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要淹死在那条河里 (第2/3页)
向北方,轻声道:“我是陛下的兵部侍郎。” 只是这样的一句话,便代表了柳三月哪怕真的留在了黄粱,也不会担任古楚拥有兵甲职权的司马。 寒蝉静静地看着柳三月,这个道人师弟,也许也是在提醒着自己什么。 一直过了许久,才缓缓道:“那便做三月尹吧。” 柳三月愣了愣,看着寒蝉道:“如何是三月尹?” 寒蝉想了许久,才轻声道:“闲看三月春风之意。” 这个大概是可以的。 “下臣受命。” 那名前去宫中埋葬了阑离的近侍,亦是匆匆地赶回了楚王殿郑 毕恭毕敬地跪伏在殿前。 寒蝉收起了那些神色,坐在大殿深处,远远地看着那个跪在春风里的近侍。 “你叫什么名字?” “陈酒。” 不止是寒蝉,便是柳三月听见这个名字都是有些诧异地看向那个近侍。 也许是回来的路上打理了一下,那名近侍此时看起来倒也没有先前那般狼藉了。 寒蝉轻声道:“好名字,你会酿酒吗?” 近侍顿首在地,诚恳地道:“不会。” 寒蝉平静地道:“不会可以学,你就留在宫中酿酒吧。” 这个决定很是古怪。 近侍想要抬起头,看一看面前的这位陛下,这位君王,究竟是不是在开玩笑,只是很快又低了下去。 “遵命。” 待到那位名叫陈酒的近侍离开之后,柳三月才重新看向寒蝉。 “王上的决定总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寒蝉拿起了自己的剑站了起来,平静地道:“不是捉摸不透,而是你觉得很奇怪。” 柳三月轻声道:“是的。” 寒蝉离开了王座,向着殿门处走去。 那身衣裳上的汗渍已经渐渐淡去了。 这位黄粱新的帝王站在大殿门口,看着依旧停留在殿前的那柄剑,一直看了许久,而后轻声道:“因为我在回敬命阅玩笑。” 柳三月眸光深深地看着寒蝉,缓缓道:“君上此话是玩笑话,还是认真的?” 寒蝉没有回答,只是平静地走出了大殿。 殿外长阶下有两个少年正在那里拘谨地张望着。 一个叫做赵高兴,一个叫做宁静。 寒蝉停在了那里,静静地看着,眉梢里依旧藏了一些血色的脸上隐约有了一些笑意。 少年自然是一个美好的词。 在这个故事的末尾,带着笑意的寒蝉回看着殿中的柳三月。 “一去不回唯少年,这大概确实是人间最残忍的事情。” ...... 一地血污在化雪之后,确实浅淡了许多。 只是有些被道人打碎的脑袋依旧滚落在还未新生的花圃里。 皇宫之中一片狼藉,一时之间也是无人清理。 只是很快就会有的。 沉默地走在宫道上的齐敬渊与刘春风并没有去cao心这样的事情。 一直过了许久,刘春风才轻声道:“我以为他会一时之间很难适应这种身份的改变。” 站在楚王殿中的时候,无论是刘春风还是齐敬渊,心中的感受都是极为怪异的。 就好像昨日还是邻家的孩童,今日你便要叫他岳父了一般。 一个从北方而来的杀手,当真便突然成了黄粱的帝王。 无疑是一件比这种事情更为荒谬而难以置信的东西。 齐敬渊大概也是在思考这个问题,过了许久才缓缓道:“什么人都可以当杀手,杀手自然也可以是任何人,更何况,一个生在槐安的剑修,哪怕真的是先帝后人,也未必会对这片土地有着多少敬畏,失敬失礼则刚勇,在某些仓促而凌乱的故事里于是自有气势。” 刘春风低头看着脚下的路,轻声道:“是的。” 齐敬渊转过头,看着身旁似乎身上少了许多东西的刘春风。 “院长似乎有些沉郁。” 刘春风沉默了少许,抬起头来,看着那些渐渐浅淡下去的光芒。 “因为在京都之外的那场故事里,我的心神曾经动摇过。” 在那些风雪之郑 刘春风吐过两次血。 不是来自神力的压迫。 只是自我心思郁结所致。 齐敬渊自然很难体会到刘春风当时面对着那样一幅画面时的心绪。 那是绝望,徒然,这样的一切消极的情绪的聚合。 所以齐敬渊什么也没有,只是沉默地与刘春风向着人间长街而去。 一直到走出了宫门,面对着人间暌违已久的春日,刘春风停了下来,沉寂地看着那些渐渐恢复了生机的长街。 街头有人好奇地张望着这座皇宫,也张望着站在宫门处的二人。 檐翘仍在滴水,像是迟来的春雨,滴滴答答的,垂成了一条隔绝人世的帘幕。 而在远处雪色消失之后的墙角里,有些绿意正在泛生。 刘春风看了许久,而后撇去了那些失落仓皇的情绪,微笑着道:“很幸阅是,人间直面了那样故事的人并不多。” 齐敬渊亦是笑了起来。 以自身为剑数次拔出之后的齐敬渊,大约像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所以那种笑意也是带着一些春风绿意。 当然,齐敬渊的笑并不是觉得人间有多么幸运。 而是刘春风并没有真的沉沦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