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历程之玄功北冥_Act57 审座绶督烈武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ct57 审座绶督烈武坛 (第2/3页)

 ……又要问:矩业烽昙受风雪一路禅之托、加入天佛原乡的初衷,又是否有答成?

    ……嘛,审座大人嫉恶如仇、性如烈火、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俗务缠身的他,默默把身份由间谍切换为劳模,连惩jianian除恶的本职工作都忙不过来了、又哪有时间去管幕后黑手这些许小事……

    ……所以,答案是,一点也无……

    ……

    风雪一路禅托付大事,矩业烽昙去了天佛原乡,那么痕江月呢?

    痕江月表示他会利用葬刀会的力量,隐秘观察此事。然后一转身,就将从风雪一路禅处所得,尽数转达给了步武东皇·戚太祖……

    虽然说强龙难压地头蛇。那时候的的金狮帝国、或曰七曜定尊会,却既不算强龙、也不算地头蛇。

    一定要描述,姑且算是一只地龙。

    都说“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受者,藏于十地之下。”,戚太祖深谙地龙之道。

    知道有几只玩弄了天下苍生的强龙要到这西武林地界翻滚几下,戚太祖立马让手下所有势力,停止了一切活动,就此潜藏……

    七曜定尊会和奇花八部,都就此封闭山门,从此不问世事。

    连其复国大计之后的核心,那策划五绝、图谋金狮壁库宝藏的大计,都被迫的中途叫停。

    嗯,所谓的复国大计,无非就是要先有实力势力、再有大义名份。戚太祖网罗故金狮帝国残余,在西武林的幕后汲汲营营兴风作浪,不断吞并江湖势力、策划五绝并列,这些东西早就齐备。

    而有了实力势力和大义名份后,戚太祖的大计,便只剩下一句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累积足够的粮草,是出不了兵、也打不了仗的……

    连兵都出不了,就别再扯什么复国了。

    戚太祖所图甚大,掌握得实力势力,无疑是其根基补给能力的极限,要收支平衡已属难得。想通过自身势力的休养生息,去凑齐先行的粮草,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除非是,精兵简政收缩实力摆脱负担、或者在维持实力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势力……

    精兵简政、收缩实力摆脱负担,对戚太祖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啦!

    戚太祖麾下的势力,大多是收容的金狮帝国遗留。若是在他们中精兵简政,触犯固有利益阶层的利益,很容易就会让那些遗老遗少心生异念,从而失去大义的凝聚力……

    ……戚太祖图谋的,毕竟是复国。复国,也不同于新政……

    那在维持实力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势力呢?

    励精图治,看上去可行。实际上,却也惘然。

    金狮帝国瓦解后,苦境人间的局势风起云涌,群雄蜂拥,多少豪杰志士弄潮儿层出不穷的涌现,为的都是逐鹿那九五至尊、大宝之位!

    那样形势,无疑是逆水行舟,不进便退。

    所以实力势力的扩张,必须同步。若是在维持实力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势力,很快就会在多方势力的围攻下,失去进取之力,从此只能偏安一隅、坐看他人风云、等待不久之后的彻底败亡……

    ……旧朝覆亡、新朝未立,遗老遗少因为直接拥有了最大的大义,被逐鹿的群雄围攻那是必然……

    无论那种情况,悲惨结局都是可以预见、也是戚太祖不乐意看到的。

    多方制肘下,戚太祖的复国大业,就此陷入泥潭,进退不得。

    遭遇这样的情况,并非只是戚太祖的专利。

    古往今来的王朝更替,伴随一个王朝的覆灭,随之而来的除了群雄并起,总是有如同过江之鲫的忠臣义士图谋复国。但他们的境遇,也不过是平白的呕心沥血,其遭遇不出意外、每每都是如此……

    除了两汉之间的一个汉光武帝刘秀,还有谁是真真正正复国成功了的!?

    ……这里所说的复国,当然是建立在之前之后都一统天下的前提下……

    ……所以在天朝历史上,虽然还有春秋时代的齐与中山,有复国成功的记载。但那个敌人来了往山里一躲灭了国、敌人走了出山便算复国、自始至终只有一城一地的情况,当真不能算数……

    明知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却偏偏不能断!

    戚太祖复国大计的功败垂成,可以说是时不我待的惘然。

    他并没有刘秀那般另立新朝、却不失大义的机缘。

    两汉之间刘秀复国的成功,也是不可复制的奇迹。到最后,便只能归结于前朝的实权王爷,委实太多!于是诸侯零散失去便利,形不成围攻的局面,这才让持大义优先扩张势力的刘秀,捡了便宜……

    ……自刘秀起的后世诸朝,为了中央集权开始限制宗室权利,基本便断绝了一切的复国可能性……

    ……中央集权的历史,从秦朝开始,但是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之后才算是真正成功……

    ……这也是历代阉党专政的终极缘起:东汉之前,可曾听说过阉党乱政的传说?

    所以说,“柄在宗室,代必有一乱;柄不在宗室,凡君有变,则尽入群雄彀中而国灭矣”,这是与“侠以武犯禁,国亡于内患;文以法犯边,国灭于外敌”的文武失衡矛盾并列的,历朝历代都深恶痛绝、却偏偏都无法完美解决的两大矛盾之一啊……

    到最后,金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