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朕做了一个梦!(端午节快乐!) (第5/6页)
话天家的女儿?”
“臣妾遵旨!”唐贵妃心惊rou跳。 她以为,皇帝会真的处置固安公主呢! 在没有儿子之前,她唯一傍身的,就是固安公主! 她费尽心机,才把固安从汪氏手中抢过来,可不能丢了呀。 固安一动不敢动。 皇帝的威势太重了。 “为人父母,若一味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朱祁钰淡淡道:“这孩子呀,要好好管教,方能成材。” “臣妾知错了!”唐贵妃又跪下。 朱祁钰伸出手,唐贵妃站起来,抓住皇帝的手,坐在皇帝身边,却如坐针毡。 “起来吧固安。” 朱祁钰看着她:“父皇是为了你好,等你长大些,就明白了人心险恶,日后嫁去伯爵府,也好能在后院中,稳坐钓鱼台,不至于被旁的女人,夺走你夫君的爱。” 固安半知半解。 “陛下还允许驸马纳妾?”唐贵妃讶异,以陛下的脾性,必然会停止此风。 “难道他不纳妾了,就会喜爱嫡妻吗?” 朱祁钰反问她:“管得住人,管不住心啊,朕终究有老去的一天,如何能看护她到老?” “不如让她自己长本事,知道如何驭人,方是长治久安之策。” 唐贵妃了然,叩拜道:“陛下果然深谋远虑。” “父母之爱子女,不是娇生惯养,而是为其计深远。” 朱祁钰看向固安:“等你长大了,做了父母了,就了解朕的苦心了,去吧,准备准备,明日开始上课,读书才能明礼。” “儿臣告退!”固安心中有怨,听不进去这些。 朱祁钰看着她的背影:“等以后受苦了、遭罪了,就该想起来朕今日这番话了。” “天家女儿岂能受苦?”唐贵妃讶然。 “哼,这话也就骗骗傻子吧,天家的女儿就不是女人了?不需要丈夫的疼爱?” 朱祁钰冷笑:“人心易变,七年之痒,朕富有四海,也改变不了人心啊。” “何况夫妻恩爱,是在心,在感觉;人是否幸福,不在于权势高低。” “强扭的瓜不甜。” “朕能杀人,却改不了人心。” 唐贵妃似懂非懂,眼眸浮现担忧,若她的孩子,在婆家受气,她又该如何呢? “唉,这孩子呀,多受些气好。” “受了气、经了挫折,才知道谁是真,谁是假。” “这世道,看不透人心的,被人愚弄,才最痛苦的。” 朱祁钰摇摇头:“罢了,不管她了,有些话说了几万遍,她也过不好这一生。”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懂得,让她慢慢体会吧。” “这天下唯一不会害她的,就是朕这个父皇啊,她却不知啊。” 臣妾不知道该怎么接? 唐贵妃嫁入皇宫,便宠冠六宫,后来因为李惜儿入宫,才失了宠爱,但如今又重新得到宠爱,所以她理解不深。 固安可没有唐贵妃的美貌、心智、手腕。 她就像是一张白纸,傻白甜一个,去了哪都会吃亏的。 “安枕吧,朕累了。” 朱祁钰看向冯孝:“去,把朕的笔,送去咸安宫,交给太后。” 唐贵妃手指轻轻一颤,皇帝这是让太后闭嘴呢。 对汪氏的话,也不许再传了。 看来,明日不能让固安去叨扰皇祖母了。 皇帝不喜。 一夜无话。 翌日,朱祁钰早早起来锻炼,耳朵里听着太监读的文章。 乘坐御辇上朝。 先讨论旱灾、防治云云。 “诸卿,粮食是重中之重,万万不能出了差错。” 朱祁钰认真道:“朕今早让太监读了关于根治蝗灾的书籍,朕想到了一个办法,多多种植树木。” “朕发现了,蝗灾多发区域,都缺少植被。” “朕想着,能否多多栽种树木,来减少蝗灾发生的数量?” 朱祁钰问。 “陛下,多种树木,确实能有效防范蝗灾。” 耿九畴出班,道:“但是,种植树木多了,因为树根盘根错节,会影响粮食生长。” “就是说,树木会占用耕地。” “我朝向来人多地少,朝堂安稳时,百姓恨不得把任何一寸土地,都给耕种上粮食,精耕细作。” “若是种树的话,可能会让百姓饿肚子啊。” 耿九畴的话,引起朝臣点头。 “陛下已经令朝堂,在京中多多种树了,老臣以为足够了,不能因为树木而耽搁了粮食。”宋琰道。 百官都比较认同。 而且,种树还需要一笔支出,都得朝堂来支出。 日后还得养护,树木也有病虫害,还要防止百姓砍伐,养护费用很高。 “诸卿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朱祁钰微微颔首:“但蝗灾总要预防的。” “陛下,蝗虫厌恶棉花,如今京畿并不缺粮,陛下大可趁机推广棉花种植。” 程信话没说完,白圭便厉喝道:“绝对不可!棉花能吃吗?倘若漕运出了问题,京畿就会因为没粮,而出现动乱!” “京畿粮食就算不能自给自足,也必须维持基本的粮食供应!绝对不能出现动乱!” 白圭的话,引起项忠、马瑾等人赞同。 “好了,别争论了。” 朱祁钰道:“种树不一定要种杨树、柳树,也可以种果树啊,朕就爱吃果子,什么果子朕都爱吃。” “让百姓在田间地头上种些果树,等着果子成熟,可到坊市贩卖,也能增加百姓收入嘛。” 这话引起百官的赞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