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满座皆惊  (第1/2页)
    李善长的眼眸眯了起来,若有所思。    若这诗文不是他口中的岳飞所作,还能是何人所作呢?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便是李长空自己!    虽说一个勋贵子弟能作出这等诗词,颇有些不合常理。    但世事无绝对,如那定国公独子张邯,分明为勋贵子弟,却尤为好读,据说平日里每夜都要读书到深夜的。    一晚上下来,蜡烛都要点上好几根。    便是寻常读书人都不见得有这般用功,一个勋贵子弟却能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不也称得上是异类?    相比起来,李长空小小年纪能作出这样的诗篇,倒也不见得有那么骇人听闻。    说不定人家本就是诗词一道的神童,且在背地里偷偷用功呢?    再者说了,他李善长与那些死读圣贤书的大儒不同,他的观念还是很开放的,不至于过于迂腐。    倒也不会以貌取人,见李长空是勋贵子弟,便给其戴上不学无术的帽子。    只是,这孩子为何要说谎呢?    仔细一想,李善长便明白了。    谦虚啊!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此子小小年纪,竟是也懂得这谦虚的道理,着实是难得。    李善长开怀大慰的同时,看向李长空的目光中,不由自主地带上了欣赏。    好孩子啊,小小年纪,不仅能做出这等的锦绣篇章,且懂得藏拙。    若是假以时日,岂还得了?    看来,我大乾文坛,是要再添一个文曲星了。    “好啊,好啊!”    “这岳飞之词,不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其中意境,皆是壮怀激烈。”    “杀灭异族的拳拳报国之心,可谓跃然纸上。”    “说句不客气的话,至少这首词在老夫眼中,比那王扶摇之词,强了不止一筹!”    “老夫...已多年不曾见过这般好的词了。”    “在此处,倒是要谢过李小友的传词之恩了。”    “若无你,我等今生怕是要与这首足以名列边塞诗词魁首的佳作无缘了。”    李长空闻言,则是连忙摆手,道:“学生不敢。”    李善长见状,眼眸中的欣慰之色,不由得更加浓郁起来。    好啊!    竟还是个知礼懂礼的好孩子!    在《满江红》的影响下,李善长现在看李长空,可谓是越看越顺眼,哪怕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落到他眼中,却也成了难得的优点。    在他眼中,李长空在一众勋贵子弟之中,俨然已经成了鹤立鸡群的存在了。    听见他这样的夸赞,勋贵子弟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要知道,勋贵和文官集团可历来都是互相不对付的。    虽说这一届的内阁首辅贾平生性子温和,使得双方的关系缓和了不少,但那种根深蒂固的矛盾,却依然存在。    平日里这些个讲师虽说也教他们读书,却也是看在他们荫生的身份上不得不如此。    大抵是不怎么认真讲的。    至于夸赞,那更是天方夜谭。    可现在,他们脑海中的天方夜谭却实实在在发生在了眼前,被他们亲眼所见。    而且夸赞李长空的还不是普通的讲师,而是国子监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