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4章、尔敢  (第1/2页)
    夜已然很深了。    就连那如勾的月牙都觉得疲倦了,深深遁入了云层中。    徒留不食人间烟火的漫天星辰一闪一灼眨巴着,好奇倾听无眠人儿的话语。    阖目自作思绪了好久的天子曹叡,也终于睁开了眼睛,声音在诺大的殿内倍显飘渺。    “左迁杜务伯,乃是中枢诸公的决策,且尚未过去多久时间。若不寻个缘由,朕亦不好独断,以免寒了诸公之心。不过,洛阳太庙已然修筑两年有余,不日将落成。届时,朕以自邺城迎神主归来放生之名义,下诏博求众贤,稚权倒是可上疏举之。”    唉,果然!    所谓伴君如伴虎,诚不虚也!    在曹叡话语甫一落下之际,夏侯惠便不由在心中叹息了一声。    是的,此刻的他感受了帝王的刻薄寡恩。    因为想再将杜恕召回朝堂任职,天子曹叡是有很多办法的,且是有更好人选来举荐的。    如高堂隆或卫臻。    泰山人高堂隆,乃曹叡还是平原王时的王傅。    最近补了曹爽卸下散骑常侍的职缺,并被赐爵关内侯。    以他为人刚直的性情与大儒身份,如若公开说一声,其父有大功的杜恕不应该被弃于山野云云,天子便可以从谏如流将杜恕召回来了。    且其他庙堂诸公也不会阻拦。    毕竟,他们也想在日后自己身故后,自家子侄也能迎来这种天子念旧情的举措。    而尚书(右)仆射、加侍中的卫臻更不用说。    其父乃是最初资助魏武曹cao起兵讨董的卫兹,乃是魏国最早的功勋之一,且曹叡尚未登基之前就与他私交很厚,若由他来举荐一句,朝廷诸公都不会驳情面。    再不济,曹叡随便露个口风给犹喜揣摩上意、谄媚迎合的侍中刘晔,他不就屁颠屁颠的慷慨激扬列古今来举杜恕入朝了?!    那需要名声了了、年齿轻轻且没有什么功绩的、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夏侯惠来举荐啊~    由他来举荐,成事的可能才几分啊!    然而,曹叡就是这么叮嘱了。    并非他一时疏忽,更不是他不知道其中的曲折,而是帝王心术的故意为之——    为了把夏侯惠变成孤臣!    宗室元勋本来是就君权的拥趸,与士族的立场对立,乃是庙堂权柄相互制衡的君主筹码。    出身夏侯氏的夏侯惠,只要胆敢举荐抨击公卿不作为的杜恕,那就是引火上身,日后都要被士族记恨了。    最重要的是,此举还会自绝于宗室与诸夏侯。    杜恕可是翻了曹璠旧账的。    虽说曹璠行为不端犯了法,被骂了就被骂了,他该的。    然而,你杜恕为什么在骂曹璠的时候,还要加个前缀“大将军狂悖之弟”呢?    这不是意有所指,隐晦声称大将军曹真纵容家人横行不法嘛!    且不说这种指摘对曹真而言乃是欲加之罪,单凭如今宗室镇边的都督中曹真是硕果仅存者,就不应该以这种捉风捕影的事情去打扰了。    自然,杜恕这种言辞不当,也会被诸宗室元勋认为是在遏制宗室权柄,为士族发声了,也就被记恨上了。    而夏侯惠举荐杜恕这种行为,在诸宗室元勋眼里.......    妥妥的吃里扒外啊!    叛徒!    如此,宗室元勋之中,孰人还愿意与夏侯惠为伍呢?    是故,夏侯惠日后在庙堂之上的处境便是独树一帜,成为士族与宗室元勋携手孤立的臣子!    也可以让天子曹叡安心了。    盖因今夜他被夏侯惠所展现出来的才学给震惊了,亦本能的产生了忌惮心理。    帝王嘛~    喜欢有能力的臣子,但不喜欢能力卓越、远超自己的臣子。    尤其是这个臣子还很年轻。    所以,曹叡觉得,为了日后君臣能够坦诚相处、一直能保持君明臣贤的佳话,就应该提前作好绸缪,先把夏侯惠变成孤臣。    所以,夏侯惠于须臾间心有悲凉之感。    尽管他早就知道,称孤道寡之人天性大多薄凉,但没有想到曹叡竟会如此迫不及待就将心机显露了出来。    毕竟,他还在带着满腔赤诚为曹魏社稷作谏言啊!    唉,或许,乃是我没有“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的觉悟吧。    “唯。”    心中激荡而满脸平静的夏侯惠,毫无异样的恭声而应,“惠近些时日便且先做好疏表。”    而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