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三章:朱元璋对朱棣最大的褒奖! (第6/6页)
郎有一天会造大明的反。 这种信任,很高很高了! 近乎于无限! 四郎为大明做了这么多。 可以说,这番安排,算是父皇对四郎所作所为,最大褒奖! 四郎若是知晓,肯定也会感动。 马秀英见徐妙云眼睛微红,默默叹了口气。 这些年,老四其实受了很多委屈。 洪武九年、十年,被重八严密监视期且不说。 就算后来处境改善。 受的委屈也不少! 人家妙云丫头嘴上不说,要说心里不心疼四郎,对朝廷这边没埋怨,肯定是假话! 只是识大体,懂分寸,忍着罢了。 马秀英一手抱着金豆子,一手伸出,含笑轻轻拍了拍徐妙云手。 徐妙云回神,忙谢恩:“儿媳代四郎,谢父皇隆恩!” 朱元璋苦笑摇摇头。 什么隆恩! 不过是迟来的补偿罢了。 起身,吩咐道:“平日里,你也各种瞎讲究,不愿入宫看看咱和你母后,今天来了,就在宫中吃午膳,咱去下旨。” 话罢,朱元璋快步离开。 …… 御书房。 蒋瓛应召而来,就见刘伯温已经在御书房内了。 微微愣怔,随即忙叩首行礼,“臣蒋瓛,拜见皇爷。” “起来吧!” 蒋瓛谢恩起身后。 朱元璋看向二人,“俞靖率领东番海军战船抵达金陵,要接收一批俘虏,伯温,张北、三峡口两战的俘虏,你和大都督府,与俞靖接洽,此事,你们商量着办。” “臣遵旨!” 刘伯温领旨后。 朱元璋继续道:“另外一事,就是此番跟随抵达金陵的海商,听闻朝廷大捷,想为朝廷大捷贺,拿出他们带来的货品,免费搞一个博览会,所有人都能参加,咱准备,以朱棣大捷为由,官府和东番海商合作,推行这个博览会……” 蒋瓛瞬间惊讶瞪大眼。 这不是给朱四郎扬名立万吗? 他能想象,此消息传开,引发的震动! 此战,不是太子树立威望的一战嘛? 皇爷怎么想的? 刘伯温短暂惊讶后,猜到了朱元璋的用意,微微颔首同时,暗暗感慨,‘陛下良苦用心啊!’ 于君主身份,此安排,对大明无数百姓,尽到了君主责任。 于父亲身份,对燕王,是一片拳拳父爱。 也是陛下对燕王这些年所作所为,能给出的最大褒奖。 朱元璋从刘伯温表情便知,刘伯温看清他的用意了,吩咐道:“这件事,你协调应天府和海商办的漂漂亮亮,到时候,不光金陵百姓要去看,咱也要去看看,那些海商,带回什么稀奇东西。” “臣遵旨!” 朱元璋转向蒋瓛,“锦衣卫八百里加急,追上朱棣偏师,把这个消息告诉朱棣。” 他不是向老四炫耀这份父爱。 是想告诉老四。 他对老四的信任! 说实话,此番北征冒出的很多隐患,是他也始料未及的。 若说不担心。 那是假话。 只是身为皇帝,即便担心,他也得保持镇定。 他若是做不到稳如泰山。 下面只会更乱。 他就是想告诉老四,不要忌讳这忌讳那。 北征期间,有任何想法,都要积极的,没有顾虑的说出来。 若北征真的出现问题。 或许,他最后能放心依靠,帮他解决问题的,也只有老四了! 蒋瓛诧异征询,“陛下,不用通传太子主力一路?” 朱元璋眼神瞬间变冷,“没听清咱的话吗!” 通传主力一路? 那些将领若是知道以老四大捷之名,开办的博览会,指不定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标儿也是。 在军中压老四的声望。 光明正大直接让汤和、徐达去做就是了。 为什么睁只眼闭只眼,让常茂这些敌视老四的人做。 本来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让他办的进退失据! 常茂这些人,定然因此而备受鼓舞! 蒋瓛吓得忙低头领命,夹着尾巴,匆匆离开。 刘伯温欲言又止,忽然开口,“陛下……” 朱元璋心情不好,没好气道:“你有什么话就说!此番回来,咱对你还不够信任吗?” 刘伯温苦笑。 抱拳道:“陛下,太子纵容郑国公常茂之流,的确办的不够好,有些进退失据,不过,臣倒是能理解,太子一面想维护和燕王的兄弟情谊,一面也要确保大明统治核心,军队的人心向背……” 太子处置此事上,公私混为一谈。 进退失据了。 他可以肯定,若是换成燕王。 会先和当事人沟通。 然后,直接下令,让身份最为合适的中山侯,亦或魏国公压制燕王在军中声望。 哼! 朱元璋哼了一声。 这就是他对标儿不满的地方。 处置不够果断,不够分明! …… “娘!娘!” 于此同时。 朱允炆跑入吕氏寝宫,“皇祖父要给四叔大捷开博览会!”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