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八章 杀杀杀,朕要杀出一个干净的成化朝!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朱见深冷哼一声,接着便冷意道:“说吧,什么情况,他让你干什么了?!”    “臣……臣……”    刘文泰瑟瑟发抖,将计划说了出来。    其实,刘文泰也什么都不知道。    他只是一个太医而已。    是当年刘大夏安排进太医院的太医,让他暗自潜伏的,最近之所以会行事,是因为王恕王尚书及刘大夏同时给他传讯,要进行一桩大事。    刘大夏是谁?    弘治朝三臣之一,乃是文官中的典范,有人以房玄龄、杜如晦来进行形容他,将他视为明朝的‘房谋杜断’。    属于是贻笑大方了。    至于王恕,则是当朝重臣。    将所有的话语都说出来之后,刘文泰绝望的闭上了眼睛,他只希望皇帝陛下能够念坦白之功,只杀自己一人。    “朕要把他活剐了,足足剐三万六千刀,给他剐成烤鸭!”    朱见深脸色阴沉,声音一出,则是让刘文泰一阵哀嚎。    而紧接着,两名甲士出场,将这刘文泰拉走。    “臣万通,拜见陛下!”    忽然间,朱见深的耳畔出现了一道响亮的声音。    他抬起头来,看到了自己那位最宠爱的贵妃的弟弟站在面前,对其恭敬有加。    看样子,倒是消瘦了不少。    也懂事了不少。    虽然朱见深对万通很信任,但先前的万通只不过是个纨绔子弟,有的只有忠诚而已。    如今看来,倒是成长了很多。    见了万通之后,朱见深也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开口道:“即刻调兵,拿下刘大夏、王恕二贼!”    刘大夏,着实可恨!    成化年间,越南那边后黎朝的国王被老挝击败,整个东南亚都乱了,因此西厂汪直向朱见深建议出兵收复安南,刘大夏以打仗会民不聊生为理由向当时的兵部尚书余子俊表示不应该出兵,因此才暂停了对安南地区的战事。    不会真有人以为是因为打仗民不聊生吧?    反正别的不知道,就知道后来安南专门派人去北京给刘大夏送金银珠宝进行感谢了。    而烧海图,更不用说了,这个大家人尽皆知。    除此之外,刘大夏最值得称赞的功劳是治理黄河。    弘治六年张秋段黄河决堤,刘大夏组织赈灾治水,修筑长提360华里与黄陵岗,水患平息。    看起来很好是吧?    其实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弘治六年刘大夏筑黄河北岸太行堤,导致黄河全流入淮,淮北生态雪上加霜。    迨塞沙湾、张秋闸,漕以安,则徐、沛间数被其害!    后来的清朝人都看不下去了,孙嘉淦论治河时就指出:“自刘大夏筑大行堤二百余里,逼河南行,河遂全入于淮。逆水性而祸民生,亦可谓拙于谋矣。”    明朝中期,黄河所经过的徐州、沛县、丰县、砀山一带,由于南面淤高,北有太行堤屏障,这里成了黄河水患极为集中的地区。    所以,淮、邳上下毒遭全河之害!    万历、雍正年间的黄河水灾,可以说是刘大夏推波助澜的结果。    就是这样一位文臣存在,结果在史书上被文臣们大吹特吹,千古传诵。    只能说懂的都懂了。    “啊?”    万通倒是没有及时反应过来,但听到了朱见深的话语之后,万通很快就又点头,直接道:“臣这就去办!”    说罢,便欲转身离去。    而正当万通打算离去之时,却忽然听到朱见深道:“不急,锦衣卫中,或许有什么叛逆。等朕调集的京营兵士抵达,一同行动。”    “切勿走漏了风声!”    朱见深现在很生气。    他要开始杀杀杀了。    他要杀出一个,干净的成化朝!    而直播间的弹幕里,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对于三万六千刀,老朱表示这样做实在是有些残忍,应该让他们全家共享这三万六千刀,每人都承担一点,而不是让刘文泰一人负责。    至于刘大夏什么的,在弘治朝已经死过一次了。    大伙深感遗憾,毕竟在弘治朝的时候,刘大夏只是听到自己事发的消息传来,便一下子就给吓死了。    没办法,那会儿的刘大夏已经七十八岁了,吓死很正常。    以至于,缺了不少遗憾。    但如今在成化朝,这股遗憾,便可以被弥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