乐祸,其中就包括外戚张氏兄弟。

    得知张太后不但派人接管沈溪军权,还派出杨一清跟朱晖去山西平乱,张鹤龄和张延龄很高兴。

    张鹤龄一改以往沉稳内敛故作深沉的模样,在弟弟面前表露出一种宽慰的姿态。

    “……就说jiejie站在咱们这边,她对沈之厚怎么可能会没有防备?现在这一系列重拳下去,看那小子还怎么嘚瑟,老老实实把兵权交出来了,只是派去剿灭匪寇的人是朱晖而不是张懋那老匹夫,不然的话咱在京城的日子会更舒坦……”

    说话时,张延龄对张懋可说没有任何尊重可言,对沈溪更是充满轻蔑,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张鹤龄这次倒是没有反驳弟弟,道:“太后不派张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现在京城这边也需要稳定。”

    张延龄道:“有咱们兄弟坐镇怕什么?张懋那老匹夫,听说最近一直跟姓夏的家伙下棋,每天都待在府中,也不见他办正事,就这样还能指望他?不如送到山西去锻炼锻炼,他不是什么功臣之后?我倒要看看他有没有沈之厚的本事。”

    张鹤龄没有回答,看着弟弟问道:“太后最近可有派人到你府上说什么?”

    张延龄一怔,随即摇头:“jiejie想要说的,之前咱们兄弟进宫时不都说完了么?这次jiejie应该是跟内阁那边商议的对策吧?听说……谋主是杨廷和?”

    “嗯。”

    张鹤龄点头道,“宫里的暗线是这么说的,杨廷和这次出手,俨然有跳过梁储,跟谢于乔角逐内阁首辅的意思,却不知太后为何对他如此信任?此人之前跟我们也有过节,还是多加防备为好。”

    张延龄一摆手:“他算什么东西?内阁三个人,他排最末,就算谢于乔退下来,也轮不到他来当首辅,这次jiejie不过是利用他一下而已。大哥,要不咱也做点事情吧……你看是否派人去刺杀沈之厚?”

    “你疯了吗?之前的教训全忘了?”张鹤龄对张延龄说的事情非常震惊,随即愤怒地站起来,气得指着弟弟说不出话来。

    张延龄笑道:“今时不同往日,大哥以为我会贸然动手吗?上次完全就是一次不成功的刺杀案例,该犯的毛病咱的人几乎全部占齐全了,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是否有人在背后搞鬼,不然怎么表现那般拙劣?这次咱们精心筹划,还有……人……暗中帮忙,肯定会一举奏功!”

    “不必再说了!”

    张鹤龄黑着脸道,“别以为我不知你跟南方的匪寇有勾连,劝你少跟那些人来往,他们可不是什么善茬,现在朝廷没时间对付他们,但以后呢?你别忘了,当初沈之厚崛起,就是在东南沿海剿灭这些乱七八糟的匪寇,才被先皇欣赏的。”

    “知道了!”

    张延龄没去跟兄长争辩,脸色非常难看,但终归还是忍住心里想要说的话。

    张鹤龄继续道:“至于你要怎么对付沈之厚,我不管,但有一点你要记住,做事一定要圆滑些,论心机和谋略,你跟沈之厚提鞋的不配,若你跟他来硬的,或者斗脑子,不如直接缴械投降!”

    “现在太后能运用的力量都已用上,终于顺利打压了沈之厚的嚣张气焰。若你还想用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张延龄一张脸涨得通红,站起来瞥了兄长一眼,一甩袖道:“那咱们走着瞧!”

    ……

    ……

    居庸关内,沈溪正在耐心等候谢迁到来。

    此时谢迁正马不停蹄往居庸关赶,路上一刻也不敢耽搁,力求最短时间内抵达长城内关。

    但路途有些不太顺当,进入九月后,天气忽然转凉,时值小冰河周期的宣府地界居然下起了雪,虽然这场雪不大,气温却骤降,宣府到居庸关这段路变得泥泞不堪,谢迁的行程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