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民族特性,战功的诱惑  (第2/2页)
人就是他了。    到那个时候,做什么都弥补不了。    机会抓手中,至少去留自愿,这,就是后路。    所以,这个时候他不会谦虚,不会因为受到一些敌意,就开口说‘副班长这个位置,自己并不感兴趣’    赵利飞也注意到,所有新兵的目光时不时的往陈铭身上飘。    他也不干预,甚至对这种情况喜闻乐见。    军人,要的就是互相竞争的拼劲,比的就是不弱于人的血性,没有这点东西,到了战场上,敌人呼呼哈嘿来一套,一看弄不过咋办?    还能直接跑了不成。    拼,很好,当然,战友之间要良性的竞争,不能整急眼。    赵利飞顿了顿,声音略带兴奋的继续道:“第二件事,也是今天班会要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咱们炮兵十一旅对新同志可以说非常照顾,每年新兵训练一段时间后,就会组织新兵评比。”    “以前咱们旅还没有改编,还是原编制机械化炮兵师的时候,就有新兵评比的习惯,如果在评比中获得综合成绩第一,那就能拿到一枚个人三等功。”    “知道个人三等功代表着什么嘛?”    额...    正在压俯卧撑的新兵一阵沉默。    军功他们当然听说过,也知道公家武装单位,都有表现优异拿军功这么个说法。
    可代表什么,真说不上来啊。    陈铭倒是知道,不过现在是班长开班会展现自己老兵经验的时候,实在不适合插话打断。    事实也确实如此。    赵利飞压根没指望他们有人能回答出来,而是直接从地上起身,震声说道:“你们来参军,家里亲朋好友都知道吧。”    “但你在部队干的怎么样,表现如何,亲朋好友都不知道,只能你自己跟他们说,就算说了,他们都未必会信。”    “可要是拿下一个个人三等功,你们所在城市的退役军人事务部连同当地的武装部,会联系你们家里。”    “以你们家里方便的时间为准,敲锣打鼓,走街串巷,大红喜报,大红牌匾给送到家中。”    “你都不用亲自回去,亲朋好友,同村的,同小区的,就能知道你在部队做出了成绩,而且,有公家单位作见证,这就是立功。”    “怎么样,我说的够明白了吧?”    不得不说,赵利飞还是很懂这些新兵的心思。    十八九岁过来参军的小伙子,大多都是眼下没有更好的选择才走得当兵这条路。    哪怕有些人,只是打定注意只当两年义务兵就退伍回家。    那他们也扛不住大红喜报送到家的诱惑啊。    谁不想衣锦还乡,谁不想给家里增光添彩。    如果说打仗的时候,进攻敌军高地,必死的局面下,你哪怕给一个人奖励五十万,让士兵自愿组织敢死队去冲锋陷阵。    可能都会有很多人犹豫。    但要说冲上去牺牲后追封烈士,族谱单开一页,战功,荣誉送到家。    那别管了,铁定嗷嗷的往前冲。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特性,一种几千年沿承下来的精神。    此时的新兵们也不例外,被班长说的热血澎湃。    连陈铭这种社会阅历丰富的老油子,都对立军功这件事颇为神往。    评比拿第一立三等功,和刚才竞选副班长相比,后者的诱惑力,瞬间就显得普普通通了。    赵利飞看看时间,又瞧见其他班开始陆续退出训练场。    大手一挥说道:“好了,全体起立。”    “马上就要到午饭点了,趁着还有点时间,现在全体都有,两列纵队准备。”    “跑步一千米!结束后就解散!”    “出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