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 王硕,你在干什么?  (第1/2页)
    配速1分20秒一圈,王硕一口气跑了8圈。    刚停下来,还没等张小鹏记录完毕,他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下一个项目。    50米快速冲刺折返跑。    只见他在田径跑道的直线上,截取一段50米的距离,终点处摆放一根立杆。    训练的时候,他以最快速度冲刺,碰到终点的立杆后,又冲刺折返。    来回一趟算一组,总共要进行20组。    每组中间休息5秒。    张小鹏在一旁都看得瞠目结舌。    他可不知道,王硕什么时候学会这样的训练方式?    在潘超辉的校队里,练得最多的就是体能,有球训练最多就是盘球绕桩之类的。    王硕这些都是从哪儿学的?    就算是身为旁观者,张小鹏也能感受到训练量很大。    可王硕竟然说,这仅仅只是热身?    20组冲刺折返跑之后,总算可以歇一口气了。    随后,王硕又进行了一些拉伸训练,但很快就进入了一种新的训练。    跳绳。    踢足球的,竟然还要练跳绳?    说出去,谁信?    关键是王硕的跳绳也是有讲究的,先是普通的跳绳,从慢到快,逐渐加速。    之后就逐渐增加难度,单脚交替、双脚交替、前后左右颠动,最后才进行高抬腿跳绳。    刚开始,张小鹏也看得很纳闷,可等到王硕的跳绳速度越来越快,不断增加难度,各种他从来没见过的跳绳动作出现,尤其是到高抬腿跳绳时,他都看傻了。    他哪里知道,跳绳竟然还有这么多花样。    确定这还仅仅只是热身?    “王硕,你怎么知道这些的?”等到跳绳训练结束,张小鹏忍不住诧异地问。    他总感觉,王硕自从昏厥醒来后,整个人就变得很奇怪。    可到底哪里奇怪,他又说不上来。    “书上看来的。”王硕敷衍地回道。    热身训练之后,他的精神反而更好。    如今的这副身体远比他所想象的要更好,更出色。    他现在也比任何时候都要渴望,无论如何都要尽快把球技给练出来。    他是真的连一刻都不愿意多等了。    但王硕心里也十分清楚,急归急,技术这种东西还是要按部就班,脚踏实地。    只有把基础打牢打扎实了,以后的发展才会更加顺畅。    所有精妙的足球技巧,拆解之后,都是由最基础的动作组成。    踩单车、牛尾巴、油炸丸子、马赛回旋、克鲁伊夫转身……    所有球迷耳熟能详的动作无一不是如此。    踢过球的人肯定都会发现,其实这些动作并不难,哪怕是在业余球场上,能耍出来的球员,比比皆是。    以至于有很多人都会质疑职业球员的含金量,甚至会出现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但这是错的。    职业球员跟业余球员最大的差距不仅仅在于身体对抗更强,速度更快,还因为他们的技术更精准稳定,动作频率更快。    在这一条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    只能通过苦练,长年累月、持之以恒的苦练,把所有的技术动作都练成身体的本能,不仅要练到能够根据球场上一瞬间的局势变化,就条件反射地运用出来,还要不断追求极致。    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C罗、梅西等超级天才,之所以能够在球场上所向披靡,就是因为他们比对手更快、更稳、更精准。    而这背后,是他们付出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苦练。    天赋再好,哪怕是现在强如罗纳尔迪尼奥,只要他一懈怠,训练强度降下来,状态和实力立马下滑,无法再保持巅峰实力。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顶级巨星的巅峰往往就那两三年,十分短暂的原因。    没有谁能长期保持那种惊人的训练量和自律性。    尤其是在他已经功成名就了之后。    王硕的前世经历过欧洲顶级青训的洗礼,所以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    练,不停地练,玩命地练……    而且是那些最最基础的技术动作。    这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甚至非常痛苦的过程。    所以在欧洲,青训教练会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增加训练的趣味。    但现在,王硕只能靠自身去克服。    他从颠球开始。    第一次上脚,他就能颠上两三下,第二次就五六下,之后就越颠越顺。    这让旁观的张小鹏感到十分意外。    以前的王硕可是一点都不会颠球。    难道说,被球击中了一下,突然间就开窍了?    颠了一会儿球,王硕又进行了其他的有球训练。    双脚交替踩球、脚内侧荡球、左右脚脚底拉拨球等等,所有的这些动作都非常简单。    但最简单往往也是最实用的。    例如,踩拉和身后触球。    这是一种很基础的技巧,就是用一只脚的脚底探前踩住球,顺势往回拉,另一只脚探到身后,用脚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