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0章 误会大了! (第1/3页)
开车的庄勇回过头来说道:“李总,我下去看看!” 李云海看着外面倾泄不停的暴雨,说道:“雨势太大,你不必下车,等一等吧!” 过了半个小时,省里的赈灾车队才缓缓启动。 庄勇开车跟上,后面跟着的是四海集团的几辆大卡车,装满了赈灾物资。 因为时间仓促,李云海暂时只能调集到这么多的物资,主要是用来救济白溪乡的村民,分别由石头和梁天等人开车。 跟随在李云海身边的是苏红,李爷爷去世时,苏红曾经去过石板村一次。 车子经过前方路段时,李云海看到路边有几棵折断的树木,刚才车队之所以停下来,可能就是被这几棵断树给拦住了路。 路面的积水很深,原野两侧看过去像是一片汪洋。 本省种的是两季稻,早稻正处于分蘖期,晚稻处于苗期生长阶段并陆续移栽阶段,这个月份发大火,将田地全给淹了,预示着今年农业将大幅减产。 苏红坐在李云海身后,她虽然不是农村人,却也看得出来水患的严重,说道:“李总,今年农民的收成怕是要受大影响。” 李云海唉叹了一声:“民生维艰啊!” 平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开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梅山县。 梅山县是本省除岳州外受灾最严重的县城。 省里的赈灾队伍在县城驻扎下来。 邵玉清现在已经是县长,他知道省里会派人来,率人在门口等候。当他看到李云海时,激动的上前,握住李云海的手。 “李总,你亲自回来了!”邵玉清像是见到了大救星,不断的诉苦,“我县受灾严重啊!” 李云海知道,邵玉清这是想让自己给家乡多捐些钱物。 他也不是小气之人,上次已经捐出20亿元,这次回家乡肯定也会捐款捐物。 “邵县,石板村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邵玉清道:“李总,县里一直在联系和统计各个乡村的受灾、伤亡情况。现在只能联系到白溪乡,很多村里的电话都断了联系。石板村具体情况未知。” 李云海的心一沉,他早上出发前,还和家里通过电话,半天时间过去,家里就联系不上了吗? 看来灾情又变严重了! 李云海下了车,来到县政府,找到电话打给家里,结果无法接通。 “邵县,我马上回家一趟。”李云海道,“我估计村里现在急缺医药、医护,你们能不能派几个人跟我下去?” 省里来的带队领导听了此话,说我派省人民医院的医疗小分队跟李总下去吧! 这是最好的医疗分队,却分派给了李云海,可见对李总的重视程度。 李云海没有推辞,他家里还有年迈的奶奶,村里的老人也众多,现在急需救治。 在这个时候,人要说没有私心是不可能的。 半个小时后,李云海带着自己的车队和韩小希所在的医疗小分队,前往石板村。 县城到白溪乡的这段路还好走,到了白溪乡以后,只见乡街道中间的白溪水已经漫溢到了街道。 李云海在乡里生活这么多年,头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水,很是吃惊,也更担心家人的安危。 下午两点多钟,李云海的车队到达石板村口,前面就是汪洋四溢的白溪。 白溪上面的桥已经被水淹没,山水浑浊,只能大概看到桥所在的位置。 庄勇停下车,犹豫要不要通过。 李云海道:“前面还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那座桥位置高,不过不能通车。” 庄勇道:“这么多的物资,肯定不能走石拱桥,李总,我试试闯过去!” 李云海道:“小心!” 中巴车吨位重,车上又坐满了人,顺利的通过了桥梁。 后来跟着的几辆卡车,那就更没有悬念的通过。 过了桥,前方的道路全部被水淹,车队缓缓前进,前往李家。 古时肯定也经常发大水,所以村落都是建在地势高的地方,但农田却都在平坦之处。 村里水田被淹了十之六七,有些地势比较低、房屋破败的土屋,都被这场旷日持久的暴雨给冲垮了。 有几个村民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穿着雨靴,站在那边高坡上观察水势。 他们看到有车队开进来,朝马路上走过来。 李云海看到其中一人正是父亲。 庄勇停下车,让李德明等人上车。 “爸!村里的电话打不通了。”李云海起身让座。 李德明道:“电话线断了,也不知道是哪里出的问题,现在到处都是洪水,不好检修。” 再往前开几百米,便到了三口水井所在的李家。 车子稳停以后,苏红拿起放在身边的雨伞,先下车撑开,然后护着李云海下车进屋。 来到堂屋,李云海和父亲商量救助事宜。 村里小学已经停课,教室腾出来接收无家可归的村民。 帐篷就搭在村里小学附近的空坪里,聊胜于无。 李云海用家里的房间做临时卫生所,用村里的大喇叭通知需要救治的病人前来看病。 忙到晚上,李云海才有空休息。 偏偏又断了电,四处一片漆黑。 李云海从省城带回来的物资中,有煤油和蜡烛等物,分发给村民应急。 晚上睡觉就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