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少年不凡,眼中尽是道  (第2/2页)
r>    陈行舟找了棵树叶还没掉光的老树,靠在树下盘坐,拍了拍身旁的空地,朝刘小安道:“坐,和我说说,你和你家少爷是怎么认识的。”    刘小安“哦”地一声坐下。    “小安是少爷买来的。”    “他们说,少爷六岁那年陪老爷去地里。那时候的天热,小安的生父也在田里干活。那时候小安要生了。来人唤他回去的时候,走得着急了,一脚被草根绊倒,脑袋磕在了石头上,顿时就没了气。”    “生母难产,生下小安后也去了。是少爷向老爷求情,小安才能在刘府长大,做了少爷的书童。”    刘小安看着刘府的高墙:“小安没有父母,少爷就是小安的亲人。所以小安这辈子都只会是少爷的书童。”    陈行舟若有所思。    六岁的孩子,听起来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陈行舟不免怀疑:这天底下真有生而知之者?    刘怀安越是表现得不凡,他离开刘府的想法就越是坚定。    一想到刘怀安一脸认真的模样,陈行舟就感到一阵后怕。    他都已经开始将刘小安托付自己了,奴隶主已经伸出了自己的爪牙。将来奴隶自己的时候,岂不就是信手拈来?
    他陈怀安,是绝不会吃两次亏的。    黄昏日落。    刘府的没问你再一次打开。    高高的大门这一次堆满了人。    刘老爷开始嘱托着众人,刘夫人带着一众女眷哭啼声不断。就连刘府的后辈们,也整齐地排在大人身后。    乌金山显然没有过夜的打算。    刘怀安背着行李,一身干净的青白衣,少年的脸上没有半点伤感,哪怕被刘家众人围着,也丝毫没有半点怯懦。    陈行舟眯着眼睛眺望,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的不凡。    如果不是刘怀安比刘老爷矮了半个头,陈行舟甚至以为刘怀安才是那个最年长的人。这时候他才惊觉,平日里与自己称兄道弟的人,身体还只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    “此子,有大帝之资!”    陈行舟脱口而出。    “先生?”    刘小安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陈行舟觉得脸上有些发烫,果然每个男人都有一颗不老的中二的心。    摆了摆手:“去吧,跟你家少爷道个别。”    刘小安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看了看陈行舟,走了几步又退了回来。    等到了刘怀安和刘家众人告别,与道士两人上路的时候,刘小安这才上前。    陈行舟见到刘小安上前的时候,手里多了三张银票。顿时有些不屑地轻笑一声。    见到刘小安跪在地上,银票散落地面的时候。陈行舟靠在树山,索性闭上了眼睛。    他本以为刘怀安很快便会回来。    但现在看来,两人恐怕有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了。    小道上,刘怀安扭过头朝一颗树下看去。    男人的悠闲,让他心里酸了。    不由得看向身旁的山羊胡道士:“道长,把他也带走吧。”    道士脚步一顿,朝陈行舟看去。    青年的悠闲地靠在枯黄的老树下。    乌金山顿时摇头苦笑:“他与我道家无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