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 ? ? ? ?招兵  (第1/2页)
    “招兵?”    当日中午,李云龙集合赵刚,孔捷,以及张大彪,在独立团团部开了一个小会,说出了他的想法。    继续扩大独立团规模,直至一千八百人。    既然决定接纳赵刚这个独立团政委,李云龙自然没有搞那一套,政委管生活,团长管军事的说法,而是,有事真找赵刚商量。    “现在?”    “不是马上有五百个战俘要来么?”    赵刚有些奇怪:    “独立团,基层军官干部严重不足,吸收这些战俘本来就有些吃力。”    “继续招兵,步子会不会迈的太大了?”    杨村之战后,独立团总兵力不到八百人,虽然近期陆续归队了一些伤员,以及从新一团支援过来的一百二十人战斗骨干。    但加起来也才刚刚一千人。    今天晚上,五百多战俘就能到杨村,以李云龙的名头,加上他的思想教育,以及白面馍馍,少说能拉进来四百人的士兵。    现在招兵,有些不合适。    主要问题,在于基层军官严重不足。    果脯中央军那些战俘,稍微培训,加上思想教育,是好士兵,但真的不适合担任军官。    “我仔细想过了,问题不大!”    李云龙胸有成竹:    “基层军官干部问题,我能解决。”    不就是基层军官干部么?    全军层面上,部队严重缺乏营连排级基层军官干部,哪怕是主力团,也严重不足,毕竟,战斗中,营连排干部,是伤亡最大的一批。    但供应一个一千八百人的团,毛毛雨而已。    这几天琢磨合同,他也琢磨出来了。    似乎是为了避免引起上级误会,陆老弟只管合作任务期间的弹药武器消耗,至于提供给独立团的武器弹药,审核发放后,怎么用,就几乎是完全不管了,上级如何指挥独立团,也完全不管。    只写了个,禁止故意铺张浪费,以及符合部队正常使用习惯,否则停止合作。末尾还加了一句,每月粗略汇报武器弹药消耗使用情况,可酌情增加清单中物资种类。    而不管是主力团,还是基干团,用武器弹药换军官,其实都是非常常见的,当年,他以前在新一团的时候,还用缴获物资,从旅长那里换了几个连排长。    第一批武器弹药到手,他就先去批发几十个优秀连排长。    趁着现在价格低!    “基层军官干部解决了,但是。”    赵刚一愣,而是换了一个话题:    “武器装备怎么办?”    “粮食问题怎么办?”    “一千八百人需要的粮食,还有武器弹药可不是小数,咱们又刚刚把仓库里的捷克式,七九弹全部都送出去了。”    张大彪,孔捷两人也看向李云龙。    虽然猜测,李大团长能持续搞来武器弹药,粮食物资,但是终究是猜测,还没本人承认过。    “这个不是问题,我能弄来足够多的武器装备、弹药和粮食,你们不需要担心,今后咱们都可以打富裕仗。”    李云龙大手一挥。    “先把独立团的架子搭建起来,好好训练部队,接下来,我们还有大仗要打。”    得到李云龙亲口承认,三人顿时露出满意笑容。    “这个简单,杨村周边几个村子都有民兵,马上就能凑齐。”    孔捷拍了拍胸脯,语气自信。    杨村,是根据地,部队群众基础雄厚,各村都有民兵,凑齐几百人很轻松。    限制八路军部队扩张的,从来不是兵源,而是粮食,武器,弹药。    尤其是粮食。    就算是拿着大刀和鬼子拼刺刀,也得吃饱。    “老赵。”    李云龙看向赵刚:    “接下来就要辛苦你了。”    “这么多战士的文化培训,可不能拉下。”    和陆仁贾的合同中明确写明,随着合作的加深,合作内容也会越来越难,并建议,李云龙提高独立团战斗能力,以及——士兵的文化知识水平,以适应现代化装备。    意思很明显,    未来,虽然合作会越来越困难,但也会有更加现代化的装备,比如,装甲车,坦克,大口径火炮,出现在清单里。    “没问题。”    赵刚欣然点头。    政委,本来就是干这个的。    “我和老赵组织从战俘营里面招募新兵。”    李云龙对着孔捷说道:    “老孔,你和孙德胜从三个营组织抽调人手,组织战士们进行马术训练。”    “你想组建骑兵营?”    孔捷愣了愣,瞪大了眼睛:    “就算咱们养得过来,也没那么多人手啊!”    “而且上级··”    骑兵是好东西,战场机动性极高,使起来很顺手,即便不能对着鬼子正面冲锋,但侧翼切入,机动包抄,也是好处多多。    但也有坏处和麻烦。    军马饲料需求可不低,还挑质量,远没骡子那么好养活,而且,军马需要不小的饲养场地,还需要足够的辅助人手。    部队里的骑兵营,目前也就总有有一个,其余部队,哪怕是旅部,也只有一个骑兵连。    以及,旅长会让一个团搞一个骑兵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