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_庚卷 第四十五章 有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庚卷 第四十五章 有误 (第2/3页)

知道去年的粮食总产在一亿四千多吨[注2],五百万吨硫酸铵乘以三点一三的肥效,也就将增产一千五百万吨粮食,为全国产量的百分之十,这并不是很多。当下便道:“那你再建三百万吨的化肥厂要多少钱?”

    “不是再建三百万吨的化肥厂,是五百万吨的化肥厂,现在我们只有五十万吨合成氨厂,没有能一百四十万吨硫酸铵的硫酸厂作为配套。这三百万吨化肥厂必须全建,另外的两百万吨化肥还得补上一百四十万吨的硫酸厂才行。”陶成章道,:“十万吨的化肥厂工部的预算是一百五十万两,三百万吨,就要四千五百万两;另外一百四十万吨硫酸厂,大概还要一千五百万。这加起来就要六千万两了。”[注3:]

    “六千万两?”杨锐对此没感觉贵,不过想到以后,便道:“六千万两可以给你,但是。以后可就再也没有这种钱了,以后你就是要建五千万吨化肥厂,那也只能通过现有化肥公司的运营收益。或者通过社会募捐资金来建,和政府不再有关系。”

    没想到杨锐把事情就这么一脚踢开。陶成章正想着是不是该多要点钱时,杨锐再道:“还有。化肥厂也像天字号那样,纳入稽疑院下国企委员会管辖,是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农部最多只是个股东,不是上级部门,不得用行政命令代替市场决策。”

    稽疑院下一大串委员会,那些议员虽然不识字,可稽疑院服务部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文书为其服务,这帮人中强悍有才的便成了各种各样委员会的主席,算是真正做了一会主人。这其中,国企委员会是最有权利的委员会,委员长熊成基新军出身,早年加入复兴会,算是老会员了,杭州起义为了响应起义,他本也想率部起义,但保密不严,事败只得逃亡。

    开国后他当选为稽疑院议员,去年在杨锐授意下当上国企委员会的委员长。他究竟是个武官,干练果决,一上台就在国企内部肃贪,揪出了不少老鼠;且他不是复兴会大派系出身,对那些老鼠毫不手软,全部送进了督察院,是以此次之后,他得了一个‘熊霸天’的外号,大概是说姓熊的霸占了天字号。农部若是建化肥厂,那按照规矩,它对公司是没有控制力的,他要调整化肥公司策略只得通过国企委员会。

    “行,六千万就六千万。”陶成章道,说完后他又笑,“这样加起来两亿八千万,竟成兄,你就凑个总数吧,算上三亿两得了。”

    “预算可以先初定在三亿两,但你要给我详细的、可行的报告。还有,以后化肥厂就是你农部的财主了,要钱就问化肥厂,不要来问我了。”杨锐道。

    “这……这怎么行?”陶成章有些慌神,做事情谁不会做,可说到弄钱那就只有总理椅上的这位了。农部管着三亿多农民,什么事情不需要钱,岂是化肥厂能够养活的。

    “我开玩笑的。”杨锐笑道。当下又道:“你们做了实验没有,化肥一亩可用多少斤?”

    “多少斤?”陶成章明白杨锐想问什么,回忆道:“园艺场最高的亩产是千斤的,可是这无法推广给农户啊。那些农户也不是不知道如何增产,他们都知道,但就是没钱。为何没钱?有些天灾**没钱,有些是历年积欠没钱,有些则是租佃人家的田、要交租没钱。减租确实有用,但减租无法让农户变得有钱去买肥料、换农具、买耕牛,这些如果不行,那亩产怎么提也是提不高的。”

    “焕卿的意思,亩产太低不是技术的问题?”杨锐问道。

    “绝不是技术问题。如果农户都有钱,那平均亩产最少能增加三成。可他们那有钱啊?没钱就没肥料、没耕牛、没种子,这地不能深耕深翻。不把肥下足,哪里能高产。没钱的那些就只能撒一把种子。卖力的锄一锄,然后靠天吃饭,这亩产怎么能高的上去?”陶成章恨恨道,“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字,那就是穷!越穷越没钱,越没钱越穷。”

    “那如果都不要交租了呢?农户的境况能好上多少?”杨锐让外面的李子龙重新给陶成章换了一盏茶,想旁敲侧击一些土改的事情。

    “不交租子?”陶成章微微吃惊,然后道:“怎么能不交租子?不是一直都减租的吗?”

    “减租减到最后就等于不交租了。”杨锐掩饰道。“农户不交租那会如何?他们能有钱买肥料、买耕牛吗?”

    “最少肥料能多买,不过就像刚才说的,肥料和交通关系甚大,过那多少多少公里就是硫酸铵也不行。东北的豆饼为什么大部分输入了日本,除了日本农民有钱买得起外,还在于豆饼运入日本后运价低廉。”陶成章道。“但就不交租子还是太慢了,要是每一户能借他们三十两银子,这些钱又都投到田里面去了,再加上不要交租。这亩产很快就能上来。”

    “三十两?一亩地二两,全国二十五亿?”杨锐打了个平均,得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总额。

    “是啊。二十五亿两。有这二十五亿两,再修好路。那亩产就能快增加,然后整个农业都进入良性循环。”陶成章道,“那四亿亩佃租的地。很多亩产都是在平均亩产之下,现在交两成租。也就是三十多斤一亩,值五六钱银子。现在不交租。那也只能让农户多吃几碗饭买几尺布而已,特别是懒一些的、木讷一些的佃户,根本不会想到把钱攒起来投到田里去。还有那些半佃农,交不交租都是穷,这些人可不比佃农少多少。”

    杨锐不曾想到陶成章认为佃户之所以成为佃户,总是有一定自身原因的。他沉默了一下再道:“你们是不是都听说欧战大战能挣大钱啊?为何来要钱的一开口都是二十亿三十亿的,要知道这么大的数目,以前根本没人敢提。”

    “这…这根本没有的事。”陶成章有些窘,而后端着茶喝了一口再道:“那就请竟成兄先给农部批复三亿两吧。我部里还有事,这就…,这就先告辞了。”

    陶成章大钱没要着,拿到一点算一点,杨锐见此笑道:“好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