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生产(三)  (第1/1页)
    卓氏入襄亲王府多年,又诞下嫡长女,加上元琦对他的愧疚之心,葬礼办的很隆重。    元瑾和元瑜联袂而来,元宁跟在元琦身后行了礼,又低低唤了声“九姨”。元瑜本就喜爱元宁聪慧,现在看她红肿的眼睛,十分心疼,抱着她到一旁哄慰。    元瑾对元琦道了声“节哀”,不等多说什么,在仆从们惊呼声中,一人裹挟着劲风,直直扑向元琦,一拳砸在她脸上。    “三姐!”元瑾忙扶住元琦,“来人,有刺客!”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来人死死按在地上。    “卓录事,殴打皇女你可知是什么罪过?”元瑾冷冷地问。    “四妹,”元琦捂着脸制止她,“济成只是悲痛过度,不要责怪她,都放开吧。”    卓致远慢慢从地上站起来,理了理衣襟:“殿下,卫正君出身名门,双儿也不是没有家人的,一个侧君生产,正君在外喝茶,却把双儿累死了?”    “济成,双儿和顾氏感情好,想陪他生产,我们都没有料到他的身体经不起这些。”    卓致远眼眶通红,连日奔波让她整个人都在颤抖。    “姑姑!”元宁听见动静,从元瑜怀中跳下来。    卓致远慢慢蹲下,看着憔悴的元宁,终究是落下一行泪。    元瑾拉着元瑜向元琦告辞:“三姐这里忙着,我们也就不打扰了。”    元琦依旧捂着脸上的伤口:“招待不周,让四妹和九妹看笑话了。”    二人离去后,元琦看向卓致远:“济成,我们书房说话。”    卓致远砸在元琦脸上的一拳,用了十足的力气,但她本就是书生,又奔波数百里回京,也没有多大的杀伤力,元琦放下捂着脸的手,一大块淤青看着严重而已。    卓致远看着元琦的脸,动了动嘴唇,什么都没说出来。    元琦叹息一声:“双儿跟了我这几年,我从没苛待过他,这次的事情我也实属是没想到。”    卓致远抹了把脸:“殿下要我做什么?”    襄亲王府前去苏州报丧的人,给卓致远去了一封信,今日“怒打亲王”的一幕,有不少做戏的成分在里面。    “你只需要表现出因着双儿的事,对我产生了不满。你有着崔家的关系,老四和老六都会对你有些兴趣的。”    “双儿已经走了,还请殿下善待宁儿。”    元琦点头:“宁儿是我的长女,我自然会善待。过些日子,我就将他记在正君名下。”    元宁本就是长女,记在卫念秋名下后,便又占了嫡出的名分,成为了嫡长女。日后元琦若是登基为帝,元宁便有了天然争夺太女之位的能力。    卓致远端起桌上的茶杯:“臣冒犯了。”    下一秒,瓷白的茶盏狠狠地砸在了门框上,发出巨大的声响,飞溅的碎片擦过元琦的侧脸,在淤青之上,又添了一道血痕。    “咣”的一声,卓致远抬脚踹开书房的门,门扇被大力推开撞在墙壁上,这么大的动静,几乎院子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卓致远怒极地走出门来,后面是元琦再添新伤的阴沉面孔。    “卓致远,本王不计较你今日的冒犯,你也不要太过。”    卓致远冷笑:“一条人命在殿下眼中也就值一句‘不要太过’,臣受教了。”说完转身离去。    看见这一幕的人很多,不多时就传出卓致远为了弟弟怒打亲王的传言。    晚间,卫念秋为元琦敷着伤口:“殿下既是做戏,也该顾念着些,打了一拳还不够,还要见些血。”    元琦小心着不牵扯到伤处,声音有些含糊:“不真一些,哪里能骗过人呢,何况,卓济成今日是真的想对我动手的。”    想到做了顾南川替死鬼的卓双,卫念秋叹了口气:“卓氏对我,对顾氏,都是真心实意的,是个再实诚不过的人。”    元琦想到卓双生前的好,脸色也冷了几分。    未央宫内,景成帝听着暗卫的禀报:“中毒?”    卓双的死因,一般大夫看不出来,却瞒不过宫里的暗卫。
    “回陛下,是一种江湖上的奇毒,发作很快,症状就是煎厥引起的暴亡,来源属下还在查。”    景成帝沉吟:“去好好查。”    暗卫离开,景成帝沉吟不语。    卓双的死事发突然,现在又牵扯出下毒,由不得人不怀疑。但是卓双死了,会对谁有好处呢?    元琦即便想和卓致远做一场决裂的戏,也不会拿卓双的命作为引子,卓致远也不会同意,否则,恐怕就是真决裂了。    那会是谁呢?能把手伸进元琦的府上?顾南川和元瑾的关系,让她的嫌疑变的大了起来。    可即便元琦半年不在府中,她会对顾南川毫无防备?让他能在府中下毒,还毒死了侧君?如果真是这样,元琦恐怕早就被毒死无数次了。    如果卓致远被蒙在鼓里呢?如果元琦真的用卓双的命,换来这一场决裂的戏呢?连枕边人都能下手,日后对姐妹们又会如何呢?    甚至于对母皇又会如何?    被景成帝怀疑的元琦,并不知道因为卓双的死,让她先前表现出来的姐妹友善,即将化为泡影。而同样被怀疑的元瑾,正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    “九妹,三姐提的著书一事,你真的想去?”    元瑜抬眼看她:“我知道四姐为难,不去也罢。”    元瑾微笑:“你要真想去就去,这么多年你为了我也受了不少委屈了。”    元瑜惊讶:“四姐不是说……”    元瑾打断她的话:“你且等着便是。不过你既然要去,多苦多累你都得扛着。”    “这是自然。”    元瑾算计的很好,如果元瑜为元琦著书令自己的处境艰难,那将元琦的势力接过来不就好了,现在这个时机正好。    元瑜既可以满足心愿,不至于姐妹产生隔阂,又能将元琦悉心经营的成果收入囊中,一举两得。    襄亲王府的这场阴差阳错,卓双的一条性命,都成为了这盘棋局上的筹码,在各方势力之间涌动,只等成为收割别人的利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