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推波助澜 (第2/2页)
侍趴在地上喊道。 熊启原本平静的心情再度愤怒了起来,脸色阴晴不定,内侍的一番话让熊启心中出现了别样的想法。 “是啊,堂堂赵国的武安君,都能放弃自己的国家,投降秦国,现在又为秦国攻打楚国。人心无常,世事难料,谁又敢保证自己的忠诚呢?”熊启喃喃自语道。 熊启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在空旷的大殿内还是格外的清晰,内侍听到熊启的话,眼中闪过一道晦暗的光芒,随后又再度被惶恐掩盖住。 “传召,让郢都内大夫以上所有人在半时辰后来大殿议事!”熊启说道。 “诺!” 内侍起身离开了大殿,随后便开始去传达熊启的旨意。 郭开的府邸。 郭开和魂烛两人坐在书房内正在悠闲的喝着茶水。 “魂烛老弟这一手可谓是厉害啊,将项燕命令直接公之于众,再派人在百姓中不断散播消息,挑拨熊启和项燕的关系。正所谓三人成虎,管他熊启再怎么信任项燕,心中也会怀疑项燕的。”郭开笑着说道。 “不,这并非是罗网的手段。”魂烛摇头说道“罗网还没来得及动手,郢都内和项燕有仇的权贵便提前一步开始散播这个消息了。项燕在郢都内也不好混啊。” 郭开微愣一下,转而笑道 “原来是这样,项燕当初帮助熊启镇压了不少的权贵,这些权贵关系纵横交错复杂无比,谁又能说谁跟谁不是亲戚呢?他们对付项燕当也是理所应得,只不过现在正是国难之际,楚国离不开项燕,他们还能如此坦然的动手,到是让我有些意外啊?” 魂烛瞥了一眼郭开,心中说道你也没好到哪去,当初李牧不也是被你逼反的吗?但嘴上继续说道 “南郡三地的百姓和权贵是楚人还是秦人这谁也说不清,对于他们而言谁当这个大王无所谓,只要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权力就行。” 南郡三地原本是楚国的地方,但是被秦国攻下占据几十年了,南郡三地的百姓早就是秦人了,现在又被熊启占据建立楚国,又成为了楚人。这来来回回的改动,当这些权贵和百姓早就无所谓秦楚了,他们只要安稳的生活即可。
“这些墙头草。”郭开说道。 魂烛没有说话,而是问道 “赵地参与叛乱的名单都拿到了吗?” “都拿到了,原本这熊启是不愿意全部交给我的,但我只能告诉他赵地现在是陈平和李信两人坐镇,若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大部分的人是不愿意起事的,被逼无奈熊启也只能将名单交给我。”郭开笑着从怀中掏出了名单说道。 魂烛拿过名单翻看了两眼,确定和目前已经查出来的人没有出入后才收起来。 “我今夜就将名单和楚国最新的军情全部传递出去,郭兄只需要等着王师抵达郢都便能换取自由之身了。”魂烛说道。 郭开只是苦笑一声没有说话,而书房外管事的声音响了起来。 “大人,王宫内来人了,大王召集了大夫以上的大臣入宫议事!” 魂烛和郭开两人对视一眼,两人都清楚这是熊启准备解决项燕的事情了。 “项燕的事情有劳郭兄了。” “放心,我心中有数,必然让这项燕成为第二个廉颇。”郭开自信满满的说道。 魂烛自然是相信郭开的,毕竟郭开至今针对名将的斩杀还是很高的,尤其是越出名的名将,在郭开的手中越是没有生存的可能性。 郭开笑着整理好衣袍便朝着楚王宫而去,而魂烛则是带着消息离开了郭开的府邸,准备将情报送出去。 半个时辰后,楚王宫内。 熊启坐在楚王的宝座上,看着下方的大臣们一言不发。大臣们也是沉默着不说话,所有人都知道这次的朝会是要做什么,但没有一个人敢贸然开这个口。 看着不言语的大臣们,熊启的眼神扫向了一个大夫,在接到熊启的示意后,这名大夫站出来说道 “启禀大王,最近臣在坊间听说了不少流言蜚语,不知道大王可有听说?” 大臣们抬起眼皮,纷纷将视线放在了这名大夫身上,他们明白今天过后整个楚国的存亡就在这一刻了。 “是何传闻?”熊启装傻道。 “是有关大司马派人调走随城守军的调令,传言中,大司马准备让自己的儿子项梁将驻守在随城的四万大军带走,前往竟陵,放弃我楚国云梦泽以北的百里江山!”大夫说道。 “岂有此理,调兵的调令都是由朝堂发布,没有寡人的应许谁敢随意调兵?”熊启愤怒的拍着桌子说道。 看着熊启如此模样,郭开将视线在熊启和这名大夫身上来回移动,心中开始思索熊启对项燕这件事的真正想法。 “臣觉得此事荒谬,政务军令应该由朝堂颁布。大司马虽然在前线对抗秦国,但调兵放弃随城和我楚国百里疆土的事情也应该上报朝堂,由朝堂决断才行。若是擅自发布此等命令将我楚国疆土拱手送人,与叛国无异。臣相信大司马对楚国的忠心,这等命令必然是假的,但这件事毕竟事关重大,且影响颇深,已经动摇我楚国根基。 所以臣建议将大司马召回当面对峙,破解此等谣言。”一名大臣走出说道。 这名大臣的话刚说完,另一名大臣也站出来说的说道 “臣觉得更是荒谬。如今正是国家危难之时,大司马乃是大王亲自册封的,有着统帅我楚国三军将士的权利,如今前线战事瞬息万变,大司马的决定必然是最符合战局的。而且现在正是大敌当前,若是我们召回主帅,当阳守军军心必乱,如何应对秦军?” 有了这两人的开头,很快整个楚国朝堂的派系便清楚划分,以权贵为首的人纷纷主张召回项燕,让项燕讲明白,若是真的则是治罪,若是假的再让其带兵。而反对派则是认为秦国当前不能召回,同时派人去稳定项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