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财运连连  (第1/2页)
    杜兰蔻的老家叫田家庄。    周边有一个大水库,这还是***时期的水利工程,质量不错,几十年下来依然杠杠的。    杜家住在水库边上,离水库直线距离不到一百米。    杜爸爸有一艘九米长的木制渔船,很多时候喜欢去水库里面撒两网,多少还是有点收获。    就是这一点点收入,供应了杜兰蔻读完大学,又让小儿子读了高中考进职业学院。    就连家里最小的女儿杜婷婷,现在都上了高中。    杜mama就是一家庭妇女,除了洗衣做饭家务活,最多再去种一点青菜萝卜啥的,其它也做不了。    由于身体不好,这才隔了这么多年才生了二胎,隔了几年又生了三胎。    不过基本也把身子弄垮掉了,平时还要喝点中药补补气。    杜兰蔻如同考中元差不多,几年的积蓄都补贴给弟弟meimei上学,老妈治病用了。    手里也几乎没有存款。    考中元既然想拾到房子,于是扒拉手指头算了算,干脆一下准备六套出来吧!    正好一家在一个单元,省的抬头见了一直打招呼。    杜家老两口一套,弟弟一套,meimei一套,分别就是一单元1-101.1-201和1-301吧!    算是送给他们的礼物。    自家住了二单元,老爸老妈是2-102,有个小花园,种种花草啥的,也可以种点辣椒韭菜。    他要了2-602.601两套,打通做个大平层。    meimei考中涵随意选,先给她装一套2-202,和老爸老妈楼上楼下也方便点。    考中元给了小杜一包现金,二百万元也应该足够花销了。    毕竟家电家具生活用品啥的,一户能有十来万足够了,多的就当生活费吧!    他又去给小杜买了一辆宝马x3.这个车特别适合女孩开。    小杜忙活了半个月,就把事情都办妥当了。    2014元旦三天假期,小杜说要回一趟老家看看,没办法,考中元也只能是一起跟着。    山省还是国内第一个村村通公路的省份,交通条件全国第一。    他拉着给岳父大人的四箱茅台酒,一扇猪rou,半只羊,四十斤牛rou,一对烧鸡,六条白将军。    还给小舅子小姨子买了衣服鞋子啥的,都是按照杜兰蔻给的尺寸买的,应该没啥问题。    岳母大人也没拉下,一身羽绒服,一件羽绒裤,还有棉鞋,奶粉和牛奶也带了不少。    奇怪的是,杜家也是独门独户,杜mama还是童养媳送上门的,娘家也是联系不上了。    他俩开着别克商务来到了田家庄,在村口就受到了小舅子小姨子热情迎接。    小舅子学习一般,不过职业学院能够混下一张专科文凭也不错,至少能找到工作了。    小姨子学习很好,说不定要比杜兰蔻有出息。    杜家二老竟然还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对于新姑爷上门,还是乐的合不拢嘴。    菜是现成的,酒rou都现成,一顿丰盛的宴席就很快做好了。    考中元难得第一次上门,也没有作假,陪着老岳父喝了一瓶。    想不到自己没事,倒是把岳父喝的差点钻了桌子底。    飞天茅台果然很够劲!    第二天拉着一家人进了城,先去看了房子,直到此事此刻,杜家人都才差点傻了眼。    电视上看的竟然是真的!    高楼大厦电梯洋房,就在那里,而且还有一套实实在在属于自己,这不是在做梦吧!    看到如此景象,杜兰蔻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二十多年的坚持,这一刻才是最让她骄傲的。    晚上和我老爸老妈一起,两家成了一家,在酒店搓了一顿。    又是差一点就颠覆了杜家人的三观。    小舅子虽然在城里上职业学院,可没有同学带他回家做客,对于城市认知也就是电视剧而已。    杜家二老一辈子没出过门,小姨子还在县城上学,两点一线,肯定也对城市生活没有概念,这种表现就纯属正常了。    房子都是装饰好好的,生活用品又置备齐全,不住就太遗憾了。    考中元次日去接,感觉一家人都没睡好,黑眼圈能完全的说明了问题,他笑了笑没说话。    嘱咐小舅子上学周末,可以随便来住,吃饭嘛,找他老姐就行。    反正也不会饿着他的。    第三天下午送一家人回去,小舅子没走,说是明天坐公交去学校,以后在这里安营扎寨了。    考中涵终于回了家。    整个学期都在做外教,替一个高中一年级生补习数学和英语。    甚至礼拜天都没空回家看看。    如果评选大学生敬业标杆,考中涵一定非常合格。    比大禹治水过家门不入都还厉害,说起来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车程,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