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汉jianian为祸(求订阅!) (第2/2页)
成为战略预备队。 马峥知道很快中国战场就不再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了,所以日军对付中国的方式和抗日斗争的方式也必将跟着转变。 这一点并不是马峥信口开河,而是有着充分的历史论据的。日本战败时,全国陆海空各军种总数为720万,其中布置在中国的“中国派遣军”只有105万左右,占总兵力的15%;向苏军投降的关东军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由此看出,在日本军部的部署中,中国战场并不是日军的主战场,投放在中国战场的军队,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也不是其精锐师团。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十年来,中国一直是抵抗日本的主力军,中国战场也确实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 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尤其是中途岛海战之后,许多战斗场合,中国人不是与日本人打,而是中国人在打中国人,或者是中国人的“单打”在对中国人、日本人的“混合双打”。 这样场景屡见不鲜——伪军在日军的坦克车前面冲,日军则跟在坦克车后,都穿一样的军装,使一样的武器,根本就难分那个是中国人那个是日本人。 汉jianian伪军确实令人头疼,伪军倒还好说,毕竟是军队,再差劲也是军队。对付军队马峥自信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军队有军队的规矩,这一点不管是伪军还是日军都一样,单个的日军或者伪军都是成不了气候的,人数多了和现在交战的模式又没什么区别,马峥倒是不怕。 最难缠的还是汉jianian,汉jianian这个名词概括性很大啊,大汉jianian小汉jianian老汉jianian少汉jianian男汉jianian女汉jianian都他娘的是汉jianian,与伪军比起来,汉jianian的为祸之烈,从华北到陕北,从长江沿岸到东部沿海,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战场,更是遍布中国国土。 至众所周知平型关战役那是抗战第一胜,那一战不但全歼日军一个运输大队,更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是在平型关失败后,日军当即改变作战部署,其先头部队在汉jianian的带领下,从平型关和雁门关之间的隘口越过长城,置我军防线于其后,而此地是晋北御敌主阵地之要点。 日军突破后,一面南下直趋太原,一面威胁平型关、雁门关之后侧翼。二战区内汉jianian到处活动,他们给日军指路,白昼发射带烟信号弹,晚间乱照手电筒,暴露国民党军阵地与八路军埋伏地点,致使坚守平型关一线的八路军第115师连夜向五台、代县一带撤退,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可见汉jianian活动之猖獗危害之大。 这种情况不仅是在沦陷区司空见惯,就连国统区、解放区以及中日双方的交战区也是一点都不稀奇。 当时一位署名味夫的作者在一份叫的刊物上撰文惊叹:“在这九省通衢之地,抗战后重心所在的武汉,也不知有多少魑魅魍魉。贩夫走卒,衣冠士林,即或在你每天打招呼的熟人中间,保不准许有一个黑透心的汉jianian特务,如果把武汉彻底清扫一遍,准能理出一大堆这样的垃圾,熏臭武汉的江面。” 在八路军方面,仅一个太行区,1941年即处理汉jianian特务案2681件;山东清河、鲁中、鲁南、滨海四区锄jianian案达1149件。在国民党方面,1941年在鲁中一带的锄jianian小组有2044个,共6755名成员。仅鲁中一地,国民党便投入如此巨大的力量对付汉jianian,其祸害之炽烈也就可想而知了。 原本塞北兵团的锄jianian反特的任务一直都是由徐晓林的情报部门处理,他们干的也确实不错,5年来一直也都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纰漏,而在归绥、包头的时候更是将整个这些地区经营的像个铁通,日本人针扎不进水泼不进,令马峥乃至中央都很满意。 但是随着根据地的不断扩大,部队的迅速扩编,徐晓林的情报部门就无法跟得上军区跨越式的发展。 这并不是说徐晓林的能力有限,而是因为情报部门和其他军事行政部门还不一样,情报部门最忌讳的就是胡乱招人纳新,更害怕出现叛徒走狗。一个虚假情报很容易导致一支军队的覆灭,同时一个重要情报的泄露也可能造成部队的巨大损失。 因此塞北兵团的情报部门虽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却不能像步兵那样随意招人,步兵可以将伪军、流寇、山贼、土匪都招进来。但是情报部门却不能这样做,所以现在情报部门被野战部队以及其他部门甩的很远,对部队以及地区的监控力大大下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